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6483发布日期:2021-07-20 16:37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同轴电缆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



背景技术:

同轴电缆是指有两个同心导体,而导体和屏蔽层又共用同一轴心的电缆。最常见的同轴电缆由绝缘材料隔离的铜线导体组成,在里层绝缘材料的外部是另一层环形导体及其绝缘体,然后整个电缆由聚氯乙烯或特氟纶材料的护套包住。同轴电缆可用于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传输,适用于各种各样的应用,其中最重要的有电视传播、长途电话传输、计算机系统之间的短距离连接以及局域网等。

同轴线缆在焊接时需要使用夹具,然而传统的焊接夹具只能对一种直径的同轴线缆进行夹紧,需要夹紧不同直径的同轴线缆时,夹紧效果大大降低,进而导致同轴线缆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移,导致焊接精度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同轴线缆焊接夹具,因只能对一种直径的同轴线缆进行夹紧,需要夹紧不同直径的同轴线缆时,夹紧效果大大降低,进而导致同轴线缆在焊接过程中容易产生偏移,导致焊接精度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实现对不同直径同轴线缆夹紧的目的的同轴线缆焊接夹具。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包括: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表面的一侧焊接有螺纹管;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腔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套管的一侧焊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腔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固定块的一侧焊接有撑咀,所述撑咀的内腔开设有束紧槽,所述撑咀的表面套设有转动套,所述转动套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固定块的底部开设有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通过将同轴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束紧槽的内腔,然后使待焊接的接头位于撑咀的一侧,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螺纹管转动,螺纹管带动转动套在撑咀表面转动的同时使转动套在撑咀的表面左右移动,进而调节撑咀一端开口的直径,实现对不同直径同轴线缆夹紧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固定座并焊接有转动盘,能够增大转动固定座时的力矩,方便转动固定座,在转动固定座时更加省力。

进一步,所述转动盘包括把手和转盘,所述转盘一侧的顶部与转动杆焊接,所述转盘一侧的底部与把手转动连接,能够在握住把手转动时,避免手部与把手摩擦的状况,提高了转动时的舒适性。

进一步,所述的一端与第二通孔相连通,所述第二通孔的一端与束紧槽相连通,能形成一个连通的通槽,方便同轴线缆贯穿。

进一步,所述螺纹槽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一,所述撑咀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以相适配的外螺纹一,所述转动套与撑咀螺纹连接,能够使转动套在撑咀的表面左右移动,当转动套移动至撑咀一侧时,压迫撑咀,使撑咀发生弹性形变,使撑咀的一端开口直径减小,当转动套移动至撑咀的一侧时,撑咀复位,使撑咀的一端开口直径增大。

进一步,所述转动套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二,所述螺纹管的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二相适配的外螺纹三,所述转动套的底部与螺纹管相啮合,能够带动转动套相对螺纹管进行滑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同轴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束紧槽的内腔,然后使待焊接的接头位于撑咀的一侧,通过转动转动杆,转动杆带动螺纹管转动,螺纹管带动转动套在撑咀表面转动的同时使转动套在撑咀的表面左右移动,进而调节撑咀一端开口的直径,实现对不同直径同轴线缆夹紧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同轴线缆焊接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紧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调节机构,2-夹紧机构,11-底座,12-固定座,13-转动盘,14-转动杆,15-螺纹管,16-开槽,21-套管,22-固定块,23-转动套,24-撑咀,25-束紧槽,26-螺纹槽,27-第一通孔,28-开口,29-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4所示,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包括调节机构1,调节机构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夹紧机构2。

如图2所示,调节机构1包括底座11,底座11的顶部焊接有固定座12,固定座12的顶部开设有开槽16,开槽16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右端贯穿固定座12并焊接有转动盘13,转动盘13包括把手和转盘,转盘左侧的顶部与转动杆14焊接,转盘右侧的底部与把手转动连接,能够在握住把手转动时,避免手部与把手摩擦的状况,提高了转动时的舒适性,能够增大转动固定座12时的力矩,方便转动固定座12,在转动固定座12时更加省力,转动杆14表面的左侧焊接有螺纹管15。

如图3所示,夹紧机构2包括套管21,套管21的内腔开设有第一通孔27,第一通孔27的左端与第二通孔29相连通,第二通孔29的左端与束紧槽25相连通,能形成一个连通的通槽,方便同轴线缆贯穿,套管21的左侧焊接有固定块22,固定块22的内腔开设有第二通孔29,固定块22的左侧焊接有撑咀24,撑咀24的内腔开设有束紧槽25,撑咀24的表面套设有转动套23,转动套23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二,螺纹管15的表面设置有与外螺纹二相适配的外螺纹三,转动套23的底部与螺纹管15相啮合,能够带动转动套23相对螺纹管15进行滑动,转动套23的内腔开设有螺纹槽26,螺纹槽26的内腔设置有内螺纹一,撑咀24的表面设置有与内螺纹以相适配的外螺纹一,转动套23与撑咀24螺纹连接,能够使转动套23在撑咀24的表面左右移动,当转动套23移动至撑咀24右侧时,压迫撑咀24,使撑咀24发生弹性形变,使撑咀24的左端开口直径减小,当转动套23移动至撑咀24的左侧时,撑咀24复位,使撑咀24的左端开口直径增大,固定块2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28。

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通过将同轴线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通孔27、第二通孔29和束紧槽25的内腔,然后使待焊接的接头位于撑咀24的左侧,通过转动转动杆14,转动杆14带动螺纹管15转动,螺纹管15带动转动套23在撑咀24表面转动的同时使转动套23在撑咀24的表面左右移动,能够使转动套23在撑咀24的表面左右移动,当转动套23移动至撑咀24右侧时,压迫撑咀24,使撑咀24发生弹性形变,使撑咀24的左端开口直径减小,当转动套23移动至撑咀24的左侧时,撑咀24复位,使撑咀24的左端开口直径增大,进而调节撑咀24左端开口的直径,实现对不同直径同轴线缆夹紧的目的。

以上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同轴线缆焊接夹具进行了详细介绍。具体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