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窝芯用拉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69648发布日期:2020-12-04 14:01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窝芯用拉伸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拉伸机,尤其涉及一种蜂窝芯用拉伸机。



背景技术:

铝蜂窝板,适用于民用建筑、车船装饰等。是航空、航天材料在民用建筑领域的应用。整个加工过程全部在现代化工厂完成,采用热压成型技术,因铝皮和蜂窝间的高热传导值,内外铝皮的热胀冷缩同步;蜂窝铝皮上有小孔,使板内气体可以自由流动;可滑动安装扣系统在热胀冷缩时不会引起结构变形。其中铝蜂窝板的结构是由中间铝蜂窝芯以及叠加在铝蜂窝芯上下两端的铝板制成的。铝蜂窝芯为铝蜂窝板的极为主要的加工结构,铝蜂窝芯成型的效果将直接影响铝蜂窝板的正常使用。

铝蜂窝芯是由多层铝箔粘合,叠压,然后拉伸展开成规则的正六边形蜂窝芯子。铝蜂窝芯具有尖锐、清晰的孔壁,没有毛刺,适合高质量的芯对面材的粘接及其它用途。现有的装置对铝蜂窝芯的加工多数为多个单一的装置各自实现对铝蜂窝芯的独立加工,即是每台单一装置加工完成后还要将工作人员将其搬运到其他装置上进行下一步的加工,不仅自动化程度不高且加工效率低,同时会造成较高的人工成本。

因此,就必须研制出一种工作效率高且产品质量好的蜂窝芯用拉伸机,经检索,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同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且产品质量好的蜂窝芯用拉伸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蜂窝芯用拉伸机,其创新点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拉伸工位、切割工位以及输送工位;

整理工位包括第一底座以及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整理机构,

拉伸工位包括第二底座以及设置在第二底座上表面的第一拉伸辊组、第二拉伸辊组以及第三拉伸辊组;

切割工位包括第三底座以及安装在第三底座上的切割结构;

输送工位包括第四底座以及安装在第四底座上的输送机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机构包括整理支架以及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固定组件和整理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第一气缸以及设置在第一气缸端部的压板,压板可随第一气缸端部上行或下行,压板包括与第一底座表面平行的第一面板以及垂直与第一面板上表面边沿的第一限位板;整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第二气缸以及设置在第二气缸端部的压轮组,第二气缸与压轮组之间还设有连接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机构还包括一将整理机构覆盖的罩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拉伸辊组包括第一固定辊和第一升降辊,第一固定辊安装在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第一固定辊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固定辊两端的第一升降架a和第一升降架b,第一升降架a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气缸a,第一升降架b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气缸b,第一升降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气缸a和第一升降气缸b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一升降辊位于第一固定辊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一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一拉伸辊组还包括一与第一固定辊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一固定辊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内部;第一固定辊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一固定辊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导向副辊a和第一导向副辊b;

第二拉伸辊组包括第二固定辊和第二升降辊,第二固定辊安装在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第二固定辊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二固定辊两端的第二升降架a和第二升降架b,第二升降架a的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气缸a,第二升降架b的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气缸b,第二升降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气缸a和第二升降气缸b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二升降辊位于第二固定辊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二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二拉伸辊组还包括一与第二固定辊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二固定辊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内部;第二固定辊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二固定辊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导向副辊a和第二导向副辊b;

第三拉伸辊组包括第三固定辊和第三升降辊,第三固定辊安装在第二底座的上表面,第三固定辊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三升降结构,第三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固定辊两端的第三升降架a和第三升降架b,第三升降架a的顶部设有第三升降气缸a,第三升降架b的顶部设有第三升降气缸b,第三升降辊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升降气缸a和第三升降气缸b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三升降辊位于第三固定辊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三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三拉伸辊组还包括一与第三固定辊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三固定辊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的内部;第三固定辊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三固定辊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导向副辊a和第三导向副辊b;

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最小,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速最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割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底座的上表面的切割架,切割架两侧分别设有切割轨a和切割轨b,切割轨a的顶部设有切割气缸a,切割轨b的顶部设有切割气缸b,切割结构还包括一切刀,切刀的两端分别与切割气缸a和切割气缸b连接固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第四底座两端的输送辊a和输送辊b以及连接输送辊a和输送辊b的输送带,输送机构还包括一驱动输送辊a转动的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安装在第四底座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支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一气缸位于第一层,第二气缸位于第二层,压板和压轮组均位于第三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工位之间和拉伸工位之间还设有一缓存工位,缓存工位为一设置在第一底座上的缓存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将多台装置整合并进行自动化设计,使铝蜂窝芯的加工效率更高,同时无需人工在旁关注,节省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一种种蜂窝芯用拉伸机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种蜂窝芯用拉伸机的左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种蜂窝芯用拉伸机的轴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一种蜂窝芯用拉伸机,包括依次设置的整理工位1、拉伸工位2、切割工位3以及输送工位4;整理工位1包括第一底座10以及设置在第一底座10上的整理机构;拉伸工位2包括第二底座20以及设置在第二底座20上表面的第一拉伸辊组21、第二拉伸辊组22以及第三拉伸辊组23;切割工位3包括第三底座30以及安装在第三底座30上的切割结构;输送工位4包括第四底座40以及安装在第四底座40上的输送机构。

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方案将压合后的铝块通过整理工位1进行块与块之间的粘合以及平整,在经过拉伸工位2进行拉伸,将铝块拉伸形成蜂窝板,再通过切割工位3将其分割成需要的长度或尺寸,最后通过输送工位4输送至指定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机构包括整理支架以及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固定组件和整理组件;固定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第一气缸11以及设置在第一气缸11端部的压板12,压板12可随第一气缸11端部上行或下行,压板12包括与第一底座10表面平行的第一面板以及垂直与第一面板上表面边沿的第一限位板;整理组件包括至少一组对称设置在整理支架上的第二气缸13以及设置在第二气缸13端部的压轮组14,第二气缸13与压轮组14之间还设有连接板。

本技术方案可以有效的将铝块粘合在一起,结构简单,粘结牢固,整理效果明显,自动化整理,无需人工参与工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机构还包括一将整理机构覆盖的罩盖15,本技术方案可以防止灰尘污染结构且提高了整体结构的美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拉伸辊组21包括第一固定辊211和第一升降辊212,第一固定辊211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上表面,第一固定辊211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一升降结构,第一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一固定辊211两端的第一升降架a213和第一升降架b214,第一升降架a213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气缸a215,第一升降架b214的顶部设有第一升降气缸b216,第一升降辊21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升降气缸a215和第一升降气缸b216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一升降辊212位于第一固定辊211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一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一拉伸辊组21还包括一与第一固定辊211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一固定辊211转动的第一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内部;第一固定辊21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一固定辊21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一导向副辊a217和第一导向副辊b218;第二拉伸辊组22包括第二固定辊221和第二升降辊222,第二固定辊221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上表面,第二固定辊221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二升降结构,第二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二固定辊221两端的第二升降架a223和第二升降架b224,第二升降架a223的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气缸a225,第二升降架b224的顶部设有第二升降气缸b226,第二升降辊22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升降气缸a225和第二升降气缸b226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二升降辊222位于第二固定辊221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二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二拉伸辊组22还包括一与第二固定辊221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二固定辊221转动的第二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内部;第二固定辊22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二固定辊22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二导向副辊a227和第二导向副辊b228;第三拉伸辊组23包括第三固定辊231和第三升降辊232,第三固定辊231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上表面,第三固定辊231的端部还设有一第三升降结构,第三升降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固定辊231两端的第三升降架a233和第三升降架b234,第三升降架a233的顶部设有第三升降气缸a235,第三升降架b234的顶部设有第三升降气缸b236,第三升降辊232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升降气缸a235和第三升降气缸b236的端部连接固定,第三升降辊232位于第三固定辊231的正上方且可沿第三升降结构上下移动,第三拉伸辊组23还包括一与第三固定辊231的端部对接且可驱动第三固定辊231转动的第三驱动电机,第三驱动电机安装在第二底座20的内部;第三固定辊231的两侧还分别设有一与第三固定辊231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导向副辊a237和第三导向副辊b238;第一驱动电机的转速最小,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转速最高。

本技术方案通过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第三驱动电机的转速差将铝板缓慢展开形成蜂窝芯,本技术方案的第一升降辊212、第二升降辊222和第三升降辊232的高度可调,可以适用于不同厚度的铝板拉伸,适用性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切割结构包括安装在第三底座30的上表面的切割架,切割架两侧分别设有切割轨a31和切割轨b32,切割轨a31的顶部设有切割气缸a33,切割轨b32的顶部设有切割气缸b34,切割结构还包括一切刀35,切刀35的两端分别与切割气缸a33和切割气缸b34连接固定。

本技术方案可以通过自动控制切割所需求的蜂窝芯的尺寸,无需人工参与工作,效率高,产能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输送机构包括安装在第四底座40两端的输送辊a41和输送辊b42以及连接输送辊a41和输送辊b42的输送带43,输送机构还包括一驱动输送辊a41转动的输送电机,输送电机安装在第四底座40内。

本技术方案可以简单快速的将蜂窝芯输送至指定的归纳区域,方便整台机组的正常生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支架包括第一层、第二层以及第三层,所述第一气缸11位于第一层,第二气缸13位于第二层,压板12和压轮组14均位于第三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整理工位1之间和拉伸工位2之间还设有一缓存工位,缓存工位为一设置在第一底座10上的缓存腔。

本技术方案可以对待拉伸的铝板进行存储减轻拉伸工位2的效率问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通过将多台装置整合并进行自动化设计,使铝蜂窝芯的加工效率更高,同时无需人工在旁关注,节省人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