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76651发布日期:2020-11-19 22:59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是针对飞机装配过程中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精确控制要求,用于保障装配连接后的蒙皮间隙要求,对铝合金蒙皮余量进行铣切精加工;属于飞机装配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飞机装配过程中,各组件、部件对合前会留有余量,通过实际铣切精加工的方式来消除制造及装配误差,目前铝合金蒙皮铣边的主要方式为人工划线作标记,凭借工人的经验及技术熟练程度手持气动铣轮及砂轮反复的去除余量,该方法目前难以满足新一代飞机0.3mm的外表面蒙皮间隙要求,其中采用铅笔划线精细度存在较大误差,铣切打磨量难以控制,蒙皮间隙均匀度较差,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反复比对测量及多次铣切打磨,通常600mm长的蒙皮边缘精确铣切需要约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而且质量难以保障,因此,寻求一种精确、高效、劳动强度小的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该发明创造采用净边辅助定位(靠模铣)设计理念,即以精加工完成后的铝合金蒙皮对接面作为铣边工具的定位基准,通过铣边工具在该对接面上的移动,对另一侧铝合金蒙皮对接面进行铣切。

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包括进气嘴1、启动开关2、涡轮马达3、90°角向头4、紧固螺母5、限位末端主体6、顶丝7、螺钉8、弹簧限位片9、刀具10、限位块11、内侧滚动轴承12、半螺纹无头钉13、内侧轴承堵盖14、限位块紧固旋钮15、调距伸缩装置16、外侧轴承堵盖17、外侧滚动轴承18和轴承19。

所述进气嘴1的一端与风源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接形式与涡轮马达3连接;90°角向头4的一端与涡轮马达3连接,90°角向头4的拐角端连接紧固螺母5,同时90°角向头4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干涉配合连接,90°角向头4与限位末端主体6之间通过两个顶丝7进行固定,以保障工具的连接稳定性,在限位末端主体6前后两端装有弹簧限位片9,并由螺钉8进行紧固连接。弹簧限位片9的突起部分能够辅助固定工具位置,方便手工推动工具铣切,紧固螺母5与刀具10相连,刀具10为24刃圆台形状,其中斜面切削刃在入刀时蒙皮下落过程中进行切削,立面切削刃在推动工具过程中进行切削。刀具10的刀杆底部与轴承19采用干涉配合连接,轴承19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圆柱形凹槽内,连接形式为干涉配合连接;限位块11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梯形凹槽内,外漏形状为倒圆角长方体,限位块11是铣切的定位基准,其中内侧面与加工好的净边蒙皮立面相贴合;内侧滚动轴承12共有8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内侧轴承堵盖14进行连接,限位块紧固旋钮15为圆柱形,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螺纹连接;调距伸缩装置16为螺距调节形式,螺距为1mm,每个档位调节距离为0.1mm,共5个调节档位,外侧滚动轴承18共有4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外侧轴承堵盖17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该发明创造改变了传统蒙皮间隙修合的工艺手段和方法,通过使用该工具,可以高精度的保证铝合金蒙皮间隙的控制要求,限位滑块的分级调节增加了蒙皮间隙的控制范围,放置弹簧片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工具与蒙皮贴合面采用滚动接触形式,大大减小了摩擦力,减小工人劳动强度,保证操作的稳定性。间隙精度值可以达到0.1mm,600mm长的蒙皮边缘精确铣切1分钟即可完成,效率提高了60倍。

附图说明

图1为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的主视图。

图2为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的仰视图。

图3为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的侧视图。

其中:1、进气嘴,2、启动开关,3、涡轮马达,4、90°角向头,5、紧固螺母,6、限位末端主体,7、顶丝,8、螺钉,9、弹簧限位片,10、刀具,11、限位块,12、内侧滚动轴承,13、半螺纹无头钉,14、内侧轴承堵盖,15、限位块紧固旋钮,16、调距伸缩装置,17、外侧轴承堵盖,18、外侧滚动轴承,19、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由以下部件组成:进气嘴1,启动开关2,涡轮马达3,90°角向头4,紧固螺母5,限位末端主体6,顶丝7,螺钉8,弹簧限位片9,刀具10,限位块11,内侧滚动轴承12,半螺纹无头钉13,内侧轴承堵盖14,限位块紧固旋钮15,调距伸缩装置16,外侧轴承堵盖17,外侧滚动轴承18,轴承19。

进气嘴1一端与风源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接形式与涡轮马达3连接,90°角向头4拐角端连接紧固螺母5,同时90°角向头4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干涉配合连接,并且通过两个顶丝7进行固定,以此保障工具的连接稳定性,在限位末端主体6前后两端装有弹簧限位片9,并由螺丝8进行紧固连接。其突起部分可以辅助固定工具位置,方便手工推动工具铣切,紧固螺母5与刀具10进行连接,刀具为24刃圆台形状,其中斜面切削刃在入刀时蒙皮下落过程中进行切削,立面切削刃在推动工具过程中进行切削。刀具10的刀杆底部与轴承19采用干涉配合连接,轴承19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圆柱形凹槽内,连接形式为干涉配合连接,限位块11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梯形凹槽内,外漏形状为倒圆角长方体,该限位块是铣切的定位基准,其中内侧面与加工好的净边蒙皮立面相贴合,内侧滚动轴承12共有8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内侧轴承堵盖14进行连接,限位块紧固旋钮15为圆柱形,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螺纹连接,调距伸缩装置16为螺距调节形式,螺距为1mm,每个档位调节距离为0.1mm,共5个调节档位,外侧滚动轴承18共有4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外侧轴承堵盖17连接。

该实施例是飞机某组合件装配过程中厚度为1.5mm的铝合金蒙皮修合,蒙皮铣切试验长度为600mm。首先进行组合件的装夹定位,将工具在未接通气源的情况下进行模拟铣切,保证净边蒙皮的基准截面光滑通畅,弹簧片的限位起到作用,然后接通气源,工具进行空转运行,检查工具的工作完好性和可用性,其次将需要铣切修合的蒙皮一端翘起,工具入位,初始端余量去除后蒙皮将降至刀具的垂直刀刃,最后稳定匀速的推动工具进行整个边的铣切,通过该发明创造的实施应用,达到了铝合金蒙皮铣切后对缝间隙公差不大于0.1mm;铝合金蒙皮端面铣切表面粗糙度不低于1.6μm,铣边效率(厚度不大于4mm)不低于500mm(长)/min。



技术特征:

1.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嘴(1)、启动开关(2)、涡轮马达(3)、90°角向头(4)、紧固螺母(5)、限位末端主体(6)、顶丝(7)、螺钉(8)、弹簧限位片(9)、刀具(10)、限位块(11)、内侧滚动轴承(12)、半螺纹无头钉(13)、内侧轴承堵盖(14)、限位块紧固旋钮(15)、调距伸缩装置(16)、外侧轴承堵盖(17)、外侧滚动轴承(18)和轴承(19);

所述进气嘴(1)的一端与风源相连,另一端通过螺接形式与涡轮马达(3)连接;90°角向头(4)的一端与涡轮马达(3)连接,90°角向头(4)的拐角端连接紧固螺母(5),同时90°角向头(4)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干涉配合连接,90°角向头(4)与限位末端主体(6)之间通过两个顶丝(7)进行固定,以保障工具的连接稳定性,在限位末端主体(6)前后两端装有弹簧限位片(9),并由螺钉(8)进行紧固连接;弹簧限位片(9)的突起部分能够辅助固定工具位置,方便手工推动工具铣切,紧固螺母(5)与刀具(10)相连,刀具(10)为24刃圆台形状,其中斜面切削刃在入刀时蒙皮下落过程中进行切削,立面切削刃在推动工具过程中进行切削;刀具(10)的刀杆底部与轴承(19)采用干涉配合连接,轴承(19)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圆柱形凹槽内,连接形式为干涉配合连接;限位块(11)位于限位末端主体(6)的梯形凹槽内,外漏形状为倒圆角长方体,限位块(11)是铣切的定位基准,其中内侧面与加工好的净边蒙皮立面相贴合;内侧滚动轴承(12)共有8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内侧轴承堵盖(14)进行连接,限位块紧固旋钮(15)为圆柱形,与限位末端主体(6)进行螺纹连接;调距伸缩装置(16)为螺距调节形式,螺距为1mm,每个档位调节距离为0.1mm,共5个调节档位,外侧滚动轴承(18)共有4个,通过半螺纹无头钉(13)与限位末端主体(6)及外侧轴承堵盖(17)连接。


技术总结
飞机铝合金蒙皮边缘余量铣切工具,属于飞机装配技术领域。该工具包括进气嘴、启动开关、涡轮马达、90°角向头、紧固螺母、限位末端主体、顶丝、螺钉、弹簧限位片、刀具、限位块、内侧滚动轴承、半螺纹无头钉、内侧轴承堵盖、限位块紧固旋钮、调距伸缩装置、外侧轴承堵盖、外侧滚动轴承和轴承。该发明通过使用该工具,能高精度的保证铝合金蒙皮间隙的控制要求,限位滑块的分级调节增加了蒙皮间隙的控制范围,放置弹簧片避免了工作过程中的操作失误,工具与蒙皮贴合面采用滚动接触形式,减小了摩擦力,保证操作的稳定性。间隙精度值可以达到0.1mm,600mm长的蒙皮边缘精确铣切效率提高了60倍。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东;王宏锋;王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7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留言
  • 177013... 来自[中国] 2023年04月17日 11:20
    看起来很有意思啊,值得学习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