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

文档序号:26132628发布日期:2021-08-03 13:18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上下料装置,特别涉及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十字轴万向节一般由万向节叉、十字轴、滚针轴承、轴套、油封和油嘴等组成。

现有技术的万向节轴套的生产工序为:手动把轴套毛坯放在数控车床的卡盘里进行车削,车削完毕后,再手动从卡盘里取出。万向节轴套采取手动放料和手动下料的方式,既费时又费力,且不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能够快速准确地将万向节轴套送至数控车床的卡盘内进行加工,自动化程度高,省时省力,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高效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数控车床3一侧的上料组件2,上料组件2的前端且数控车床3的车床床面顶部设置的定位组件1,设置在数控车床3另一侧的收料槽5,以及从定位组件1及上料组件2上方横跨数控车床3的搬运组件4;

所述定位组件1包括定位支架101,定位支架101的顶部并列设置有第一线性滑轨102及推力气缸104,第一线性滑轨102顶部与过渡板103底部滑动连接,过渡板103前端与推力气缸104的活塞杆相连接,过渡板103前端顶部分别安装有与轴套毛坯205相适配的弧形挡块105、弧形挡板106及推料气缸107,推料气缸107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尼龙压块108;

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振动盘支架201,振动盘支架201顶部安装有振动盘202和直线振动组件203,直线振动组件203顶部与落料轨道204底部相连接,落料轨道204的入料口与振动盘202的出料口相连接,落料轨道204的出料口与过渡板103相配合连接,对落料轨道204内的轴套毛坯205进行输送;

所述搬运组件4包括龙门支架401,龙门支架401一侧与x轴402一侧相连接,x轴402另一侧连接有z轴403的一侧,z轴403另一侧的下段与气动夹爪404气缸端相连接,气动夹爪404的夹爪端安装有夹爪模具405。

所述x轴402与z轴403的结构相同。

所述x轴402或z轴403包括第二线性滑轨40201,第二线性滑轨40201通过滑块40202与丝杠螺母40203连接,丝杠40204穿过丝杠螺母40203,丝杠4020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x轴402或z轴403一端的步进电机40205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丝杠40204另一端与x轴402或z轴403另一端可转动连接。

所述推力气缸104活塞杆及其上的尼龙压块108与放置于弧形挡块105和弧形挡板106之间的轴套毛坯205位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上料组件2中的振动盘202输送出轴套毛坯205至落料轨道204内,并与定位组件1中的过渡板103的顶部相接触,通过推力气缸104带动过渡板103在第一线性滑轨102伸缩,将轴套毛坯205送至弧形挡块105与弧形挡板106之间,然后推料气缸107带动尼龙压块108将轴套毛坯205推到数控车床3的卡盘301里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搬运组件4夹取加工好的轴套毛坯205的一侧,运动至下料槽5处,把轴套毛坯205放下,循环工作,整个过程自动化程度高,省时又省力,具有结构合理、操作方便、实用高效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1和上料组件2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料组件2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搬运组件4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轴套毛坯205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组件1和上料组件2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x轴402及z轴40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位组件;2、上料组件;3、数控车床;4、搬运组件;5、收料槽;101、定位支架;102、第一线性滑轨;103、过渡板;104、推力气缸;105、弧形挡块;106、弧形挡板;107、推料气缸;108、尼龙压块;201、振动盘支架;202、振动盘;203、直线振动组件;204、落料轨道;205、轴套毛坯;301、卡盘;401、龙门支架;402、x轴;403、z轴;404、气动夹爪;405、夹爪模具;40201、第二线性滑轨;40202、滑块;40203、丝杠螺母;40204、丝杠;40205、步进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一种万向节轴套自动上下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数控车床3一侧的上料组件2,上料组件2的前端且数控车床3的车床床面顶部设置的定位组件1,设置在数控车床3另一侧的收料槽5,以及从定位组件1及上料组件2上方横跨数控车床3的搬运组件4。

所述定位组件1包括定位支架101,定位支架101的顶部并列设置有第一线性滑轨102及推力气缸104,第一线性滑轨102顶部与过渡板103底部滑动连接,过渡板103前端与推力气缸104的活塞杆相连接,过渡板103前端顶部分别安装有与轴套毛坯205相适配的弧形挡块105、弧形挡板106及推料气缸107,推料气缸107的活塞杆上安装有尼龙压块108;尼龙压块108位于弧形挡块105和弧形挡板106之间。

参见图4,所述上料组件2包括振动盘支架201,振动盘支架201顶部安装有振动盘202和直线振动组件203,直线振动组件203顶部与落料轨道204底部相连接,落料轨道204的入料口与振动盘202的出料口相连接,落料轨道204出料口与过渡板103相配合连接,对落料轨道204内的轴套毛坯205进行输送。

参见图5,所述搬运组件4包括龙门支架401,龙门支架401一侧与x轴402一侧相连接,x轴402另一侧连接有z轴403的一侧,z轴403另一侧的下段与气动夹爪404的气缸端相连接,气动夹爪404的夹爪端安装有夹爪模具405。

参见图9,所述x轴402与z轴403的结构相同。

所述x轴402或z轴403包括第二线性滑轨40201,第二线性滑轨40201通过滑块40202与丝杠螺母40203连接,丝杠40204穿过丝杠螺母40203,丝杠4020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x轴402或z轴403一端的步进电机40205的动力输出轴相连接,丝杠40204另一端与x轴402或z轴403另一端可转动连接。

参见图7,所述推力气缸104活塞杆及其上的尼龙压块108与放置于弧形挡块105和弧形挡板106之间的轴套毛坯205位于同一轴线上。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为:

首先,推力气缸104和推料气缸107缩回,开启振动盘202和直线振动组件203,使落料轨道204里面充满轴套毛坯205,此时轴套毛坯205刚好落到弧形挡块105和弧形挡板106之间(参见图7),推力气缸104推动下部安装的第一线性滑轨102的过渡板103前进,此时位于落料轨道204里面的轴套毛坯205越过弧形挡块105,刚好被过渡板103挡住(参见图8),使处在落料轨道204里面的轴套毛坯205不掉落,当定位组件1带动轴套毛坯205运动到数控车床3的卡盘处,推料气缸107带动尼龙压块108伸出,把轴套毛坯205推到卡盘里,卡盘自动夹住轴套毛坯205,然后,推力气缸104缩回,数控车床3开始对轴套毛坯205进行加工,加工完毕后,在步进电机405带动下,z轴403在x轴402上水平移动,气动夹爪404在z轴403上竖直移动,相互配合夹取加工完成的轴套毛坯205的一侧,然后z轴403在x轴402上水平移动至下料槽5处,把加工完成的轴套毛坯205放下,其后x轴402、z轴403和气动夹爪404复位,开始下一个流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