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取样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7155发布日期:2021-01-05 18:32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取样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更具体讲的是一种用于取样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钢带在机器中经过激光切割后会留下成品和废料两个部分,切割完成后,成品和废料一同落入机器的传送带上,并通过传送带转运至机器外部,再将成品和废料分别取下进行区分搬运至成品架上,便于成品能够快速的投入下一步的生产。

对切割好的成品进行取样检测是投入生产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之一,目前主要有通过人工直接取样和通过机械臂进行取样两种方式。

其中,采用人工取样的方式需要操作人员直接在机器出口处的传送带前,徒手将传送带上的样品取下再进行搬运,对操作人员来说整个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很容易造成疲劳;采用机械臂取样的方式是在机械臂上设置机械手或是吸附盘等来抓取样品,这虽然可以解决上述的人工直接取样的问题,但是机械臂一般是固定在某一位置上的,无法进行移动,也就不能根据样品的位置对自身位置进行灵活的调节,并且这两种方式都还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机器出口处的传送带距离机器内部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当样品被运送至机器出口处时,已经切割了多个钢带,若取出的样品经检测不合格,就会导致已经切割完的成品变成废品,造成严重的浪费,增加生产成本,为解决这种问题,目前常用的方法是由操作人员直接进入机器内部,从机器内部的传送带上将首批切割好的样品取出,若检测的样品不合格则可及时的关闭机器,但是令操作人员直接进入机器,无疑会对操作人员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情况,为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工直接取样的、能够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进行取样的,同时不会造成成品浪费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取样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它包括,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的机体,形成于机体前后两侧的前杆体和后杆体,可转动的安装于前杆体上的万向架,安装于万向架上的吸附盘,安装于后杆体上的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的负压管与吸附盘连接,机体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并列设有转盘和导向槽,导向槽靠近后杆体的一端与腔室连通,导向槽内安装有可定点转动的万向头,转盘上转动安装有盖体,盖体可在与导向槽的对接位和脱离对接位间转动,万向架上形成有可卡合盖体的限位件,当盖体向万向架方向转动时可通过限位件将其固定,腔室内设有的传动组件和控制组件,传动组件与转盘和万向头连接,控制组件与一安装于机体上的输入开关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万向架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架体和第二架体,且第一架体与水平面垂直,第二架体与前杆体连接并可在水平方向上绕其与前杆体的连接点转动,限位件安装于第二架体上。

作为优选的是,限位件包括第一卡块,盖体上开设有第一卡槽,当盖体向万向架转动时,第一卡块可卡入第一卡槽内使盖体与第二架体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导向槽靠近后杆体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穿设有弹片,弹片呈门形,且其第一端延伸至导向槽内,第二端依次穿过导向槽和腔室并延伸至机体外,第二端和腔室靠近导向槽的侧壁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作为优选的是,位于机体外的弹片的第二端上设有第二卡块,盖体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块对应且形状一致的第二卡槽,通过第二卡块嵌入第二卡槽内可防止盖体自由转动。

作为优选的是,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之间啮合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并通过第一固定轴和第二固定轴分别与转盘和万向头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导向槽的槽底为自上而下向后杆体方向倾斜的斜面,控制组件包括安装于腔室底壁上的导轨,安装于导轨上的滑块,可转动安装于滑块上的抬升架,滑块以及抬升架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通过活动板连接。

作为优选的是,抬升架的右端面为自上而下向后杆体方向倾斜的斜面,腔室靠近后杆体的侧壁上固定有辅助升降块,辅助升降块的上端面为自上而下向前杆体方向倾斜的斜面。

作为优选的是,腔室靠近后杆体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滑块相对的第二弹簧。

作为优选的是,滑块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挡块,输入开关上形成有第二挡块,第二挡块穿过机体至腔室内并抵接于第一挡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技术方案无需再由操作人员徒手将传送带上的样料取下再进行后续的搬运,使得在取样时更为省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连接有万向架以及吸附盘的前杆体具有一定的长度,故在取样时,可将前杆体直接伸入机器内的传送带上,当首批切割完毕的样料放入传送带上时,可直接通过吸附盘将其取出进行检测,若取出的样料不合格,则可立即停止进行切割,防止继续对材料进行切割,避免了成品的浪费,并且,无需操作人员直接进入机器内再从传送带上将样料取下,大大提高了对操作人员取样的安全性;同时,吸附盘能在水平方向上的进行多角度的自由转动,且能对其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从而对传送带上的样料进行吸附,此时操作人员可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对传送带上的样料进行吸附,解决了机械臂位置和角度固定无法调节的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体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剖视状态下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剖视状态下的传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机体剖视状态下的控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所示:

1机体;2前杆体;3后杆体;4万向架;5吸附盘;6真空发生器;7传动组件;8控制组件;9输入开关;101腔室;102转盘;103导向槽;104万向头;105盖体;105a第一卡槽;105b第二卡槽;106弹片;106a第一端;106b第二端;106c第二卡块;107第一弹簧;401第一架体;402第二架体;403第一卡块;601负压管;701第一传动齿轮;701a第一固定轴;702第二传动齿轮;702a第二固定轴;801导轨;802滑块;802a第一滑槽;802b第一挡块;803抬升架;803a第二滑槽;804活动板;805辅助升降块;806第二弹簧;901第二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该方位是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并定义:将呈门形的弹片106的两端分别定义为第一端106a和第二端106b。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取样的钢带样品控制装置,它包括,内部形成有中空腔室101的机体1,形成于机体1两侧的前杆体2和后杆体3,可转动的安装于前杆体2上的万向架4,安装于万向架4上的吸附盘5,安装于后杆体3上的真空发生器6,真空发生器6的负压管601与吸附盘5连接。

在使用时,真空发生器6的输入管与负压机连接,负压机运行后,由真空发生器6通过负压管601在吸附盘5上形成负压,此时,吸附盘5可用以吸附位于传送带上的样料,无需再由操作人员徒手将传送带上的样料取下再进行后续的搬运,使得在取样时更为省力,降低了操作人员的疲劳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连接有万向架4以及吸附盘5的前杆体2具有一定的长度,故在取样时,可将前杆体2直接伸入机器内的传送带上,当首批切割完毕的样料放入传送带上时,可直接通过吸附盘5将其取出进行检测,若取出的样料不合格,则可立即停止进行切割,防止继续对材料进行切割,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并且,无需操作人员直接进入机器内再从传送带上将样料取下,大大提高了对操作人员取样的安全性。

其中,机体1、前杆体2、后杆体3之间均可为可拆卸设置、一体成型设置或二者相结合的设置,万向架4与前杆体2之间,吸附盘5与万向架4之间,真空发生器6与后杆体3之间均为可拆卸设置,且机体1、前杆体2和后杆体3可直接通过手执的方式进行作业。

需要提及的是,吸附盘5和真空发生器6均为市面上所常见的产品,故其结构不再一一赘述,并且在选用时一般为附带有消声器的真空发生器6为最佳,从而有效的降低使用过程中的噪音。

在机体1的上端面上并列设置有转盘102和导向槽103,导向槽103靠近后杆体3的一端与腔室101连通,导向槽103内滑动安装有可定点转动的万向头104,转盘102上转动安装有盖体105,盖体105可绕其与转盘102的连接点在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和脱离对接位间转动,万向架4上形成有可卡合盖体105的限位件,当盖体105向万向架4方向转动时,可通过限位件实现盖体105自由端和万向架4之间的相对固定,从而起到限位的作用,机体1的腔室101内设有的传动组件7和控制组件8,传动组件7与转盘102和万向头104连接,控制组件8与一安装于机体1上的输入开关9连接,输入开关9用以驱动控制组件8。

如图1和图2所示,进一步的,万向架4包括垂直设置的第一架体401和第二架体402,第二架体402与前杆体2连接并可在水平方向上绕其与前杆体2的连接点转动,第一架体401与水平面垂直,同时第一架体401也与前杆体2垂直,限位件安装于第二架体402上。

如图3和图4所示,进一步的,限位件包括第一卡块403,盖体105上开设有第一卡槽105a,当盖体105转动至万向架4上时,第一卡块403可与第一卡槽403a卡合,此时,转盘102的转动可依次带动盖体105和万向架4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同步的转动,第一卡块403和第一卡槽105a的设置不仅便于盖体105卡接也能对盖体105进行快速的拆卸。

如图5所示,进一步,导向槽103靠近后杆体3的一端的两侧壁上均穿设有弹片106,弹片106呈门形,弹片106的第一端106a延伸至导向槽103内,第二端106b依次穿过导向槽103和腔室101并延伸至机体1外,第二端106b和腔室101靠近导向槽103一侧的侧壁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07。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进一步的,位于机体1外的弹片106的第二端106b上设有第二卡块106c,盖体105上开设有与第二卡块106c对应且形状一致的第二卡槽105b,通过第二卡块106c嵌入第二卡槽105b内防止盖体105转动,具体的,弹簧拉伸时带动弹片106的第二端106b向背离导向槽103一侧转动,使第二卡块106c与第二卡槽105b分离,此时盖体105可自由进行转动,弹簧回复时带动弹片106的第二端106b向靠近导向槽103一侧转动,使第二卡块106c插入第二卡槽105b中而无法自由转动盖体105,起到限位的作用。

如图6所示,进一步的,传动组件7包括第一传动齿轮701和第二传动齿轮702,第一传动齿轮701和第二传动齿轮702之间啮合有第三传动齿轮,第一传动齿轮701和第二传动齿轮702上分别设有第一固定轴701a和第二固定轴702a,并通过第一固定轴701a和第二固定轴702a分别万向头104和转盘102固定连接,万向头104在转动时将转动通过第一固定轴701a传递至第一传动齿轮701以驱动第一传动齿轮701转动,第一传动齿轮701驱动第三齿轮转动,并由第三传动齿轮驱动第二传动齿轮702转动,第二齿轮转动时带动第二固定轴702a以及转盘102做同步转动,再由转盘102带动盖体105在水平方向上做同步的转动。

如图1和图7所示,进一步的,导向槽103的槽底为自上而下向后杆体3方向倾斜的斜面,控制组件8包括安装于腔室101底壁上的导轨801,安装于导轨801上的滑块802,可转动安装于滑块802上的抬升架803,滑块802以及抬升架803的左右两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滑槽802a和第二滑槽803a,第一滑槽802a和第二滑槽803a通过活动板804连接。

进一步的,抬升架803的右端面为自上而下向后杆体3方向倾斜的斜面,腔室101靠近前杆体2的侧壁上固定有辅助升降块805,辅助升降块805的上端面为自上而下向前杆体3方向倾斜的斜面。

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腔室101靠近后杆体3的侧壁上固定有与滑块802相对的第二弹簧806。

如图7所示,进一步的,滑块802的侧壁上还设有第一挡块802b,输入开关9上形成有第二挡块901,第二挡块901穿过机体1至腔室101内并抵接于第一挡块802b上。

如图1至图7并结合上述内容,控制组件8的具体运作过程为,向后杆体3的方向拨动输入开关9,在输入开关9拨动的过程中,第二挡块901保持与输入开关9的同步移动,第二挡块901在移动时带动与其抵接的第一挡块802b以及滑块802、滑块802上的抬升架803沿导轨801向后杆体3方向移动,滑块802移动并到达与第二弹簧806的对接位,此时抬升架803的右端面到达与辅助升降块805的上端面的对接位,继续对输入开关9施力,辅助升降块805已与抬升架803抵接并施加于抬升架803反向的力,且此时辅助升降块805与抬升架803抵接的位置是靠近抬升架803转动点处,以此使得抬升架803绕其与滑块802的连接点向后杆体3的方向转动抬升,直至抬升架803的右端面与辅助升降块805的上端面贴合,此时,活动板804位于第二滑槽803a内的一端向靠近后杆体3一端移动,而其位于第一滑槽802a内的一端则向背离后杆体3的一端移动,从而对正在抬升的抬升架803起到支撑作用,停止拨动输入开关9后,被压缩的第二弹簧806回复,带动滑块802以及抬升架803沿导轨801向背离后杆体3一侧的方向移动,在移动时,位于抬升状态的抬升架803顺势自导向槽103与腔室101连通的一端插入,抬升架803到达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随着滑块802的移动,抬升架803进一步沿导向槽103移动并插入至两弹片106的第一端106a之间,第一弹簧107拉伸,受到抬升架803的作用,弹片106的第二端106b上的第二卡块106c自盖体105的第二卡槽105b中弹出而解出对盖体105的限位,操作人员可使盖体105脱离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置而进行自由的转动。

同样的,操作人员可手动的将弹片106的第二端106b上的第二卡块106c扣入盖体105上的第二卡槽105b中,此时,弹片106的第一端106a回位,同时受到第一弹簧107的回复作用,而能快速的将位于弹片106第一端106a之间的抬升架803挤出并使其脱离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置,即抬升架803向靠近后杆体3一侧快速移动,同时带动滑块802沿导轨801同步移动,直至抬升架803的右端面与辅助升降块805的上端面接触,由于抬升架803的移动速度较快而与辅助升降块805发生较为剧烈的碰撞,受到碰撞后,活动板804由于自身的惯性,其位于第一滑槽802a内的一端抵接于第一滑槽802a靠近后杆体3的一端中,其位于第二滑槽803a内的一端则沿第二滑槽803a向靠近后杆体3的一端移动,此时带动其位于第一滑槽802a内的一端向背离后杆体3的一端移动,从而降下抬升架803,并且在抬升架803与辅助升降块805碰撞时,滑块802挤压第二弹簧806,之后第二弹簧806回复从而带动滑块802以及抬升架803沿导轨801向背离后杆体3一端移动,在移动过程中,滑块802上的第二挡块901与输入开关9上的第一挡块802b抵接并带动输入开关9回位,此时,盖体105再次受到限位作用而无法自由转动。

具体的使用过程为,操作人员通过上述的方法解除对盖体105的限位,向万向架4方向转动盖体105,使盖体105脱离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置,直至将第一卡块403与盖体105上的第一卡槽105a卡合,使盖体105与第二架体402连接,此时,操作人员可通过转动万向头104带动转盘102做同步转动,转盘102转动带动盖体105做同步转动,再由盖体105带动第二架体402、第一架体401以及吸附盘5同步转动,吸附盘5能在水平方向上的进行多角度的自由转动,且能对其转动角度进行控制,从而对传送带上的样料进行吸附,此时操作人员可在任意角度任意位置对传送带上的样料进行吸附,解决了机械臂位置和角度固定无法调节的弊端,在使用完毕后,操作人员只需通过上述的方法重新对盖体105进行限位即可。

需要提及的是,由于导向槽103靠近后杆体3的一端与腔室101连通,且本技术方案的使用场合多为工厂等场合,因此很容易使粉尘等异物进入腔室101内,长时间容易出现使用故障,盖体105的设置可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当盖体105处于与导向槽103的对接位时,可将导向槽103封闭,从而避免外部粉尘等异物进入腔室101内,大大延长了整体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最佳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