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边装置及光伏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10150发布日期:2021-10-09 14:49阅读:69来源:国知局
锁边装置及光伏建筑构件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边装置及光伏建筑构件。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进步,光伏建筑构件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通过光伏建筑构件发电,以产生电能,从而避免使用传统能源进行发电,例如,可以避免使用火力发电。光伏建筑构件通常包括光伏组件以及金属板组件,光伏组件安装在金属板组件上。金属板组件通常包括多个金属板,相邻两个金属板之间需要通过锁边装置进行锁边。但相关技术中,锁边装置对相邻两个金属板锁边之后,金属板组件的抗风揭能力较差。
3.申请内容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边装置及光伏建筑构件,以解决相关技术中锁边装置对相邻两个金属板锁边之后,金属板组件的抗风揭能力较差的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6.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边装置,所述锁边装置用于对所述光伏组件的金属板组件进行锁边,所述金属板组件包括相邻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具有第一瓦肋,所述第二金属板具有第二瓦肋,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相邻,所述第二瓦肋用于与所述第一瓦肋扣合;
7.所述锁边装置包括设备本体以及依次间隔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上的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第五滚轮组件、第六滚轮组件、第七滚轮组件、第八滚轮组件;
8.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设备本体带动所述第一滚轮组件、所述第二滚轮组件、所述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第五滚轮组件、第六滚轮组件、第七滚轮组件以及第八滚轮组件沿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对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进形锁合,以使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目标角度,所述目标角度为540度。
9.可选地,所述第一瓦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第二侧边以及第三侧边,所述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垂直,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呈第一夹角;所述第二瓦肋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侧边、第五侧边、第六侧边以及第七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呈垂直,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呈第二夹角,所述第七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呈第三夹角;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扣合,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七侧边接触。
10.可选地,所述第一滚轮组件包括第一限位滚轮、成型滚轮以及第一折边滚轮,所述第一限位滚轮延伸方向与所述成型滚轮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第一折边滚轮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成型滚轮的延伸方向垂直;
11.所述第一限位滚轮包括第一限位柱体以及第二限位柱体,所述第二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成型滚轮包括第一成型柱体以及第二成型柱体,所述第二成型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成
型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二成型柱体为圆台结构,所述第二成型柱体具有相背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所述第一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二底面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成型柱体的底面的直径,所述第一底面为远离所述第一成型柱体的底面;所述第一折边滚轮的端部为圆台结构;
12.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位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抵持,所述第二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一成型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二成型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第六侧边接触,所述第一折边滚轮的端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七侧边抵持,并使所述第七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小于30度的角度中任一角度。
13.可选地,所述第二滚轮组件包括第二限位滚轮以及第二折边滚轮;所述第二限位滚轮包括第三限位柱体以及第四限位柱体,所述第四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三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四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三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二折边滚轮包括第一折边柱体以及第二折边柱体,所述第二折边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折边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二折边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一折边柱体的底面上;
14.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三限位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抵持,所述第四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一折边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二折边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第六侧边接触,并使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为90度。
15.可选地,所述第三滚轮组件包括第三限位滚轮以及第三折边滚轮;所述第三限位滚轮包括第五限位柱体以及第六限位柱体,所述第六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五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六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五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三折边滚轮包括第三折边柱体以及第四折边柱体,所述第四折边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三折边柱体的底面,所述第四折边柱体为圆台结构,所述第四折边柱体具有相背的第三底面和第四底面,第四底面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三底面的直径,所述第四底面为远离所述第三折边柱体的底面;
16.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五限位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抵持,所述第六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三折边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四折边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第六侧边接触,并使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三预设夹角,第三预设夹角为60度。
17.可选地,所述第四滚轮组件包括第四限位滚轮以及第四折边滚轮;所述第四限位滚轮包括第七限位柱体以及第八限位柱体,所述第八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七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八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七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四折边滚轮包括第五折边柱体以及第六折边柱体,所述第六折边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五折边柱体的底面,所述第六折边柱体的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为圆台状,且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五折边柱体的底面连接,所述第六折边柱体的第二端为圆柱状;
18.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七限位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抵持,所述第八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
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五折边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六折边柱体的第一端的侧面与所述第六侧边接触,并使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四预设夹角,第四预设夹角为30度。
19.可选地,所述第五滚轮组件包括第五限位滚轮以及第五折边滚轮;所述第五限位滚轮包括第九限位柱体以及第十限位柱体,所述第十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九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十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九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五折边滚轮包括第七折边柱体以及第八折边柱体,所述第八折边柱体包括第一子柱体以及第二子柱体,第一子柱体的直径小于第二子柱体的直径,所述第一子柱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七折边柱体的底面以及所述第二子柱体的底面连接;
20.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九限位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抵持,所述第十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七折边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二子柱体的底面与所述第六侧边接触,并使所述第六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平行,所述第七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平行,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二侧边平行。
21.可选地,所述第六滚轮组件包括第六限位滚轮以及第六折边滚轮;所述第六限位滚轮包括第十一限位柱体以及第十二限位柱体,所述第十二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十一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十二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十一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六折边滚轮包括第一上部、第一中部以及第一下部,所述第一上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一中部为倒圆锥状,且所述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所述第一下部,所述第一上部为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部位;
22.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五侧边和第四侧边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十一限位柱体的底面相切,所述第十二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六折边柱体的第一中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以使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五预设夹角,所述第五预设夹角为60度。
23.可选地,所述第七滚轮组件包括第七限位滚轮以及第七折边滚轮;所述第七限位滚轮包括第十三限位柱体以及第十四限位柱体,所述第十四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十三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十四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十三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七折边滚轮包括第二上部、第二中部以及第二下部,所述第二上部为圆柱状,所述第二中部为倒圆锥状,且所述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所述第二下部,所述第二上部为靠近所述设备主体的部位;
24.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五侧边和第四侧边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十三限位柱体的底面相切,所述第十四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七折边柱体的第二中部的侧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以使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六预设夹角,所述第六预设夹角为30度。
25.可选地,所述第八滚轮组件包括第八限位滚轮以及第八折边滚轮;所述第八限位滚轮包括第十五限位柱体以及第十六限位柱体,所述第十六限位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十五限位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十六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十五限位柱体的底面上;所述第八
折边滚轮包括第十三折边柱体以及第十四折边柱体,所述第十三折边柱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十四折边柱体的直径,所述第十三限位柱体设置在所述第十四折边柱体的底面上;
26.在对所述第一瓦肋以及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情况下,所述第五侧边和第四侧边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十五限位柱体的底面相切,所述第十六限位柱体与所述第四侧边抵持,以对所述第四侧边以及所述第五侧边限位,所述第十三折边柱体的侧面与所述第五侧边接触,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六侧边的连接处与所述第十四折边柱体的底面相切,以使所述第五侧边与所述第四侧边平行。
27.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构件,所述光伏建筑构件包括:金属板组件;
28.所述金属板组件包括相邻的第一金属板以及第二金属板,所述第一金属板具有第一瓦肋,所述第二金属板具有第二瓦肋,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相邻,所述第一瓦肋与所述第二瓦肋锁边的锁边角度为目标角度,所述目标角度为540度。
2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备本体上间隔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第二滚轮组件、第三滚轮组件、第四滚轮组件、第五滚轮组件、第六滚轮组件、第七滚轮组件以及第八滚轮组件,可以针对第一瓦肋和第二瓦肋锁边时,通过八道工序对第一瓦肋和第二瓦肋锁边,使得第一瓦肋锁边和第二瓦肋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540度,使得第一瓦肋和第二瓦肋锁边之后较为牢固,提高金属板组件的抗风揭能力。
附图说明
30.图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边装置的示意图;
31.图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板组件的示意图之一;
32.图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板组件的示意图之二;
33.图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一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34.图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一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35.图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二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36.图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二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37.图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三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38.图9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三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39.图10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四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40.图11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四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41.图12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五道工序时的示意
图之一;
42.图13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五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43.图14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六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44.图15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六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45.图16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七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46.图17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七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47.图18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八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一;
48.图19表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第一瓦肋与第二瓦肋在第八道工序时的示意图之二。
49.附图标记:
50.10:设备本体;20:第一滚轮组件;30:第二滚轮组件;40:第三滚轮组件;50:第四滚轮组件;60:第五滚轮组件;70:第六滚轮组件;80:第七滚轮组件;90:第八滚轮组件;21:第一限位滚轮;22:成型滚轮;23:第一折边滚轮;211:第一限位柱体;212:第二限位柱体;221:第一成型柱体;222:第二成型柱体;31:第二限位滚轮;32:第二折边滚轮;311:第三限位柱体;312:第四限位柱体;321:第一折边柱体;322:第二折边柱体;41:第三限位滚轮;42:第三折边滚轮;411:第五限位柱体;412:第六限位柱体;421:第三折边柱体;422:第四折边柱体;51:第四限位滚轮;52:第四折边滚轮;511:第七限位柱体;512:第八限位柱体;521:第五折边柱体;522:第六折边柱体;61:第五限位滚轮;62:第五折边滚轮;611:第九限位柱体;612:第十限位柱体;621:第七折边柱体;622:第八折边柱体;6221:第一子柱体;6222:第二子柱体;71:第六限位滚轮;72:第六折边滚轮;711:第十一限位柱体;712:第十二限位柱体;721:第一上部;722:第一中部;723:第一下部;81:第七限位滚轮;82:第七折边滚轮;811:第十三限位柱体;812:第十四限位柱体;821:第二上部;822:第二中部;823:第二下部;91:第八限位滚轮;92:第八折边滚轮;911:第十五限位柱体;912:第十六限位柱体;921:第十三折边柱体;922:第十四折边柱体;110:底座;100:金属板组件;101:第一金属板;102:第二金属板;1011:第一瓦肋;1021:第二瓦肋;10111:第一侧边;10112:第二侧边;10113:第三侧边;10211:第四侧边;10212:第五侧边;10213:第六侧边;10214:第七侧边。
具体实施方式
5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52.应理解,说明书通篇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一实施例”意味着与实施例有关的
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在整个说明书各处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一实施例中”未必一定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这些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任意适合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
53.如图1至图3所示,锁边装置用于对光伏组件的金属板组件100进行锁边,金属板组件100包括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01以及第二金属板102,第一金属板101具有第一瓦肋1011,第二金属板102具有第二瓦肋1021,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相邻,第二瓦肋1021用于与第一瓦肋1011扣合。
54.锁边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0以及依次间隔设置在设备本体10上的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第八滚轮组件90。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设备本体10带动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沿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进形锁合,以使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目标角度,目标角度为540度。
55.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由于锁边装置包括设备本体10以及依次间隔设置在设备本体10上的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第八滚轮组件90,因此,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设备本体10可以带动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沿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依次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即按照次序,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依次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从而相当于针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通过八道工序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即第一滚轮组件20锁边之后,第二滚轮组件30继续锁边,直至第八滚轮组件90最后锁边。第一滚轮组件2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相当于第一道工序,依次类推,第八滚轮组件9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相当于第八道工序,从而使得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可以为目标角度,即可以为540度,使得针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可以较为牢固,提高金属板组件100的抗风揭能力。
56.也即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备本体10上间隔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可以针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通过八道工序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使得第一瓦肋1011锁边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540度,使得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较为牢固,提高金属板组件100的抗风揭能力。
5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本体10上设置有电机以及间隔设置的多个齿轮箱,每个齿轮箱中设置有传动齿轮,且相邻两个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通过连接齿轮
连接,使得多个齿轮箱中的齿轮可以实现同时转动。电机与多个齿轮箱中一个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电机可以带动该传动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多个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转动。
58.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可以分别与多个齿轮箱连接,一个滚轮组件连接一个齿轮箱。此时,在需要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电机可以带动与电机连接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转动,使得多个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均转动,从而带动滚轮组件转动。其中,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可以同时转动。
59.由于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间隔设置在设备本体10上,因此,在需要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第一滚轮组件20在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带动下,第一滚轮组件20先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设备本体10持续移动,使得第二滚轮组件3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依次类推,在设备本体10移动的过程中,从第一滚轮组件20直至第八滚轮组件90,依次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在第八滚轮组件9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即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的锁边,且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540。
60.其中,第一滚轮组件20可以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同理,每个滚轮组件均可以与其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即第二滚轮组件3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三滚轮组件4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四滚轮组件5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五滚轮组件6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六滚轮组件7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七滚轮组件8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第八滚轮组件90与对应的齿轮箱中的传动齿轮连接。
61.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瓦肋1011可以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侧边10111、第二侧边10112以及第三侧边10113,第一侧边10111与第二侧边10112垂直,第三侧边10113与第二侧边10112呈第一夹角;第二瓦肋102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四侧边10211、第五侧边10212、第六侧边10213以及第七侧边10214,第四侧边10211与第五侧边10212垂直,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呈第二夹角,第七侧边10214与第六侧边10213呈第三夹角;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扣合,第三侧边10113与第七侧边10214接触。
62.其中,在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可以先将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扣合,且第一瓦肋1011的第三侧边10113与第七侧边10214接触。
63.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瓦肋1011可以称为公肋,第二瓦肋1021可以称为母肋。第一瓦肋1011,即公肋的第一侧边10111可以为第一金属板101的水平延伸端垂直向上折弯形成的,然后沿着第一侧边10111的上端向内进行水平折弯形成第二侧边10112,第二侧边10112与第一侧边10111垂直,之后再沿第二侧边10112的一端向斜下方折弯形成第三侧边10113,第三侧边10113与第二侧边10112成第一夹角。另外,第一侧边10111与第三侧边10113之间为锐角,可以记为∠a。第二瓦肋1021,即母肋的第四侧边10211可以为将第二金属板102的水平延伸端垂直向上折弯形成的,然后沿着第四侧边10211的上端向
外进行水平折弯形成第五侧边10212,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垂直,之后再沿着第五侧边10212的一端向斜下方折弯形成第六侧边10213,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呈第二夹角。最后将第六侧边10213的末端向内斜上方进行折弯形成第七侧边10214,第七侧边10214与第六侧边10213呈第三夹角。第三夹角可以为锐角,可以即为∠b。其中,∠a可以等于∠b。
64.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以在第一金属板101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在第二金属板102相对的两端分别形成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在对第一金属板101和第二金属板102锁边时,使得第一金属板101的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金属板102的第二瓦肋1021锁边。
65.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滚轮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限位滚轮21、成型滚轮22以及第一折边滚轮23,第一限位滚轮21延伸方向与成型滚轮22的延伸方向平行,第一折边滚轮23的延伸方向与成型滚轮22的延伸方向垂直。
66.第一限位滚轮21包括第一限位柱体211以及第二限位柱体212,第二限位柱体212的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柱体211的直径,第二限位柱体212设置在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上;成型滚轮22包括第一成型柱体221以及第二成型柱体222,第二成型柱体222设置在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上,第二成型柱体222为圆台结构,第二成型柱体222具有相背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底面的直径,第一底面为远离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第一折边滚轮23的端部为圆台结构。
67.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第二限位柱体2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成型柱体2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第一折边滚轮23的端部的侧面与第七侧边10214抵持,并使第七侧边10214与第六侧边10213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一预设夹角,第一预设夹角为小于30度的角度中任一角度。
68.由于第二限位柱体212的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柱体211的直径,第二限位柱体212设置在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上设置第二限位柱体212之后,第二限位柱体212并未完全占据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使得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一滚轮组件2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二限位柱体212设置在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上,因此,第一限位柱体2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二限位柱体2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一限位柱体211以及第二限位柱体2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69.由于成型滚轮22包括第一成型柱体221以及第二成型柱体222,第二成型柱体222设置在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上,第二成型柱体222为圆台结构,第二成型柱体222具有相背的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的直径小于第二底面的直径,第二底面的直径小于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的直径,在第二成型柱体222设置在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上时,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一滚轮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一成型柱体22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第一成型滚轮22的底面可以与
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成型柱体2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第二成型柱体222的侧面可以对第六侧边10213进行限位。另外,第一折边滚轮23的端部为圆台结构,因此,第一折边滚轮23的端部的侧面可以与第七侧边10214抵持,使得第一折边滚轮23的端部的侧面对第七侧边10214进行折边,使得第七侧边10214与第六侧边10213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一预设夹角,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一道工序。
70.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备本体10上可以设置有底座110,第一折边滚轮23设置在底座110上。另外,第一折边滚轮23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第一限位滚轮21的延伸方向垂直。即,第一限位滚轮21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延伸时,第一折边滚轮23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延伸。
71.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折边滚轮23可以通过轴承连接在底座110上,当然,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连接在底座110上,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72.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限位柱体211与第一成型柱体221之间可以具有间隙,避免在第一限位柱体211和第一成型柱体2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限位柱体211与第一成型柱体221相互摩擦。其中,间隙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定,例如,间隙可以为3毫米,当然,还可以为其他数值,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在此不做限定。
7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滚轮组件30包括第二限位滚轮31以及第二折边滚轮32;第二限位滚轮31包括第三限位柱体311以及第四限位柱体312,第四限位柱体312的直径小于第三限位柱体311的直径,第四限位柱体312设置在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上;第二折边滚轮32包括第一折边柱体321以及第二折边柱体322,第二折边柱体322的直径小于第一折边柱体321的直径,第二折边柱体322设置在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上。
74.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第四限位柱体3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折边柱体3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并使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二预设夹角,第二预设夹角为90度。
75.由于第四限位柱体312的直径小于第三限位柱体311的直径,第四限位柱体312设置在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上设置第四限位柱体312之后,第四限位柱体312并未完全占据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使得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二滚轮组件3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四限位柱体312设置在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上,因此,第三限位柱体3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四限位柱体3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三限位柱体311以及第四限位柱体3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76.由于第二折边柱体322的直径小于第一折边柱体321的直径,第二折边柱体322设置在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上设置第二折边柱体322之后,第二折边柱体322并未完全占据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使得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以及折边。由于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第一折边柱体321的底面可以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折边柱体3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
触,第二折边柱体322的侧面可以对第六侧边10213进行折边,使得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二预设夹角,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二道工序。
77.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三滚轮组件40包括第三限位滚轮41以及第三折边滚轮42;第三限位滚轮41包括第五限位柱体411以及第六限位柱体412,第六限位柱体412的直径小于第五限位柱体411的直径,第六限位柱体412设置在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上;第三折边滚轮42包括第三折边柱体421以及第四折边柱体422,第四折边柱体设置在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第四折边柱体422为圆台结构,第四折边柱体422具有相背的第三底面和第四底面,第四底面的直径大于第三底面的直径,第四底面为远离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
78.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第六限位柱体4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四折边柱体4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并使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三预设夹角,第三预设夹角为60度。
79.由于第六限位柱体412的直径小于第五限位柱体411的直径,第六限位柱体412设置在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上设置第六限位柱体412之后,第六限位柱体412并未完全占据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使得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三滚轮组件4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六限位柱体412设置在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上,因此,第五限位柱体4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六限位柱体4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五限位柱体411以及第六限位柱体4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80.由于第四折边柱体设置在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第四折边柱体422为圆台结构,第四折边柱体422具有相背的第三底面和第四底面,第四底面的直径大于第三底面的直径,第四底面为远离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因此,在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上设置第四折边柱体422之后,第四折边柱体422并未完全占据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使得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以及折边。由于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第三折边柱体421的底面可以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六折边柱体522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第六折边柱体522的侧面可以对第六侧边10213进行折边,使得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三预设夹角,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三道工序。
81.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第四滚轮组件50包括第四限位滚轮51以及第四折边滚轮52;第四限位滚轮51包括第七限位柱体511以及第八限位柱体512,第八限位柱体512的直径小于第七限位柱体511的直径,第八限位柱体512设置在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上;第四折边滚轮52包括第五折边柱体521以及第六折边柱体522,第六折边柱体设置在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第六折边柱体522的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为圆台状,且第一端与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连接,第六折边柱体的第二端为圆柱状;
82.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第八限位柱体5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六折边柱体522的第一端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并使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四预设夹角,第四预设夹角为30度。
83.由于第八限位柱体512的直径小于第七限位柱体511的直径,第八限位柱体512设置在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上设置第八限位柱体512之后,第八限位柱体512并未完全占据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使得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四滚轮组件5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八限位柱体512设置在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上,因此,第七限位柱体5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八限位柱体5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七限位柱体511以及第八限位柱体5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84.由于第六折边柱体设置在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第六折边柱体522的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为圆台状,且第一端与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连接,第六折边柱体的第二端为圆柱状,因此,在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上设置第六折边柱体522之后,第六折边柱体522并未完全占据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使得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以及折边。由于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第五折边柱体521的底面可以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六折边柱体522的第一端的侧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第六折边柱体522的第一端的侧面可以对第六侧边10213进行折边,使得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四预设夹角,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四道工序。
85.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第五滚轮组件60包括第五限位滚轮61以及第五折边滚轮62;第五限位滚轮61包括第九限位柱体611以及第十限位柱体612,第十限位柱体612的直径小于第九限位柱体611的直径,第十限位柱体612设置在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上;第五折边滚轮62包括第七折边柱体621以及第八折边柱体622,第八折边柱体622包括第一子柱体6221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第一子柱体62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柱体6222的直径,第一子柱体62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连接;
86.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第十限位柱体6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并使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平行,第四侧边10211与第五侧边10212平行,第三侧边10113与第二侧边10112平行。
87.由于第十限位柱体612的直径小于第九限位柱体611的直径,第十限位柱体612设置在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上设置第十限位柱体612之后,第十限位柱体612并未完全占据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使得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五滚轮组件6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
由于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十限位柱体612设置在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上,因此,第九限位柱体6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十限位柱体6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九限位柱体611以及第十限位柱体6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88.由于第八折边柱体622包括第一子柱体6221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第一子柱体6221的直径小于第二子柱体6222的直径,第一子柱体62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连接,因此,第一子柱体6221并未完全占据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使得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均留有余量进行限位以及折边。由于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以及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均留有余量,因此,第七折边柱体621的底面可以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二子柱体6222的底面与第六侧边10213接触,使得第二子柱体6222可以继续对第六侧边10213进行折边,使得第六侧边10213与第五侧边10212平行,第七侧边10214与第五侧边10212平行,第三侧边10113与第二侧边10112平行,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五道工序。
89.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和图15所示,第六滚轮组件70包括第六限位滚轮71以及第六折边滚轮72;第六限位滚轮71包括第十一限位柱体711以及第十二限位柱体712,第十二限位柱体712的直径小于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直径,第十二限位柱体712设置在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上;第六折边滚轮72包括第一上部721、第一中部722以及第一下部723,第一上部721为圆柱状,第一中部722为倒圆锥状,且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第一下部723,第一上部721为靠近设备主体的部位;
90.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五侧边10212和第四侧边10211的连接处与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相切,第十二限位柱体7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六折边柱体522的中部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以使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五预设夹角,第五预设夹角为60度。
91.由于第十二限位柱体712的直径小于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直径,第十二限位柱体712设置在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上设置第十二限位柱体712之后,第十二限位柱体712并未完全占据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使得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六滚轮组件7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十二限位柱体712设置在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上,因此,第十一限位柱体7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十二限位柱体7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十一限位柱体711以及第六限位柱体4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92.由于第六折边滚轮72包括第一上部721、第一中部722以及第一下部723,第一上部721为圆柱状,第一中部722为倒圆锥状,且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第一下部723,第一上部721为靠近设备主体的部位,因此,可以使得第六滚轮的第一中部722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以使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之间的夹角变为第五预设夹角,第五预设夹角
为60度,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六道工序。
93.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第七滚轮组件80包括第七限位滚轮81以及第七折边滚轮82;第七限位滚轮81包括第十三限位柱体811以及第十四限位柱体812,第十四限位柱体812的直径小于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直径,第十四限位柱体812设置在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上;第七折边滚轮82包括第二上部821、第二中部822以及第二下部823,第二上部821为圆柱状,第二中部822为倒圆锥状,且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第二下部823,第二上部821为靠近设备主体的部位;
94.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五侧边10212和第四侧边10211的连接处与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相切,第十四限位柱体8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七折边柱体621的第二中部822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以使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六预设夹角,第六预设夹角为30度。
95.由于第十四限位柱体812的直径小于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直径,第十四限位柱体812设置在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上设置第十四限位柱体812之后,第十四限位柱体812并未完全占据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使得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三滚轮组件4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十四限位柱体812设置在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上,因此,第十三限位柱体8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十四限位柱体8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十三限位柱体811以及第十四限位柱体8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96.由于第七折边滚轮82包括第二上部821、第二中部822以及第二下部823,第二上部821为圆柱状,第二中部822为倒圆锥状,且倒圆锥状的锥顶靠近第二下部823,第二上部821为靠近设备主体的部位,因此,可以使得第七滚轮的第二中部822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以使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之间的夹角变为第六预设夹角,第六预设夹角为30度,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七道工序。
97.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8和图19所示,第八滚轮组件90包括第八限位滚轮91以及第八折边滚轮92;第八限位滚轮91包括第十五限位柱体911以及第十六限位柱体912,第十六限位柱体912的直径小于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直径,第十六限位柱体912设置在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上;第八折边滚轮92包括第十三折边柱体921以及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第十三折边柱体921的直径小于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直径,第十三限位柱体811设置在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上;
98.在对第一瓦肋1011以及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情况下,第五侧边10212和第四侧边10211的连接处与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相切,第十六限位柱体912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以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限位,第十三折边柱体921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第五侧边10212与第六侧边10213的连接处与第十四折边柱体的底面相切,以使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平行。
99.由于第十六限位柱体912的直径小于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直径,第十六限位柱体912设置在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上,因此,在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上设置第十六
限位柱体912之后,第十六限位柱体912并未完全占据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使得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在应用第三滚轮组件40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由于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可以使得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由于第十六限位柱体912设置在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上,因此,第十五限位柱体911的底面与第五侧边10212抵持时,第十六限位柱体912的侧面可以与第四侧边10211抵持,从而通过第十五限位柱体911以及第十六限位柱体912对第四侧边10211以及第五侧边10212进行限位。
100.由于第十三折边柱体921的直径小于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直径,第十三限位柱体811设置在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上,因此,在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上设置第十三折边柱体921之后,第十三折边柱体921并未完全占据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使得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还留有余量进行限位以及折边。由于第十四折边柱体922的底面留有余量,因此,第五侧边10212与第六侧边10213的连接处与第十四折边柱体的底面相切,第十三折边柱体921的侧面与第五侧边10212接触,使得第五侧边10212与第四侧边10211平行,从而完成对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第八道工序。
10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通过设备本体10上间隔依次设置的第一滚轮组件20、第二滚轮组件30、第三滚轮组件40、第四滚轮组件50、第五滚轮组件60、第六滚轮组件70、第七滚轮组件80以及第八滚轮组件90,可以针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时,通过八道工序对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使得第一瓦肋1011锁边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的锁边角度为540度,使得第一瓦肋1011和第二瓦肋1021锁边之后较为牢固,提高金属板组件100的抗风揭能力。
10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建筑构件,该光伏建筑构件包括金属板组件100。金属板组件100包括相邻的第一金属板101以及第二金属板102,第一金属板101具有第一瓦肋1011,第二金属板102具有第二瓦肋1021,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相邻,第一瓦肋1011与第二瓦肋1021锁边的锁边角度为目标角度,目标角度为540度。
103.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104.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可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可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105.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与另一个实体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106.以上对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原理及实现方式,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
对本技术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