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83365发布日期:2021-05-28 10:36阅读:60来源:国知局
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



背景技术:

电焊机是利用正负两极在瞬间短路时产生的高温电弧来熔化电焊条上的焊料和被焊材料,来达到使它们结合的目的,焊接由于灵活简单方便牢固可靠,焊接后甚至与母材同等强度的优点广乏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机械设备、电器设施设备存在故障需要维修时经常用电焊机辅助,目前使用较普遍的电焊机为直流电焊机,使用该电焊机前需要从配电点取电源,但有时受配电点与作业点距离较远、铺线困难、搬运不方便等条件限制,增加了作业难度和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侧壁顶端均开设有把手槽,且把手槽与箱体的内侧相互贯通,两个所述把手槽均嵌入设置有底板把手,两个所述底板把手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箱体依次嵌入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第三电池,且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第三电池均位于支撑底板的顶侧,所述箱体的顶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所述箱盖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负极与第二电池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所述箱盖的内顶侧对应第二电池负极与第三电池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所述箱盖的内顶侧对应第三电池负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所述箱盖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与第二导电接头,且第一导电接头、第二导电接头分别与第一触点、第二触点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共同连接有电焊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盖的两端侧壁底端对应把手槽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第三电池均为12v的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盖的顶端中侧固定连接有上把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盖的顶端两侧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手轮,且螺纹手轮延伸至箱盖的底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箱体的侧壁顶端对应开设有两个螺纹槽。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使用此装置比常规电焊机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省去了焊前协调供电、停电、放电源线、接电源,焊后同样需要拆除电源等工作,极大的方便了井下焊接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例说明:1、箱体;2、把手槽;3、底板把手;4、支撑底板;5、第一电池;6、第二电池;7、第三电池;8、箱盖;9、定位槽;10、第一触点;11、第一导电片;12、第二导电片;13、第二触点;14、螺纹手轮;15、螺纹槽;16、上把手;17、第一导电接头;18、第二导电接头;19、电焊头。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包括箱体1,箱体1的两端侧壁顶端均开设有把手槽2,且把手槽2与箱体1的内侧相互贯通,两个把手槽2均嵌入设置有底板把手3,两个底板把手3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4,箱体1依次嵌入设置有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且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均位于支撑底板4的顶侧,箱体1的顶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箱盖8,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5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10,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5负极与第二电池6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11,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二电池6负极与第三电池7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12,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三电池7负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13,箱盖8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17与第二导电接头18,且第一导电接头17、第二导电接头18分别与第一触点10、第二触点13之间固定连接,第一触点10与第二触点13共同连接有电焊头19。

在图1中:箱盖8的两端侧壁底端对应把手槽2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9,便于底板把手3的嵌入,避免底板把手3阻挡箱盖8在箱体1上的闭合。

在图1中: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均为12v的电池,因此将最高电压控制在36v,属于人体安全电压,有利于提升使用时的安全性。

在图3和图4中:箱盖8的顶端中侧固定连接有上把手16,便于使用人员拎起该装置进行移动。

在图3中:箱盖8的顶端两侧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手轮14,且螺纹手轮14延伸至箱盖8的底侧,便于通过螺纹手轮14与螺纹槽15的拧合,来实现箱盖8与箱体1的紧密闭合。

在图1中:箱体1的侧壁顶端对应开设有两个螺纹槽15,便于通过螺纹手轮14与螺纹槽15的拧合,来实现箱盖8与箱体1的紧密闭合。

工作原理:在使用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时,便于通过螺纹手轮14与螺纹槽15的拧合,来实现箱盖8与箱体1的紧密闭合,同时第一触点10与第一电池5的正极闭合、第二触点13与第三电池7上的负极闭合、第一导电片1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电池5的负极、第二电池6的正极闭合、第二导电片12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电池6的负极、第三电池7的正极闭合,接着使用人员将电焊头19的两极分别接在第一导电接头17、第二导电接头18上,从而实现电焊头19、与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第三电池7的串联,以便于进行焊接工作,该装置具有移动方便、能充电、无需远距离接线等优点,在拆卸电池使,首先拧下螺纹手轮14,接着通过拎起两个把手槽2内的底板把手3,使支撑底板4将各个电池托起,即可轻松取出电池,十分方便,有一定的实用性。



技术特征:

1.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两端侧壁顶端均开设有把手槽(2),且把手槽(2)与箱体(1)的内侧相互贯通,两个所述把手槽(2)均嵌入设置有底板把手(3),两个所述底板把手(3)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4),所述箱体(1)依次嵌入设置有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且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均位于支撑底板(4)的顶侧,所述箱体(1)的顶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箱盖(8),所述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5)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10),所述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5)负极与第二电池(6)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导电片(11),所述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二电池(6)负极与第三电池(7)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导电片(12),所述箱盖(8)的内顶侧对应第三电池(7)负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二触点(13),所述箱盖(8)的顶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电接头(17)与第二导电接头(18),且第一导电接头(17)、第二导电接头(18)分别与第一触点(10)、第二触点(13)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触点(10)与第二触点(13)共同连接有电焊头(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8)的两端侧壁底端对应把手槽(2)的位置均开设有定位槽(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5)、第二电池(6)与第三电池(7)均为12v的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8)的顶端中侧固定连接有上把手(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8)的顶端两侧边缘处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手轮(14),且螺纹手轮(14)延伸至箱盖(8)的底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顶端对应开设有两个螺纹槽(15)。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充电型移动便携式电焊机,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两端侧壁顶端均开设有把手槽,且把手槽与箱体的内侧相互贯通,两个所述把手槽均嵌入设置有底板把手,两个所述底板把手的底端共同固定连接有支撑底板,所述箱体依次嵌入设置有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第三电池,且第一电池、第二电池与第三电池均位于支撑底板的顶侧,所述箱体的顶侧边缘处转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内顶侧对应第一电池正极的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触点。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此装置比常规电焊机大幅提高了劳动效率,省去了焊前协调供电、停电、放电源线、接电源,焊后同样需要拆除电源等工作,极大的方便了井下焊接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张进国;刘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煤平朔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4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