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2377发布日期:2020-04-29 01:34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汽车零部制造用的板材部件上,特别是薄金属板上,加工成型孔以及倒圆角操作均采用冲裁模进行冲裁成型。冲裁模是冲压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装备,良好的模具结构是实现工艺方案的可靠保证。冲压零件的质量好坏和精度高低,主要取决于冲裁模的质量和精度。冲裁模结构是否合理、先进,有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及冲裁模本身的使用寿命和操作的安全、方便性等。

冲裁模具主要包括上模座、固定在上模座上的冲头、下模座、固定在下模座上的卸料板;上模座在工作缸的驱动下远离或者靠近下模座,从而完成对放置在卸料板上的板件的冲裁作业。同时为了保证上模座等部件相对与下模座移动轨迹的唯一性,在上模座和下模座之间设置有导向机构。导向机构主要包括与上模座连接的导向套以及与下模座连接的导向柱,导向柱的顶端插入导向套中。

工作时中,上、下模座之间不断地做相对运动,导向柱与导向套也随之进行相对运动,因此为了保证导向柱和导向套之间顺利配合,需要向其之间的配合部位及时注入润滑液,以保证润滑、降低摩擦和热量。先主要采用一根与润滑液连通的润滑管进行润滑液的补充。润滑管的进料端与润滑液源连通,其出料端与导向套的内孔连通。为了保证润滑,还在润滑管的进料端接入有泵机,通过泵机将润滑液送入润滑管中。

但是实际工作时,为了减少润滑所需相关组件数量、体积,并降低成本,采用一个泵机给多个模具泵送润滑液。由于一个泵机要控制多台模具的润滑,而每个模具的工作状态不同步,导致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量不相等,无法精确获知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继而无法准确判断各个模具的导向机构的工作状态;且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量不相等还会导致部分润滑液少的模具的导向机构无法获得充足的润滑液,其内部摩擦大、发热量大,不利于导向机构正常工作;同时,润滑液仅通过一个出口即进入导向套内孔中,导致远离出口的导向套上的润滑液很少甚至没有,极大地降低了导向机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解决了现有的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量不相等所导致的部分润滑液少的模具的导向机构无法获得充足的润滑液,其内部摩擦大、发热量大,不利于导向机构正常工作等上述多个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包括与上模座连接的导向套和与下模座连接的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顶端插入导向套的内孔中,在所述导向套上设置有润滑管,所述润滑管的进料端与润滑液源连通,其出料端与导向套的内孔连通,所述润滑管的出料端通过润滑组件与导向套的内孔连通;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活塞杆、筒体、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连接管和阻尼环,其中,

在所述导向套的外壁上连接有支撑板,在支撑板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在导向套的内壁上设置有轴线与导向套的轴线重合的环形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在导向套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容纳槽连通的连接孔;所述阻尼环的外侧壁插入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的槽底接触,且在阻尼环上沿着其周线均匀设置有多个阻尼孔,所述阻尼孔将容纳槽与导向套的内孔连通;

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开放端,其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活塞杆的活塞头从开放端插入筒体中,并与筒体的内孔密封配合,活塞头与筒体的封闭端之间的腔室为容纳腔;所述筒体的封闭端插入螺纹通孔中,并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润滑管的出料端固定在筒体的侧壁上,并与容纳腔连通;所述连接管的顶端插入螺纹通孔中,并与筒体的封闭端连接,且与容纳腔连通,连接管的底端插入连接孔中,且连接管的外壁与连接孔的孔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接入润滑管和连接管中,且润滑液经过第一单向阀流入容纳腔中、润滑液经过第二单向阀进入连接孔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向柱上远离导向套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轴线均与导向柱的轴线重合的橡胶密封圈和收集环,所述收集环套设在导向柱上,并与导向柱上靠近下模座的侧壁螺纹连接,在收集环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收集槽,所述收集槽的轴线与导向柱的轴线重合;

在导向柱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与导向柱的轴线重合,所述密封圈的内侧插入定位槽中,且其外侧壁位于收集槽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的下表面上外凸成锥形环,所述锥形环的轴线与导向柱的轴线重合,其小径端与密封圈连接,其大径端插入收集槽中。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密封圈为o形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在其侧壁上沿着其轴线设置有用于标识容纳腔的高度尺寸的刻度线。

由于采用了本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通过在每个模具的导向机构上设置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容纳腔,能使每个模具的导向机构均获得足够的润滑液,并可通过活塞杆的外伸长度来精确获知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的量的大小,继而能准确判断各个模具的导向机构的的润滑液是否足够,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有效地保证导向机构获得充足的润滑液,降低其内部摩擦大、减小发热量,利于导向机构正常工作;

2.本发明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润滑液进入导向套后,先将容纳槽充满后,再在活塞杆的推动下、穿过阻尼孔进入导向套的内腔中,而阻尼孔均匀分布在周向上,以使导向套和导向柱之间的配合面在整个周向上均获得润滑液润滑,有效地保证了导向机构整体的润滑,有效地避免了远离润滑液进入端的配合面无法润滑的情况出现;

3.本发明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当加大润滑液供给量时,多余的润滑液顺着导向柱的圆周壁向下流动,当流动到密封圈上时,先向外流动,在向下流动,并低落到收集槽中,收集槽中的润滑液可以采用吸管、泵体将其吸出,进行重复利用或者回收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整个下模座沾染上润滑液、吸附上灰尘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本说明书附图中的各个部件的比例关系不代表实际选材设计时的比例关系,其仅仅为结构或者位置的示意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标号说明:

1-导向套,2-导向柱,3-润滑管,4-支撑板,5-活塞杆,6-筒体,7-第一单向阀,8-第二单向阀,9-连接管,10-阻尼环,11-容纳槽,12-阻尼孔,13-连接孔,14-密封圈,15-收集环,16-收集槽,17-锥形环,18-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本发明中的“连接”若无特别强调,为常规连接方式,例如一体成形、焊接、铆接等,具体的连接方式根据本技术领域的常规技术知识进行适应性优选地即可。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2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一种切圆角冲孔模具用导向机构,包括与上模座连接的导向套1和与下模座连接的导向柱2,所述导向柱2的顶端插入导向套1的内孔中,在所述导向套1上设置有润滑管3,所述润滑管3的进料端与润滑液源连通,其出料端与导向套1的内孔连通,所述润滑管3的出料端通过润滑组件与导向套1的内孔连通;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活塞杆5、筒体6、第一单向阀7、第二单向阀8、连接管9和阻尼环10,其中,

在所述导向套1的外壁上连接有支撑板4,在支撑板4上设置有螺纹通孔;在导向套1的内壁上设置有轴线与导向套1的轴线重合的环形安装槽,在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环形的容纳槽11,在导向套1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容纳槽11连通的连接孔13;所述阻尼环10的外侧壁插入安装槽中,并与安装槽的槽底接触,且在阻尼环10上沿着其周线均匀设置有多个阻尼孔12,所述阻尼孔12将容纳槽11与导向套1的内孔连通;

所述筒体6的一端为开放端,其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活塞杆5的活塞头从开放端插入筒体6中,并与筒体6的内孔密封配合,活塞头与筒体6的封闭端之间的腔室为容纳腔;所述筒体6的封闭端插入螺纹通孔中,并螺纹通孔螺纹连接;所述润滑管3的出料端固定在筒体6的侧壁上,并与容纳腔连通;所述连接管9的顶端插入螺纹通孔中,并与筒体6的封闭端连接,且与容纳腔连通,连接管9的底端插入连接孔13中,且连接管9的外壁与连接孔13的孔壁密封连接;

所述第一单向阀7和第二单向阀8分别接入润滑管3和连接管9中,且润滑液经过第一单向阀7流入容纳腔中、润滑液经过第二单向阀8进入连接孔13中。

可以通过泵机将润滑液通过第一单向阀7送入容纳腔中,在泵机的泵送润滑液的作用下,活塞杆被向外推动,从而增容纳腔的空间,以使容纳腔存储更多的润滑液。当需要对导向机构注入润滑液时,下压活塞杆,活塞头推动位于容纳腔中的润滑液进入第二单向阀中,并经由连接管9、连接孔13送入容纳槽11中。由于容纳槽11通过阻尼孔12余导向套1内腔连通,因此润滑液先向阻力小的空间流动,即先将容纳槽11填充,接着再通过阻尼孔周向均匀地进入导向套1的内孔中,并将导向套1与导向柱之间的接触部位充分润滑,降低导向作业中的摩擦力、改善导向机构内部发热情况,利于导向机构保持正常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泵送润滑液到容纳腔18中时,第二单向阀可以在泵送的压力流体的作用下打开,也可以给第二单向阀设置足够的推动阻尼,以使压力流体仅推动活塞杆向外移动,而不打开第二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由活塞杆向内推动打开;亦或者在连接管9中接入截止阀,用截止阀控制连接管9的通断状态。

本发明中,虽然还是基于一个泵机给多个模具泵送润滑液的系统,但是通过在每个模具的导向机构上设置用于容纳润滑液的容纳腔18,能使每个模具的导向机构均获得足够的润滑液,并可通过活塞杆的外伸长度来精确获知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的量的大小,继而能准确判断各个模具的导向机构的的润滑液是否足够,其工作状态是否正常,从而有效地保证导向机构获得充足的润滑液,降低其内部摩擦大、减小发热量,利于导向机构正常工作。

同时,本发明中,润滑液进入导向套1后,先将容纳槽充满后,再在活塞杆的推动下、穿过阻尼孔进入导向套1的内腔中,而阻尼孔均匀分布在周向上,以使导向套1和导向柱2之间的配合面在整个周向上均获得润滑液润滑,有效地保证了导向机构整体的润滑,有效地避免了远离润滑液进入端的配合面无法润滑的情况出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做出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在实际使用时,润滑液越多,越利于导向柱2和导向套1的润滑和散热。而导向柱和导向套之间的润滑液过多,则会在重力作用下顺着导向柱向下流动到下模座上,致使整个下模座沾染上润滑液、吸附上灰尘。因此,本发明中,在所述导向柱2上远离导向套1的一侧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轴线均与导向柱2的轴线重合的橡胶密封圈14和收集环15,所述收集环15套设在导向柱2上,并与导向柱2上靠近下模座的侧壁螺纹连接,在收集环15的上表面上设置有环形的收集槽16,所述收集槽16的轴线与导向柱2的轴线重合;

在导向柱2的侧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轴线与导向柱2的轴线重合,所述密封圈14的内侧插入定位槽中,且其外侧壁位于收集槽16的正上方。

当加大润滑液供给量时,多余的润滑液顺着导向柱2的圆周壁向下流动,当流动到密封圈14上时,先向外流动,在向下流动,并低落到收集槽16中,收集槽16中的润滑液可以采用吸管、泵体将其吸出,进行重复利用或者回收处理,有效地避免了整个下模座沾染上润滑液、吸附上灰尘的情况出现。

在加大润滑液供给时,若不便于采用活塞杆来推动润滑液,想要直接使用泵机泵送润滑液到导向套内孔中时,可以用螺栓等部件将活塞杆固定在支撑板或者上模座亦或者导向套上。

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圈14的下表面上外凸成锥形环17,所述锥形环17的轴线与导向柱2的轴线重合,其小径端与密封圈14连接,其大径端插入收集槽16中。

进一步地,所述橡胶密封圈14为o形密封圈。

锥形环17的设置对润滑液进行进一步地导向,使其稳定地落入收集槽16中。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发明做出进一步地实施说明。

本发明中,所述筒体6由透明材料制成,且在其侧壁上沿着其轴线设置有用于标识容纳腔的高度尺寸的刻度线。

筒体6由透明材料制成,便于进一步地精确获知每个模具获得的润滑液的量的大小。

由于阻尼环10的外径大于导向筒的内径,因此为了便于安装阻尼环10,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方式一,导向筒被过其轴线的平面等分为左半筒和右半筒,安装时,先将左、右半筒分别通过安装槽扣设在阻尼环10上,且可在阻尼环10与安装槽配合部位设置密封圈,用于提升阻尼环10与安装槽配合部位的密封性;接着再将左半筒和右半筒焊接连接;

方式二、将阻尼环10设置为三开环结构,然后其从导向套的开放端放入导向套的内孔中,并卡入安装槽中;

方式三:将导向筒10被垂直于其轴线的平面分为上筒和下筒,阻尼环10安装在伤痛和下筒之间,上筒和下筒可以通过法兰组件密封连接,也可以采用焊接进行密封连接,亦或者均与阻尼环丝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