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送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9938发布日期:2021-09-04 10:21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送整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整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送整形装置。


背景技术:

2.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因其物质特性在生产过程中极易发生弯曲等变形现象,对后续相关工序造成影响,因此需对其进行整形加固处理,现有的整形装置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采用静式整形,由于整形时需要停下来进行整形,导致生产效率慢,且现有的整形装置采用卧式整形,在上料或下料时不利于机械手等抓取装置对板状材料进行抓取,常需要进行翻转等工序,由于多工序导致增加板状材料损坏的概率,并且没有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加固,极易出现二次变形。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整形机构、移送整形装置及移送整形方法。
4.一种移送整形装置,包括移送机构、夹持机构和整形机构,所述移送机构包括第一移送机构和第二移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移送机构,所述整形机构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移送机构,所述第一移送机构和所述第二移送机构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机构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整形机构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应的第二传感器;使板状材料能够在移送的同时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节约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效率,达到快速整形的效果。
5.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上设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相对应,所述第一夹块滑动设置,所述第二夹块固定设置,所述第一夹块和所述第二夹块的夹持面与水平面垂直;通过单边开夹或夹紧,提高与机械手等抓取装置交付的成功率,且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的夹持面与水平面垂直,使夹持机构能够夹持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利于与机械手等抓取装置的交付。
6.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第一整形块和第二整形块,所述第一整形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块相对应,所述第一整形块和所述第二整形块的整形面与水平面垂直,达到对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底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的效果,减少翻转工序,增加生产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夹持组件上设有第一整形驱动件,所述第一整形驱动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夹块,所述第一整形驱动件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整形块连接,所述第一整形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整形块往所述第二整形块方向移动,所述第二整形块与所述第二夹块固定连接,使夹持机构在夹持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的同时,达到对板状材料底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的效果。
8.进一步的,所述整形机构包括安装架以及设于所述安装架上的整形组件,所述安装架与所述移送机构滑动连接,所述整形组件包括第一整形单元和第二整形单元,所述第
一整形单元与所述第二整形单元相对应,所述第一整形单元与所述第二整形单元的整形面与水平面垂直,使整形机构能够对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减小翻工序,增加生产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整形单元上设有第三整形块和凸块,所述第二整形单元上设有第四整形块和凹块,所述第三整形块和所述第四整形块相对应,所述凸块的凸起部和所述凹块的凹陷部相对应,通过凸块的凸起部和凹块的凹陷部的配合夹紧,在整形的同时,实现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压痕加固处理,防止二次变形。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整形块包括第一横整形块和第一竖整形块,所述第一横整形块和所述第一竖整形块互相垂直,所述第四整形块设有与所述第一横整形块和所述第一竖整形块相对应的第二横整形块和第二竖整形块,避免因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的不均匀分布造成整形误差,增加了整形精度。
11.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机构上设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所述夹持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持组件升降移动,实现多个夹持机构之间的避位,进而增加生产效率。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移送机构包括第一滑轨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二移送机构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整形机构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移送机构和第二移送机构分别控制夹持机构和整形机构,实现夹持机构和整形机构之间的共速和差速。
13.进一步的,所述整形机构设在第一移送机构的移送路径上,实现了板状材料移送的同时并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进而增加生产效率。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通过夹持机构和整形机构在移送机构上的共速,实现动态整形,增加了生产效率,达到快速整形的效果,且夹持机构在夹持的同时,能够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整形,解决了夹持过程中不易整形的难题,进而实现板状材料四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都能够受到整形的效果。
16.2.通过设置相对应的整形块和相对应的夹块,且整形面和夹持面都与水平面垂直,避免了卧式整形上料或下料的抓取不便,减少了翻转工序,因此结构布局紧凑,减少了空间布局,增加了生产效率,达到快速整形的效果,并使板状材料的损坏的概率降低。
17.3.通过对板状材料的易变形板状部位进行压痕加固,使易变形板状部位不易产生二次变形,增加了生产质量。
附图说明
18.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9.图1为实施例中移送整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板状材料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中夹持机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夹持机构侧视图;
23.图5为实施例中整形机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实施例中整形机构俯视图;
25.图7为实施例中整形机构a部分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27.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9.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30.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例中的移送整形装置,用于对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移送整形装置包括移送机构1、夹持机构2和整形机构3,所述移送机构1包括第一移送机构11和第二移送机构12,所述夹持机构2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移送机构11,所述整形机构3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移送机构12,所述第一移送机构11和所述第二移送机构12平行设置,所述夹持机构2设有第一传感器,所述整形机构3设有与所述第一传感器相对应的第二传感器,夹持机构2用于夹持板状材料4,整形机构3用于对被夹持在夹持机构2的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在本实施例中,移送机构1上滑动设置有多个夹持机构2,整形机构3对板状材料4 的顶部和侧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为对射激光传感器,当第一传感器与第二传感器在同个运动方向对应上时,整形机构3与夹持机构2在移送机构1上的移送速度相同,两者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使板状材料4能够在移送的同时对板状材料 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节约生产时间,增加生产效率,达到快速整形的效果。
31.参照图3至图4,具体的,夹持机构2包括夹持组件21和升降组件22,升降组件22与夹持组件21活动连接,升降组件22包括竖板221、丝杆222、滑轨223和升降驱动件224,滑轨223和升降驱动件224固定设置在竖板221上,丝杆222的两端与竖板221转动连接,升降驱动件224的输出端与丝杆222连接,夹持组件21包括横板211、第一夹块212、第二夹块213、夹持驱动件214、第一整形块 215、第二整形块216和第一整形驱动件217;横板211通过滑块与滑轨223活动连接,横板211与丝杆222螺纹连接,升降驱动件224 通过驱动丝杆222带动横板211升降移动,进而带动夹持组件21升降移动实现多个夹持机构2之间的避位;横板211与水
平面平行,第一夹块212滑动设置在横板211上,第二夹块213固定设置在横板 211上,第一夹块212和第二夹块213相对应,第一夹块212和第二夹块213的夹持面与水平面垂直,夹持驱动件214固定设置在横板 211上,夹持驱动件214的输出端与第一夹块212相连,夹持驱动件 214通过驱动第一夹块212往第二夹块213方向移动,使第一夹块212 和第二夹块213配合夹紧实现对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4进行夹持,利于与机械手等抓取装置的交付,通过单边开夹或夹紧,提高与机械手等抓取装置交付的成功率,在本实施例中,板状材料4包括易变形板状部位41和非易变形板状部位42,第一夹块212和第二夹块213 对非易变形板状部位42进行配合夹紧;第一整形块215和第二整形块216相对应,第一整形块215和第二整形块216的整形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整形驱动件217固定设置在第一夹块212,第一夹块212 设有通孔,第一整形驱动件217的输出端穿过通孔与第一整形块215 连接,第二整形块216与第二夹块213固定连接,第一整形驱动件 217用于驱动第一整形块215往第二整形块216方向移动,使第一整形块215与第二整形块216配合夹紧实现对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4 底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从而使板状材料4被夹持的同时并对板状材料4底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
32.复参照图1至图4,具体的,第一移送机构11包括第一滑轨111、第一滑块112和第一驱动件113,第二移送机构12包括第二滑轨121、第二滑块122和第二驱动件123,第一滑块112与夹持机构2的升降组件22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二滑块122与整形机构3的安装架31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驱动件113和第二驱动件123分别用于驱动第一滑块112和第二滑块122在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21上移送,进而使夹持机构2和整形机构3在第一滑轨111和第二滑轨121上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送机构11和第二移送机构22为单轴机械手;通过设置第一移送机构11和第二移送机构22分别控制夹持机构2和整形机构3,实现夹持机构2和整形机构3之间的共速和差速。
33.优选的,整形机构3设在第一移送机构11的移送路径上,实现了板状材料4移送的同时并对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进而增加生产效率。
34.参照图5至图7,具体的,整形机构3包括安装架21以及设于安装架21上的整形组件22,安装架21与移送机构1滑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21上设有多个整形组件22;整形组件22包括第一整形单元221、第二整形单元222、第一整形驱动单元223和第二整形驱动单元224,第一整形驱动单元223和第二整形驱动单元224 固定设置在安装架21上,第一整形单元221与第二整形单元222相对应,第一整形单元221与第二整形单元222的整形面与水平面垂直,第一整形驱动单元223的输出端与第一整形单元221连接,第二整形驱动单元224的输出端与第二整形单元222连接,第一整形驱动单元 223和第二整形驱动单元224驱动第一整形单元221和第二整形单元 222相向移动,实现第一整形单元221和第二整形单元222的配合夹紧,使整形机构3能够对呈竖直状态的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 41进行整形,减小翻工序,增加生产效率。
35.优选的,第一整形单元221上设有第三整形块2211和凸块2212,第二整形单元222上设有第四整形块2221和凹块2222,第三整形块 2211和第四整形块2221相对应,凸块2212的凸起部和凹块2222的凹陷部相对应,通过凸块2212的凸起部和凹块2222的凹陷部的配合夹紧,在整形的同时,实现对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压痕加固处理,防止二次变形,在本实施例中,凸块2212与凹块2222 只对板状材料4顶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
压痕,机械手等抓取装置可抓取压痕加固后的板状材料4顶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减少板状材料4主部因抓取而造成损坏的概率。
36.优选的,第三整形块2211包括第一横整形块22111和第一竖整形块22112,第一整形驱动单元223包括第一横整形驱动件2231和第一竖整形驱动件2232,第一横整形驱动件2231的输出端与第一横整形块22111连接,第一竖整形驱动件2232与第一竖整形块22112 连接,第一横整形块22111和第一竖整形块22112互相垂直,第四整形块2221设有与第一横整形块22111和第一竖整形块22112相对应的第二横整形块22211和第二竖整形块22212,第一横整形驱动件 2231和第一竖整形驱动件2232分别驱动第一横整形块22111和第一竖整形块22112往第二横整形块22211和第二竖整形块22212方向移动,以第二横整形块22211和第二竖整形块22212为基准实现配合夹紧,实现对板状材料4顶部和侧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采用整形块分离模式,避免因板状材料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的不均匀分布造成整形误差,增加整形精度。
37.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移送整形装置,以下对其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
38.在本实施中,整形机构3的初始位置在移送机构1的中部,夹持机构2在移送机构1的一端,首先,机械手等抓取装置抓取板状材料 4至夹持机构2供第一夹块212和第二夹块213配合夹紧,在第一夹块212和第二夹块213配合夹紧的同时,第一整形块215和第二整形块216配合夹紧对板状材料4底部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整形,随后第一移送机构11驱动夹持机构2往移送机构1的另一端方向匀速移动,紧接着,第二移送机构12驱动整形机构3加速往回移送到夹持机构2,当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一次对应上时,整形机构 3往相反方向移动,使整形机构3和夹持机构2处于相同的移动方向,随后整形机构3继续移动,当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第二次对应上时,整形机构3与夹持机构2共速,共速后,整形机构3对板状材料 4的易变形板状部位41进行夹紧整形,整形后,整形机构3往回对另一个在第一移送机构11上移送的夹持机构2进行上述操作,夹持机构2继续往前移送至移送机构1的另一端移动,机械手等抓取装置抓取板状材料4进行下料,抓取完毕后,夹持机构2往回移送至初始位置,期间,夹持机构2之间通过升降组件22进行避位,且第一传感器在夹持机构2往回至初始位置时处于关闭状态,避免干涉到其他传感器。
39.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