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473608发布日期:2021-08-31 14:08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火花穿孔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电火花穿孔机(spark-erosiondrillingmachine)是指用电火花加工原理,加工尺寸小于5mm的孔的电火花加工机床。用于加工中小型冲模,其加工特点是不受金属材料硬度的限制,可先将模板淬火后用本机加工所需要的孔型,以保证质量和提高使用寿命。

在对待加工件进行横向冲孔时,需要用到横向进给装置推动工件夹持台进行移动,已达到横向冲孔的目的。但是,现有的进给装置稳定性差,难以保证推动工件夹持台移动的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稳定性强,避免切换组件与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位置发生偏差,影响工件夹持台移动的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上安装有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操作台位于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滑动设置有工件夹持台,所述操作台上设有用于驱动工件夹持台移动的丝杆,丝杆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转动连接,丝杆位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同轴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转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对称地开设有滑槽,工件夹持台的下表面对称地安装有滑块,滑块置于滑槽内,工件夹持台与丝杆的螺纹段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切换组件包括转轴,转轴的一端与第二挡板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第三挡板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三挡板的外侧,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盘,转轴上滑动设置有套筒,套筒上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和与第二从动齿轮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固定盘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套筒的固定件。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件对称设置,固定件包括卡片和卡块,卡块固定安装于卡片的端部,卡片通过铰接轴与固定盘铰接,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扭力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盘固定连接,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卡片固定连接,套筒上对称地开设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上固定安装有挡块,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挡块相适配的通槽。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工件夹持台上设有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的夹持机构,丝杆的两端以及中间区域分别与第一挡板、第二挡板以及第三挡板转动连接,切换组件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转动连接,在切换组件驱动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的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丝杆转动带动工件夹持台的移动,不仅保持切换组件自身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加强丝杆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切换组件与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二从动齿轮之间的位置发生偏差,影响工件夹持台移动的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

1-操作台;2-工件夹持台;3-第一挡板;4-第二挡板;5-第三挡板;

11-丝杆;12-第一从动齿轮;13-第二从动齿轮;14-转轴;15-固定盘;16-套筒;17-滑槽;

141-挡块;151-卡片;152-卡块;153-扭力弹簧;161-卡槽;162-通槽;164-第一主动齿轮;165-第二主动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阅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火花穿孔机的微量进给装置,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上安装有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和第二挡板4,操作台1位于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之间滑动设置有工件夹持台2,操作台1上设有用于驱动工件夹持台2移动的丝杆11,丝杆11与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以及第三挡板5转动连接,丝杆11位于第二挡板4和第三挡板5之间同轴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12和第二从动齿轮13,第二挡板4和第三挡板5之间设有用于驱动第一从动齿轮12或第二从动齿轮13转动的切换组件,切换组件与第二挡板4和第三挡板5转动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工件夹持台2上设有用于夹持待加工件的夹持机构,夹持机构为现有技术,故不赘述;丝杆11的两端以及中间区域分别与第一挡板3、第二挡板4以及第三挡板5转动连接,切换组件与第二挡板4和第三挡板5转动连接,在切换组件驱动第一从动齿轮12或第二从动齿轮13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从动齿轮12或第二从动齿轮13的转动带动丝杆11转动,丝杆11转动带动工件夹持台2的移动,不仅保持切换组件自身的稳定性,而且能够加强丝杆11转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切换组件与第一从动齿轮12或第二从动齿轮13之间的位置发生偏差,影响工件夹持台2移动的精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挡板3和第二挡板4之间对称地开设有滑槽17,工件夹持台2的下表面对称地安装有滑块,滑块置于滑槽17内,工件夹持台2与丝杆11的螺纹段螺纹连接。

在实际使用中,丝杆11在转动过程中,推动工件夹持台2下表面的滑块沿滑槽17移动,保持工件夹持台2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切换组件包括转轴14,转轴14的一端与第二挡板4转动连接,转轴14的另一端与第三挡板5转动连接并延伸至第三挡板5的外侧,转轴14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固定盘15,转轴14上滑动设置有套筒16,套筒16上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与第一从动齿轮12啮合的第一主动齿轮164和与第二从动齿轮13啮合的第二主动齿轮165,固定盘15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套筒16的固定件。

在实际使用中,转轴14置于第三挡板5外侧的一端可以通过连接低速电机来控制第一主动齿轮164和第二主动齿轮165的转速,达到控制丝杆11转动速率的目的;通过滑动套筒16,使套筒16上的第一主动齿轮164靠近第一从动齿轮12并与第一从动齿轮12啮合,同时,通过靠近第一主动齿轮164侧固定盘15上的固定件对套筒16的端部进行固定,避免套筒16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移动,影响第一主动齿轮164对于第一从动齿轮12的驱动效果;通过滑动套筒16,使套筒16上的第二主动齿轮165靠近第二从动齿轮13并与第二从动齿轮13啮合,同时,通过靠近第二主动齿轮165侧固定盘15上的固定件对套筒16的端部进行固定,避免套筒16转动过程中发生位置移动,影响第二主动齿轮165对于第二从动齿轮13的驱动效果;可根据丝杆11的目标转动速度灵活地设置第一主动齿轮164和第二主动齿轮165的大小以及第一从动齿轮12和第二从动齿轮13的大小,具有适用性强的特点。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件对称设置,固定件包括卡片151和卡块152,卡块152固定安装于卡片151的端部,卡片151通过铰接轴与固定盘15铰接,铰接轴上套设有扭力弹簧153,扭力弹簧153的一端与固定盘15固定连接,扭力弹簧153的另一端与卡片151固定连接,套筒16上对称地开设有与卡块152相适配的卡槽161。

在实际使用中,两个固定件的设置便于套筒16固定的稳定性;当套筒16的端部与固定盘15接触时,转动卡片151,将卡片151上的卡块152置于卡槽161内,由于扭力弹簧153的作用,对卡片151施加作用力,使卡块152置于卡槽161内,实现套筒16的固定;当需要移动套筒16时,拉动卡片151向远离卡槽161的一侧运动,带动卡块152远离卡槽161,从而使卡块152失去对套筒16的固定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转轴14上固定安装有挡块141,套筒16的内侧壁开设有与挡块141相适配的通槽162,挡块141置于通槽162内,避免套筒16在滑动过程中沿转轴14转动,影响第一主动齿轮164对第一从动齿轮12以及第二主动齿轮165对第二从动齿轮13的驱动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