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5820发布日期:2021-07-23 14:40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器模组的组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传感器模组主要包括底板、圆盘、传感器和外壳圆筒四部分,目前国内传感器的组装基本还是靠人工组装。组装工人的熟练程度和工作积极性不仅会影响到组装的效率,也会影响到产品的合格率,而且组装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组装带来的效率低下及产品合格率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包括输送装置和机器人,机器人具有抓手,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台,输送装置包括输送架,输送架上设置有输送带或输送链,输送带或输送链上放置有能够被其输送的治具板,治具板沿输送带或输送链的输送方向导向移动安装于输送架上;治具板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模组的底板放置并定位的第一放置结构、供传感器模组的圆盘放置并定位的第二放置结构、供传感器模组的传感器放置并定位的第三放置结构以及传感器模组的外壳圆筒放置并定位的第四放置结构;输送架上设置有与机器人对应的用于对治具板输送至安装位时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输送机上于安装位处设置有用于顶升治具板的顶升机构。

所述第一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一放置槽,第一放置槽中设置有供底板上的支腿插入定位的第一定位孔。

所述第二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二放置槽,第二放置槽中设置有供传感器的连接柱插入定位的第二定位孔。

所述第三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三放置槽,第三放置槽中具有供圆盘上的安装孔插装定位的第一定位凸台。

所述第四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四放置槽,第四放置槽设置有供外壳圆筒中心孔插装定位的第二定位凸台。

所述定位结构包括阻挡气缸,阻挡气缸上集成有感应治具板的接近开关。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架上的第一安装板,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托盘,托盘具有顶升过程中供治具板卡入以实现定位的装入结构。

所述装入结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上设置于托盘两端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各挡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坡面。

所述输送架上设置有限制治具板顶升高度的限制板。

该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还包括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回送装置,用于将治具板送回工作台,输送装置和回送装置之间还设置有输送方向与之垂直的端部过渡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底板、圆盘、传感器和外壳圆筒分别放置于治具板上相应的放置结构中,输送带或输送链输送治具板至安装位时,由定位结构对治具板进行定位,使治具板停止移动,输送带或输送链停止输送。此时由机器人抓取传感器与底板组合,传感器的三个连接柱插入底板上的三个插座上。机器人将组装在一起的传感器和底板整体抓取与圆盘组合,这个过程中顶升机构顶升治具板时底板上的支腿与圆盘上的插孔插装组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而后机器人抓取外壳圆筒套装在上述半成品外,使外壳圆筒与圆盘卡接在一起,完成装配。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装配传感器模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顶升机构以及定位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包括输送装置1和机器人2,机器人具有抓手,机器人采用六轴机器人,属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不再对机器人的结构进行详述。输送装置1包括输送架10,输送架上相对设置有两条输送带10。输送装置的一端设置有上料台3,该传感器模组自动化组装设备还包括与输送装置的输送方向平行的回送装置4,用于将治具板7送回工作台。输送装置和回送装置之间还设置有输送方向与之垂直的端部过渡输送装置5。回送装置和过渡输送装置采用现有技术中的传送带。输送装置1和机器人均位于壳体内,使得组装与外界隔开,安全生产。

输送带上放置有能够被其输送的治具板7,治具板7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导向移动安装于输送架上。输送架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横梁29,各横梁的内侧均设置有侧边垫片30以供治具板导向移动配合。治具板上设置有供传感器模组的底板放置并定位的第一放置结构、供传感器模组的圆盘放置并定位的第二放置结构、供传感器模组的传感器放置并定位的第三放置结构以及传感器模组的外壳圆筒放置并定位的第四放置结构。

第一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7上的第一放置槽14,第一放置槽中设置有供底板上的支腿插入定位的第一定位孔15。第二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二放置槽16,第二放置槽中设置有供传感器的连接柱插入定位的第二定位孔17。第三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三放置槽18,第三放置槽中具有供圆盘12上的安装孔插装定位的第一定位凸台19。第四放置结构包括设置于治具板上的第四放置槽20,第四放置槽设置有供外壳圆筒13中心孔插装定位的第二定位凸台21。本实施例中一个治具板上设置有四排放置槽,分别为第一放置槽排、第二放置槽排、第三放置槽排和第四放置槽排。

输送架上设置有与机器人对应的用于对治具板输送至安装位时对其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包括阻挡气缸22,本实施例中阻挡气缸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滚轮型阻挡气缸。阻挡气缸上集成有感应治具板的接近开关。输送机上于安装位处设置有用于顶升治具板的顶升机构。顶升机构包括设置于输送架上的第一安装板25,第一安装板上设置有顶升气缸27,顶升气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托盘26,托盘具有顶升过程中供治具板卡入以实现定位的装入结构。第一安装板与托盘之间设置有直线轴承28和导向杆。阻挡气缸通过第二安装板8安装于输送架上。

装入结构包括沿输送方向上设置于托盘两端的第一挡板23和第二挡板24,各挡板的上端均设置有坡面,可以降低托盘与治具板之间的配合精度,以及降低了治具板的位置定位的精度要求。第二挡板的数量为两个并沿垂直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上间隔设置,目的是为了避开挡阻气缸。输送架上设置有限制治具板顶升高度的限制板9。

在使用时,将底板、圆盘、传感器和外壳圆筒分别放置于治具板上相应的放置结构中,输送带输送治具板至安装位时,由定位结构对治具板进行定位,使治具板停止移动,输送带停止输送。此时由机器人抓取传感器与底板组合,传感器的三个连接柱插入底板上的三个插座上。机器人将组装在一起的传感器和底板整体抓取与圆盘组合,这个过程中顶升机构顶升治具板时底板上的支腿与圆盘上的插孔插装组合在一起组成半成品。而后机器人抓取外壳圆筒套装在上述半成品外,使外壳圆筒与圆盘卡接在一起,完成装配。由自动化设备代替人工实现自动化装配传感器模组,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合格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输送带也可以由输送链代替;治具板上的放置槽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定位结构也可以由红外传感器代替;定位结构也可以由行程开关代替;在不影响使用时,横梁的内侧也可以不设置侧边垫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