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05281发布日期:2021-11-03 14:11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压线系统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冲压生产线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冲压节拍也随之加快。现有技术中自动冲压线系统在换模具时根据用户场地情况,采用的是两台移动工作台单侧t型移动的方式,如图10,图11。移动工作台底部安装有可沿左开导轨运动的左右滚轮以及可沿前后导轨运动的前后滚轮。作业时,冲压线上带着模具的工作台b从压力机内沿着左开导轨方向移动到达前后导轨位置后,左右滚轮下方的导轨在液压缸作用下,下移一定高度,使前后移动轮子接触前后移动导轨。换向后沿着前后导轨的方向移动至前后导轨一端,到位后检测开关发出信号,工作台b停止可以更换模具,位于前后导轨另一端的工作台a向换向移动,到达换向位置后,左右滚轮下方的导轨在液压缸作用下,上移一定高度,移动工作台沿着左开导轨方向压力机内移动,到位后,检测开关发出信号,工作台a停止,从而完成模具更换过程。
3.上述现有技术中通常存在以下问题:
4.1)冲压线压力机的间距需要大于两个移动工作台的距离,压力机间的自动化送料装置(机器人或机械手)送料距离加大,当机器人手臂不够长时需要设置两个机器人甚至在机器人间设置穿梭机构。
5.2)工作台b移至前后导轨的一端后,工作台a才开始移动,影响整线的节拍。
6.3)压力机的间距较大,整线占地面积加大,增加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本实用新型使相邻两左开导轨间的间距减小,压力机间的自动化送料装置(机器人或机械手)送料距离减小,确保了在两台压力机间只用一个机器人或机械手即可实现送料,加快了冲压系统整线的节拍。
8.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9.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包括压力机、移动工作台,以及带动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左右移动结构、前后移动结构,左右移动结构与前后移动结构配合,移动工作台下部连接有与左开导轨相配合的左右方向移动的移动轮,左右移动结构包括左开导轨,所述前后移动结构上设有移动工作台换向工位,相邻工序两组左开导轨的间距大于一个工作台的宽度、小于两个工作台的宽度。
10.左开导轨包括压力机一侧的左开导轨一、在前后移动结构中间位置的左开导轨二、在前后移动结构外侧位置的左右导轨三。
11.所述前后移动结构包括前后导轨,左开导轨与前后导轨相配合,换向工位设于前后导轨位置,所述移动工作台下部连接有与前后导轨相配合的前后方向移动的移动轮,其中不同工序的前后导轨连接为整体式导轨,所有移动工作台可在前后导轨上同时移动。
12.所述前后移动结构包括滚珠丝杠、丝母、滑台、电机、前后方向的滑台导轨,滑台导轨与下部的基础连接,滑台与滑台导轨配合,在滑台上固定设有可随着滑台一起移动的左右方向的活动导轨,活动导轨与左右滚轮配合,丝母与滑台连接,所述丝母与滚珠丝杠配合,滚珠丝杠一端连接有电机,所有滑台沿滚珠丝杠同时移动,所述活动导轨与左开导轨的上端面平齐。
13.相邻两个工序的左开导轨的间隔为1.1~1.2倍工作台的宽度。
14.所述压力机上均设有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每个换向工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前开到位检测制子,移动工作台上设有检测行程开关,所述检测行程开关与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前开到位检测制子配合,所述检测行程开关、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前开到位检测制子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15.所述电机与滚珠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相邻两左开导轨间的间距减小,压力机间的自动化送料装置(机器人或机械手)送料距离减小,确保了在两台压力机间只用一个机器人或机械手即可实现送料,加快了冲压系统整线的节拍。
18.(2)左开导轨采用分体式设计,便于前后移动结构通过,设计简单、方案灵活。
19.(3)前后导轨连接为整体式,所有移动工作台可在前后导轨上同时移动,简化了工作步骤、加快了冲压系统节拍、提升了工作效率。
20.(4)滚珠丝杠即可以导向,又可以传递动力,简化了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滚珠丝杠可带动多个移动工作台移动,即保证换模时移动工作台可同时移动,又可以避免相邻的工作台发生碰撞。所述滑台导轨与左开导轨的上端面平齐,因此,在移动工作台换向时,无需现有技术中导轨上所设置的液压缸,降低了设备成本,加快了系统节拍。
21.(5)相邻两个工序的左开导轨的间隔为1.1~1.2倍工作台的宽度,使得前后导轨上介于两个左开导轨之间形成了一个供不同移动工作台停靠的共用位置,最大程度地节省了占地空间,使结构更紧凑,便于移动工作台的进出移动同时能够尽量减少相邻工序的空间距离,保持工序间紧凑,方便工序间物料的传输。
22.(6)所述检测行程开关、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前开到位检测制子可保证移动工作台停靠位置的准确无误。
23.(7)联轴器保证了电机传递动力的稳定性,提高了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平稳性。
24.本实用新型的步骤不同于现有技术中两个移动工作台单侧移动的方式,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步骤在保证移动工作台同时更换的前提下,结合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使移动工作台更换的速度更快,可以满足系统更快的生产节拍。
25.说明书附图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27.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一的示意图;
28.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二的示意图;
29.图3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三的示意图;
30.图4为本实用新型工作状态四的示意图;
3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为图5俯视图;
33.图7为图6的下一工步的示意图;
34.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5.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0为现有技术中移动工作台单侧t型移动的工作示意图;
37.图11为现有技术中移动工作台的升降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1、左开导轨,1

1、左右滚轮,2、前后导轨,2

1、前后滚轮,3、压力机,4、工作台a,5、工作台b,6、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7、前开到位检测制子,8、左开导轨一,9、左开导轨二,10、左开导轨三,11、滚珠丝杠,12、滑台,12

1、活动导轨,13、滑台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39.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40.实施例1
41.结合附图1~4所示,一种自动冲压线系统,包括相互衔接的用以完成不同工序工作的移动工作台、二台压力机、以及带动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左右移动结构、前后移动结构。
42.所述左右移动结构包括左开导轨1,所述前后移动结构包括前后导轨2。所述左开导轨1与前后导轨2相配合,移动工作台底部安装有可沿左开导轨1运动的左右滚轮1

1以及可沿前后导轨运动的前后滚轮2

1,所述前后导轨2上设有移动工作台换向工位,相邻工序两组左开导轨1的间距大于一个工作台的宽度、小于两个工作台的宽度。每台压力机3对应一套左开导轨1,左开导轨1的一端与压力机3配合,另一端与前后导轨2配合。
43.不同工序的前后导轨2连接为整体式导轨,所有移动工作台可在前后导轨2上同时移动。相邻工序的左开导轨的间隔略大于一个移动工作台的宽度,介于工作台宽度的1.1~1.2倍之间。由于不同工序的前后导轨2连接为整体式导轨,且所有移动工作台可在前后导轨2上同时移动,因此,在相邻左开导轨1之间的前后导轨2上形成了一个供不同移动工作台停靠的等待位置。在保证方便工序间物料的传输的同时,极大程度地节省了占地空间,使结构更紧凑,工作节拍更迅速。
44.所述压力机3位于左开导轨的左端,由于相邻两个工序左开导轨的间隔略大于一个移动工作台的宽度,小于两个移动工作台的宽度。因此,实现了两台压力机之间的间距小、结构紧凑的目的,在节省占地面积的同时确保只用一个机器人或机械手即可完成取料送料,进而加快了冲压系统整线的节拍。
45.所述移动工作台与导轨配合,每个移动工作台均具有动力驱动机构,可驱动前后滚轮2

1、左右滚轮1

1依次沿前后导轨2、左开导轨1运动,所述移动工作台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46.每个工序的移动工作台都包括工作台a4、工作台b5,当工作台b5处于压力机3的工作位置时,工作台a4处于前后导轨2的等待位置;同样,当工作台a4处于压力机3的工作位置时,工作台b5处于前后导轨的等待位置。当移动工作台全部位于前后导轨2上时,所述工作台a4、工作台b5依次间隔排布。
47.所述压力机3上均设有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6,每个换向工位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6、前开到位检测制子7。
48.当移动工作台更换前,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一,如图1。
49.当移动工作台更换时,具体步骤如下:所有位于压力机内的工作台b5依靠自身驱动分别沿着左开导轨1向右移动。当所有工作台b5移动至换向工位时,位于换向工位一侧的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6碰触到移动工作台上相应的检测行程开关,电气控制器接收讯号,动作停止,此时所有工作台a4、工作台b5在前后导轨2上依次间隔排布。移动工作台前后移动,当所有工作台a4移动至换向工位时,位于换向工位另一侧的前开到位检测制子7碰触到移动工作台上相应的检测行程开关,电气控制器接收讯号,动作停止。所有工作台a4依靠自身动力沿左开导轨2向压力机3内移动,到达指定位置后压力机3上的左右开到位检测制子6碰触到移动工作台上相应的的检测行程开关,电气控制器接收讯号,动作停止,完成整线的移动工作台的更换。
50.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步骤在保证移动工作台同时更换的前提下,结合了系统结构的特点,使移动工作台更换的速度更快,可以满足系统更快的生产节拍。
51.实施例2
52.结合附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左右移动结构、前后移动结构的构造与实施例1有所不同。
53.所述左右移动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其包括压力机一侧的左开导轨一8、在前后移动结构中间位置的左开导轨二9、在前后移动结构外侧位置的左右导轨三10。
54.所述前后移动结构包括滚珠丝杠11、丝母、滑台12、电机、前后方向的滑台导轨13,滑台导轨13与下部的基础连接,滑台12与滑台导轨13配合,在滑台12上固定设有可随着滑台12一起移动的左右方向的活动导轨12

1,活动导轨与左右方向移动的左右滚轮1

1配合,丝母与滑台12连接,所述丝母与滚珠丝杠11配合,滚珠丝杠11一端连接有电机,所有滑台12沿滚珠丝杠11同时移动,所述活动导轨12

1与左右移动结构的上端面平齐。
55.移动工作台的左右滚轮1

1支撑在活动导轨上,当移动工作台前后移动时,动力由电机及滚珠丝杠11提供,在滚珠丝杠11的作用下,通过编码器控制电机转动时间,滑台12实现确定距离的前后平移运动,此距离可以根据现场安装空间进行参数设置。活动导轨与移动工作台随着滑台12一起前后移动。从而实现移动工作台的前后运动。当移动工作台换向时,由于活动导轨12

1与左右移动结构的上端面平齐,在移动工作台的移动过程中,前后滚轮一直处于悬空状态,另外,本实施例中由于没有用到前后滚轮,因此就可以省去前后滚轮,这样整个结构就更简单,质量也轻了,成本也降低了。移动工作台驱动左右滚轮1

1直接由活动导轨运动至左开导轨,无需借助于现有技术中模区外升降器的提升,降低了设备成本,加快了系统节拍。
56.此外,电机与滚珠丝杠11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提高了移动工作台移动的平稳性。
57.实施例3
58.结合图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根据冲压件冲压工序的多少,比如结构复杂的冲压件需要的工序多,就需要设置多台套的压力机,因此本实施例中左开导轨及压力机根据工序的需要设有三个甚至更多,可实现对多个移动工作台的
更换,满足零件对多道冲压工序的需求。
59.本实用新型未述及之处适用于现有技术。
60.另外,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的“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部件间接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61.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的说明仅用于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照本实用新型原理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或者同等替换,这些改进或同等替换也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