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73322发布日期:2021-08-06 13:1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



背景技术:

现有加工技术用数控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在加工产品两端面和侧面的孔系和刻字时,一般分三步加工:1.卡盘装夹,加工小端孔系;2.卡盘装夹,加工大端孔系,需要校对相位;3.分度卡盘(分度盘)加工外径处孔及刻字。三次加工需要进行三次装夹。用上述方式加工存在如下缺陷:1.三次装夹误差比较大,影响尺寸的稳定性,需要每件打表及调整工件坐标2.需要分度装置和卡盘两种装置才能完成,设备受到限制;3.装夹有三次,而且还需要效正两端及外径处孔系的相位关系,费时及容易出错。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同时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4565179u,公开日为2015年08月19日,名称为“基于圆筒结构设备的四轴治具”,公开了一种基于圆筒结构设备的四轴治具,包括:治具架体、夹持装置、定位装置和气胀轴,治具架体包括底板、尾座、电机本体、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夹持装置包括支撑块、压板、上弧形槽、下弧形槽、连接座和固定槽,定位装置包括止付螺丝、弹簧、定位球和定位孔。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基于圆筒结构设备的四轴治具,可以减小加工时的产品晃动,提高定位的精度,而且可以缩短装夹时间,提高装置的受力,方便使用。但是该治具不适用于

本技术:
中的产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数控立式加工同一个产品需要多次装夹,装夹误差比较大,影响尺寸的稳定性,同时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同时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包括底座、盖板、固定螺栓和端部定位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圆弧槽,盖板上设有第二圆弧槽,盖板与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端部定位件设置在底座的端面上,端部定位件的端面与第一圆弧槽的端面部分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和盖板夹紧产品,第一圆弧槽起到径向定位,端部定位件可以对产品进行轴向定位。加工治具固定在卧式加工机床的加工作台面上,工作时,产品固定在治具上,工作台带动治具和产品旋转,进行0度方向上工件小端面孔系的加工;180度方向上工件大端面孔系的加工;以及90度方向上的孔系和刻字加工。上述加工治具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减少占用设备的数量,提高机床调配的灵活性。

作为优选,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设置在底座与盖板之间。所述伸缩弹簧可以在固定螺栓松开后将盖板弹起,不需要完全拆除固定螺栓,即可将产品从第一圆弧槽中取出。

作为优选,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定位销,盖板上设有与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定位销的一端穿过定位孔。所述定位销可以保证盖板与底座之间的定位精度,便于底座快速固定,同时提高产品定位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间隙配合。所述结构方便固定螺栓松开后将盖板弹起。

作为优选,所述端部定位件为圆环形结构,端部定位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底座的端部。所述结构方便端部定位件的加工和固定,同时在端部定位件出现磨损后,方便更换,保证端部的定位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的弧度总度数小于360°。所述结构可以避免过定位,保证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可以共同压紧产品侧壁。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弧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竖槽。所述竖槽可以容纳第一圆弧槽内的废屑和灰尘,避免其影响定位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圆弧槽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横槽,横槽沿第一圆弧槽的侧壁横向设置,横槽与竖槽连通。所述横槽可以在产品装入或拆除时,使废屑进入横槽,避免其影响定位精度。横槽与竖槽连通可以使废屑最终进入竖槽,便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2)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3)减少占用设备的数量,提高机床调配的灵活性;(4)不需要完全拆除固定螺栓,即可将产品从第一圆弧槽中取出或安装产品,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盖板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例2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中:底座1、第一圆弧槽1.1、竖槽1.3、横槽1.4、盖板2、第二圆弧槽2.1、定位孔2.2、固定螺栓3、端部定位件4、伸缩弹簧5、定位销6、第二螺栓7、产品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包括底座1、盖板2、固定螺栓3和端部定位件4,所述底座1上设有第一圆弧槽1.1,盖板2上设有第二圆弧槽2.1,所述第一圆弧槽1.1和第二圆弧槽2.1的弧度总度数小于360°。盖板2与底座1通过固定螺栓3固定;端部定位件4为圆环形结构,端部定位件4通过第二螺栓7固定在底座1的端部,端部定位件4的端面与第一圆弧槽1.1的端面部分重合。固定螺栓3上套设有伸缩弹簧5,伸缩弹簧5设置在底座1与盖板2之间。底座1的上端设有定位销6,盖板2上设有与定位销6适配的定位孔2.2,定位销6的一端穿过定位孔2.2,定位销6与定位孔2.2间隙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座1和盖板2夹紧产品8,第一圆弧槽1.1起到径向定位,端部定位件4可以对产品进行轴向定位。加工治具固定在卧式加工机床的加工作台面上,工作时,产品固定在治具上,工作台带动治具和产品旋转,进行0度方向上工件小端面孔系的加工;180度方向上工件大端面孔系的加工;以及90度方向上的孔系和刻字加工。上述加工治具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减少占用设备的数量,提高机床调配的灵活性。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圆弧槽1.1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竖槽1.3,第一圆弧槽1.1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横槽1.4,横槽1.4沿第一圆弧槽1.1的侧壁横向设置,横槽1.4与竖槽1.3连通。所述竖槽1.3可以容纳第一圆弧槽1.1内的废屑和灰尘,避免其影响定位精度。横槽1.4可以在产品装入或拆除时,使废屑进入横槽1.4,避免其影响定位精度。横槽1.4与竖槽1.3连通可以使废屑最终进入竖槽1.3,便于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减少占用设备的数量,提高机床调配的灵活性;不需要完全拆除固定螺栓,即可将产品从第一圆弧槽中取出或安装产品,效率更高。



技术特征:

1.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包括底座、盖板、固定螺栓和端部定位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圆弧槽,盖板上设有第二圆弧槽,盖板与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端部定位件设置在底座的端面上,端部定位件的端面与第一圆弧槽的端面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固定螺栓上套设有伸缩弹簧,伸缩弹簧设置在底座与盖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上端设有定位销,盖板上设有与定位销适配的定位孔,定位销的一端穿过定位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销与定位孔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端部定位件为圆环形结构,端部定位件通过第二螺栓固定在底座的端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槽和第二圆弧槽的弧度总度数小于360°。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槽的底部设有用于容纳碎屑的竖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槽侧壁上设有若干个并排设置的横槽,横槽沿第一圆弧槽的侧壁横向设置,横槽与竖槽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包括底座、盖板、固定螺栓和端部定位件,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圆弧槽,盖板上设有第二圆弧槽,盖板与底座通过固定螺栓固定;端部定位件设置在底座的端面上,端部定位件的端面与第一圆弧槽的端面部分重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筒形工件二维加工治具,可以简化加工方式,降低加工成本,加快加工效率,实现小批量制作;同时减少装夹次数,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方宏;谢如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大和热磁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9.28
技术公布日:2021.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