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317702发布日期:2022-03-19 22:09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换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


背景技术:

2.现行加工机床刀库的传动方式为一般刹车电机连接链轮组带动筒形凸轮组的方式,因使用带刹车系统的一般电机且又用链轮组传动其定位的准确度有争议,故需在滚筒凸轮上加一停止圆弧以确保刀库刀盘到每一定点的定位准确,又因凸轮转子组装在刀盘上其密封不佳,容易将加工产生的切削屑黏附滚子上而带入滚筒凸轮导槽中,使导槽受损影响刀库寿命。上述刀库结构存在以下缺点:1)安装一般电机加刹车带动一组链轮组为其传动方式,其定位方式须依靠带停止点的圆筒凸轮使其定位在每一个刀杯作用点,完成每一次的换刀动作,带停止点的圆筒凸轮于跳格或间隔较远的换刀时其在运转时会因为滚子行经凸轮运动路径中的停止曲线而产生晃动,影响加工机床刀库使用寿命;2)利用一般电机加刹车方式传动,定位的方式是依靠一近接开关感应凸轮轴上的记号来控制电机动作,外置式接近开关易因各种干扰而误判;3)外露式传动既无法有效润滑凸轮及滚子,也因外露使滚子容易沾附杂物带入圆筒凸轮导槽中刮伤凸轮导槽,影响凸轮使用寿命。
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滚筒凸轮刀库自动换刀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其包括刀库基座、固定在刀库基座上的伺服电机、受伺服电机驱动进行旋转的传动蜗杆、一端固定在刀库基座上且另一端伸出刀库基座外的刀盘主轴、可旋转的设置在刀盘主轴上且受传动蜗杆驱动进行旋转的传动蜗轮、封盖盖住刀库基座内腔开口的蜗轮箱护盖、位于刀库基座外且与传动蜗轮轴端部固定连接的刀盘、环形分布在刀盘上的若干刀杯、固定在刀盘主轴端部的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板上的刀杯定位组件。
7.优选的,所述传动蜗杆前端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有前蜗杆轴承、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前蜗杆封油、前蜗杆调整法兰o型圈、前蜗杆调整法兰,所述传动蜗杆后端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有后蜗杆轴承、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 型圈、后蜗杆封油、后蜗杆调整法兰o型圈、后蜗杆调整法兰以及伺服电机。
8.优选的,所述传动蜗轮中间设置有轴安装套,轴安装套的内孔通过刀盘轴后轴承可旋转的套设在刀盘主轴上,轴安装套的外周表面通过刀盘前轴承可旋转的设置在蜗轮箱护盖的安装孔内,通过刀盘轴后轴承与刀盘前轴承实现对传动蜗轮的支撑。轴安装套的前端伸出刀库基座且前端面上环形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刀盘通过螺丝拧入第一螺纹孔内
实现与传动蜗轮的固定连接,随着传动蜗轮同步旋转。
9.优选的,所述刀盘的圆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减重缺口。
10.优选的,所述刀杯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在固定板上的气缸、受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刀杯卡块。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传动方式由一般电机带煞车方式变更为伺服电机加行星减速机方式可使主传动之圆筒凸轮无须设置停滞点,无论定位之准确性及刀盘之运转无顿点,节约换刀时间,亦加长刀库使用寿命;将传动蜗杆及蜗轮进行密封,除可加润滑油让蜗杆及蜗轮带动时可得适当润滑外亦可杜绝杂物沾黏至蜗轮齿隙而使蜗杆及蜗轮齿形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的爆炸图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刀库基座;2、伺服电机;3、传动蜗杆;4、刀盘主轴; 5、传动蜗轮;11、蜗轮箱护盖;6、刀盘;7、刀杯;8、固定板;9、刀杯定位组件;31前蜗杆轴承;32、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33、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34、前蜗杆封油;35、前蜗杆调整法兰o 型圈;36、前蜗杆调整法兰;311、后蜗杆轴承;312、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313、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314、后蜗杆封油;315、后蜗杆调整法兰o型圈;316、后蜗杆调整法兰;51、轴安装套;52、刀盘轴后轴承;53、刀盘前轴承;61、减重缺口;91、气缸;92、刀杯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7.参照图1至图2,本实施案例是一种无停顿点的蜗轮蜗杆刀库自动换刀机构,其包括刀库基座1、固定在刀库基座上的伺服电机2、受伺服电机2驱动进行旋转的传动蜗杆3、一端固定在刀库基座1上且另一端伸出刀库基座1外的刀盘主轴4、可旋转的设置在刀盘主轴 4上且受传动蜗杆3驱动进行旋转的传动蜗轮5、封盖盖住刀库基座 1内腔开口的蜗轮箱护盖11、位于刀库基座1外且与传动蜗轮5轴端部固定连接的刀盘6、环形分布在刀盘6上的若干刀杯7、固定在刀盘主轴3端部的固定板8、固定在固定板8上的刀杯定位组件9。
18.所述传动蜗杆3前端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有前蜗杆轴承31、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32、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33、前蜗杆封油34、前蜗杆调整法兰o型圈35、前蜗杆调整法兰36,所述传动蜗杆3后端依次由内向外设置有后蜗杆轴承311、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312、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313、后蜗杆封油314、后蜗杆调整法兰 o型圈315、后蜗杆调整法兰
316以及伺服电机2。将蜗杆固定法兰端面与壳体端面完全贴合无间隙,消除运转时的共振问题;前蜗杆轴承和后蜗杆轴承可以调节与蜗杆端面之间的紧密贴合外,在传动蜗杆两端设置有前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后蜗杆偏心调整法兰o型圈以及,前蜗杆封油、后蜗杆封油,双重防止漏油,间隙调整方便快速节省组装调整时间,单一调整前蜗杆轴承可有效的确保蜗杆的平行度与垂直度,保障传动的顺畅性,提高使用寿命;有效的解决蜗杆因为与法兰装配间隙导致的窜动问题;将前后调整的蜗杆偏心调整法兰利用圆管加工上下同向偏心,使其变成一个整体,蜗杆与蜗轮之间隙调整变得更加简单,省时省力,仅需调整一方既能完成间隙调整且确保蜗轮蜗杆的垂直度,进而提高了工件的耐用度。
19.所述传动蜗轮5中间设置有轴安装套51,轴安装套51的内孔通过刀盘轴后轴承52可旋转的套设在刀盘主轴4上,轴安装套51的外周表面通过刀盘前轴承53可旋转的设置在蜗轮箱护盖11的安装孔内,通过刀盘轴后轴承52与刀盘前轴承53实现对传动蜗轮5的支撑。轴安装套51的前端伸出刀库基座且前端面上环形设置有若干第一螺纹孔,刀盘通过螺丝拧入第一螺纹孔内实现与传动蜗轮的固定连接,随着传动蜗轮同步旋转。
20.所述刀盘6的圆盘本体上开设有若干减重缺口61。降低自重,减轻负载;
21.所述刀杯定位组件9包括固定在固定板8上的气缸91、受气缸驱动进行上下运动的刀杯卡块92。当需要更换的刀杯旋转至设定位置后,通过气缸91驱动刀杯卡块92伸出将刀杯7卡住实现定位,保障换刀过程中刀杯位置的稳定性。
22.本实施案例,将传动方式由一般电机带煞车方式变更为伺服电机加行星减速机方式可使主传动之圆筒凸轮无须设置停滞点,无论定位之准确性及刀盘之运转无顿点,节约换刀时间,亦加长刀库使用寿命;将传动蜗杆及蜗轮进行密封,除可加润滑油让蜗杆及蜗轮带动时可得适当润滑外亦可杜绝杂物沾黏至蜗轮齿隙而使蜗杆及蜗轮齿形受损影响使用寿命。
2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