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2892215发布日期:2020-11-10 18:2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钎焊设备,具体是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感应钎焊技术由于具有局部加热速度快、钎焊时间短的特点,在各个行业应用越来越多,其中感应线圈是感应钎焊的热源输出关键部件。感应线圈主体由紫铜材料制成,放置于钎焊工件的侧面,工作时通过交变电流,产生涡流效应使金属工件发热。

依据《焊接手册》第3版第1卷焊接方法与设备,感应钎焊的感应线圈设计原则是保证工件加热迅速、均匀及效率高,现有感应钎焊中感应线圈的设计包括单匝、多匝,适合局部较小接头的感应钎焊,但是对于较大体积铝合金工件整体快速加热的问题难以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和固定在感应线圈端部的底座,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线圈为4mm×20mm且壁厚为1mm的方形紫铜管,且感应线圈较大的面相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的制作材料为聚四氟板。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主要由底座本体、凹槽、防护网、散热孔和安装槽构成,底座本体相对于感应线圈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底座本体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贯穿底座本体,散热孔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孔的端口处均固定有防护网,底座本体上开设有两个关于散热孔对称且竖直的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安装感应线圈。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线圈本体和开设在线圈本体内部的冷却通道,线圈本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线圈本体一体成型的凸起,线圈本体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漆层,绝缘漆层外表面套设有陶瓷套。

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4mmx20mm,壁厚1mm的方形紫铜管,将其弯曲成指定形状;

步骤二:将绝缘漆刷在方形紫铜管的表面,待方形紫铜管表面的绝缘漆刷干后,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将陶瓷套固定到方形紫铜管的表面;

步骤三:采用银钎焊的方式使方形紫铜管成为环形密封结构,同时,将方形紫铜管端头处焊接到底座内;

步骤四:检测方形紫铜管的密封性,保证感应线圈通冷却水的时候不泄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设计方案解决了较大体积铝合金工件整体快速加热的难题,采用双面感应线圈加热铝合金工件,实现了铝合金工件的快速钎焊,涡流效益集中,成倍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中感应线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中感应线圈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2和固定在感应线圈2端部的底座1,所述感应线圈2为4mm×20mm且壁厚为1mm的方形紫铜管,且感应线圈2较大的面相对,在加工时,朝向工件的工作面较大,从而提高加热效率,底座1的制作材料为聚四氟板,具有绝缘隔热的效果,感应线圈2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1内。

所述底座1主要由底座本体11、凹槽12、防护网13、散热孔14和安装槽15构成,底座本体11相对于感应线圈2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12,当感应线圈2从底座11侧面伸出时,通过凹槽的设置能够对感应线圈2起到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底座本体11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4,散热孔14贯穿底座本体11,散热孔14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孔14的端口处均固定有防护网13,底座本体11上开设有两个关于散热孔14对称且竖直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用于安装感应线圈2,工作时,通过散热孔14内设置的散热风扇对感应线圈2的表面进行吹风,一方面加快感应线圈2附近的空气流通速度,达到使感应线圈2快速降温的目的,另一方面,避免了感应线圈2的表面附着灰尘,从而在加热时避免感应线圈2发生自燃,同时,避免了灰尘影响感应线圈2的发热效果。

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线圈本体23和开设在线圈本体23内部的冷却通道25,在加热完成后,将冷水从线圈本体23一端输入并从线圈本体23另一端输出,从而对线圈本体23进行冷却,线圈本体2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线圈本体23一体成型的凸起24,通过凸起24提高了线圈本体23与冷水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高线圈本体23的冷却速度,线圈本体23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漆层22,绝缘漆层22外表面套设有陶瓷套21,陶瓷套21一方面能够对线圈本体23起到辅助绝缘的效果,另一方面,能够对线圈本体23起到辅助支撑作用,从而有效避免了线圈本体23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发生形变,提高了感应线圈的使用寿命。

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4mmx20mm,壁厚1mm的方形紫铜管,将其弯曲成指定形状;

步骤二:将绝缘漆刷在方形紫铜管的表面,待方形紫铜管表面的绝缘漆刷干后,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将陶瓷套固定到方形紫铜管的表面;

步骤三:采用银钎焊的方式使方形紫铜管成为环形密封结构,同时,将方形紫铜管端头处焊接到底座内;

步骤四:检测方形紫铜管的密封性,保证感应线圈通冷却水的时候不泄露。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且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包括感应线圈(2)和固定在感应线圈(2)端部的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为4mm×20mm且壁厚为1mm的方形紫铜管,且感应线圈(2)较大的面相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制作材料为聚四氟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主要由底座本体(11)、凹槽(12)、防护网(13)、散热孔(14)和安装槽(15)构成,底座本体(11)相对于感应线圈(2)的另一侧开设有凹槽(12),底座本体(11)的中部开设有散热孔(14),散热孔(14)贯穿底座本体(11),散热孔(14)的内部固定有散热风扇,散热孔(14)的端口处均固定有防护网(13),底座本体(11)上开设有两个关于散热孔(14)对称且竖直的安装槽(15),安装槽(15)用于安装感应线圈(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线圈本体(23)和开设在线圈本体(23)内部的冷却通道(25),线圈本体(23)的内部均匀设置有若干与线圈本体(23)一体成型的凸起(24),线圈本体(23)的表面涂覆有绝缘漆层(22),绝缘漆层(22)外表面套设有陶瓷套(21)。

6.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4mmx20mm,壁厚1mm的方形紫铜管,将其弯曲成指定形状;

步骤二:将绝缘漆刷在方形紫铜管的表面,待方形紫铜管表面的绝缘漆刷干后,用浇注成型的方法,将陶瓷套固定到方形紫铜管的表面;

步骤三:采用银钎焊的方式使方形紫铜管成为环形密封结构,同时,将方形紫铜管端头处焊接到底座内;

步骤四:检测方形紫铜管的密封性,保证感应线圈通冷却水的时候不泄露。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面加热感应线圈及其制作方法,涉及一种钎焊设备,具体包括感应线圈和固定在感应线圈端部的底座,所述感应线圈的端部采用钎焊的方式嵌入式固定在底座内。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难度低,本发明在实施过程中,解决了较大体积铝合金工件整体快速加热的难题,采用双面感应线圈加热铝合金工件,实现了铝合金工件的快速钎焊,涡流效益集中,成倍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军;杨林;周槿;冯展鹰;王仁彻;吕晓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8.07
技术公布日:2020.11.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