一种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6495发布日期:2020-11-10 12:43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铆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



背景技术:

微动开关是具有微小接点间隔和快动机构,用规定的行程和规定的力进行开关动动作的接点机构,用外壳覆盖,其外部有驱动杆的一种开关,因为其开关的触点间距比较小,故名微动开关,又叫灵敏开关。

其微动开关都包含了端子,同时要在端子上组装银线或银点,以使微动开关能正常运行,而现有对银线与端子进行组装时,通常需要先将银线进行剪切,后再将剪切的银线与端子进行组装,而现有剪切与组装都是采用人工操作,人工操作在对银线剪切时,难以把控其剪切长度,容易造成组装后的质量低,同时通过人工进行组装,其组装的效率过低,且人工劳动强度大,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的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包括机架、送料机构、组装机构、铆接机构和收料机构,所述机架上设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上设有若干治具,所述组装机构、铆接机构和收料机构分别设于转动盘周边,并依次沿转动盘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组装机构包括第一支撑座、切割装置、压合装置和插入装置,所述第一支撑座设于机架上,所述切割装置设于第一支撑座上,所述压合装置和插入装置分别设于切割装置上,且所述插入装置设于转动盘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卡轨、上切板和下切板,所述第一支撑座两侧分别设有卡轨,所述上切板固定设置在卡轨顶部,所述下切板活动设于两侧的卡轨之间,所述上切板设有上切刀,所述下切板设有下切刀,所述上切刀与下切刀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压合装置包括支架和导向板,所述支架设置在上切板上,所述导向板与支架连接,所述导向板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导向板两侧分别设有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设有压合块,所述压合块与导线槽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插入装置包括第一固定座和插入块,所述第一固定座设置在上切板上,所述插入块与第一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插入块上设有银线插针。

进一步的,所述铆接机构包括第二支撑座、铆接组件和垫块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座设于机架上,所述铆接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座、铆接板和铆压定位块,所述第二固定座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上,所述铆接板与第二固定座活动连接,所述铆压定位块设置在铆接板上,所述垫块组件包括第三固定座和垫块,所述第三固定座设置在第二支撑座一侧,所述垫块与第三固定座活动连接,并与治具相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收料机构包括第三支撑座、收料吸头和收料盒,所述第三支撑座和收料盒分别设于机架上,所述收料吸头活动设置在第三支撑座上,并往返于治具与收料盒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组装机构设有两组,所述送料机构设于两组组装机构之间,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支架和送料轮,所述送料轮设有两个,并活动设于送料支架上,且分别与两组组装机构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治具上设有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设于机架上,并分别与送料机构、组装机构、铆接机构和收料机构控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通过将端子放入转动盘的治具上,同时送料机构对银线进行送料,至组装机构处,通过组装机构对银线进行压合切割,后将切割后的银线插入至治具上的端子处,转动盘带动端子与银线转至铆接机构处,通过铆接机构使银线与端子进行铆接,铆接完成后转动盘转至收料机构处进行收料,以此完成对银线与端子的自动插入铆接,通过自动化程序,来减少人工操作,以此提高银线与端子的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组装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插入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铆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铆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收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治具结构示意图。

如附图所示:1、机架;2、送料机构;3、组装机构;4、铆接机构;5、收料机构;6、转动盘;7、治具;8、控制系统;21、送料支架;22、送料轮;31、第一支撑座;32、切割装置;321、卡轨;322、上切板;323、下切板;324、上切刀;325、下切刀;33、压合装置;331、支架;332、导向板;333、导线槽;334、压合气缸;335、压合块;34、插入装置;341、第一固定座;342、插入块;343、银线插针;41、第二支撑座;42、铆接组件;421、第二固定座;422、铆接板;423、铆压定位块;43、垫块组件;431、第三固定座;432、垫块;51、第三支撑座;52、收料吸头;53、收料盒;71、第一定位柱;72、第二定位柱;73、第三定位柱;100、端子;200、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9所示,一种端子自动插银线铆接设备,包括机架1、送料机构2、组装机构3、铆接机构4和收料机构5,所述机架1上设有转动盘6,所述转动盘6上设有若干治具7,所述组装机构3、铆接机构4和收料机构5分别设于转动盘6周边,并依次沿转动盘6的转动方向设置,所述组装机构3包括第一支撑座31、切割装置32、压合装置33和插入装置34,所述第一支撑座31设于机架1上,所述切割装置32设于第一支撑座31上,所述压合装置33和插入装置34分别设于切割装置32上,且所述插入装置34设于转动盘6上方。

本实施例中,在对银线200与端子100进行铆接时,将端子100采用人工或设备放置到转动盘6的治具7上,转动盘6带动治具7进行转动,同时银线200通过送料机构2送至组装机构3处,通过压合装置33对银线200进行压合,后切割装置32对压合的银线200进行切割,并将切割后的银线200传至插入装置34下方,再通过插入装置34将银线200插入到治具7的端子100中,转动盘6继续带动端子100和银线200进行转动,并转至铆接机构4处,通过铆接机构4将银线200与端子100进行铆接,最后转动盘6带动端子100和银线200至收料机构5处,进行自动收料,以此完成对银线200与端子100的自动铆接,通过自动化铆接,减少人工,并减少人工成本,提高组装效率;同时通过切割装置32使银线200的切割尺寸保持一至,并通过插入装置34的自动插入提高组装质量。

如图4所示,所述切割装置32包括卡轨321、上切板322和下切板323,所述第一支撑31座两侧分别设有卡轨321,所述上切板322固定设置在卡轨321顶部,所述下切板323活动设于两侧的卡轨321之间,所述上切板322设有上切刀324,所述下切板323设有下切刀325,所述上切刀324与下切刀325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对银线200进行切割传送时,银线200从压合装置33处穿出,并穿过上切板322的上切刀324、下切刀325直至下切板323的底部,同时下切板323由气缸带动,向插入装置34处移动,在移动的同时,通过上切刀324和下切刀325配合,将银线200进行切断,下切板323带动切断的银线200至插入装置34下方,以此完成对银线200的切割,使每一根切断的银线200尺寸一至,从而铆接到端子100上时,可确保其组装质量。

如图3所示,所述压合装置33包括支架331和导向板332,所述支架331设置在上切板322上,所述导向板332与支架331连接,所述导向板332上设有导线槽333,所述导向板332两侧分别设有压合气缸334,所述压合气缸334设有压合块335,所述压合块335与导线槽333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对银线200进行传送时,银线200会先行经过压合装置33的导向板332,通过导向板332的导线槽333向切割装置32处传送,在切割装置32进行切割时,压合气缸334会带动压合块335在导线槽333内进行活动,将导线槽333内的银线200压紧,方便切割装置32对银线200进行切割,使切割装置32在切割时方便,且保证切割精度,最终,提高组装质量。

如图5所示,所述插入装置34包括第一固定座341和插入块342,所述第一固定座341设置在上切板322上,所述插入块342与第一固定座341活动连接,所述插入块342上设有银线插针343。

本实施例中,在银线200切割完成后,下切板323会带动切割完成的银线200向插入装置34处移动,到达位置后,插入块342通过气缸向下移动,同时带动插入块342上的银线插针343向下,将下切板323内的银线200直接插入到治具7的端子100中,完成对银线200的自动插入,通过自动化插入,避免人工进行操作,以此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铆接机构4包括第二支撑座41、铆接组件42和垫块组件43,所述第二支撑座41设于机架1上,所述铆接组件42包括第二固定座421、铆接板422和铆压定位块423,所述第二固定座421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1上,所述铆接板422与第二固定座421活动连接,所述铆压定位块423设置在铆接板422上,所述垫块组件43包括第三固定座431和垫块432,所述第三固定座431设置在第二支撑座41一侧,所述垫块432与第三固定座431活动连接,并与治具7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在将银线200插入到端子100上后,转动盘6继续转动,带动银线200和端子100转至铆接机构4处,垫块组件43的垫块432通过气缸进行移动,将垫块432插入至治具7与端子100之间,后铆接组件42的铆接板422通过气缸带动,向下运行,对银线200与端子100进行铆接,而铆压定位块423,可对银线200与端子100铆接的位置进行定位,而将垫块432插入治具7与端子100之间,对端子100进行托垫,在进行铆接时,对端子100与银线200进行保护,通过铆接组件42和垫块组件43来提高组装效率和组装质量。

如图8所示,所述收料机构5包括第三支撑座51、收料吸头52和收料盒53,所述第三支撑座51和收料盒53分别设于机架1上,所述收料吸头52活动设置在第三支撑座51上,并往返于治具7与收料盒53之间。

本实施例中,当银线200与端子100铆接完成后,转动盘6转动,带动组装完成后的端子100和银线200转至收料机构5处,收料吸头52通过气缸进行移动,将治具7上的端子100和银线200吸取,后移动收料盒53处,将端子100和银线200放入收料盒53内,以此完成对银线200与端子100的自动收料,减少人工操作,最终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1或图2所示,所述组装机构3设有两组,所述送料机构2设于两组组装机构3之间,所述送料机构2包括送料支架21和送料轮22,所述送料轮22设有两个,并活动设于送料支架21上,且分别与两组组装机构3配合。

本实施例中,因端子100需要与多根银线200进行铆接,因此设置两个送料轮22和两组组装机构3,通过两个送料轮22和两组组装机构3同时将多根银线200进行传送和切割插入,以此来提高组装效率。

如图9所示,所述治具7上设有第一定位柱71、第二定位柱72和第三定位柱73。

本实施例中,通过治具7的第一定位柱71对端子100放入治具7上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柱72可在银线200插入端子100时进行定位,而第三定位柱73可在进行铆接时,使铆接板422与治具7更好的定位,最终,来提高银线200与端子100的组装质量。

如图1或图2所示,还包括控制系统8,所述控制系统8设于机架1上,并分别与送料机构2、组装机构3、铆接机构4和收料机构5控制连接。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凡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均可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和以上所述而顺畅地实施本实用新型;但是,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作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技术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等,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