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657798发布日期:2021-11-29 21:47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铣复合机床。


背景技术:

2.机床是对工件进行加工的设备。随着工件加工的复杂化,在同一机床上进行车铣钻等加工工序能够大大提高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车床包括床身、主轴箱、拖板组件和车刀架等,主轴箱和拖板组件相对的设置在床身上,车刀架固定在拖板组件上。为了使一台车床上同时能够实现车铣钻等加工工序,在拖板组件上还安装动力刀座,在车刀架上固定车刀用于车削,在动力刀座上安装铣刀和钻刀,实现铣削和钻削。
3.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提出了一种车铣复合机床[申请号:cn201921503175.9;公告号:210451762u],包括机架、定主轴装置、动主轴装置和动力刀塔装置。定主轴装置安装于机架,动力刀塔装置通过刀塔移动装置安装于机架,并能够相对定主轴装置沿三维轴线移动。动力刀塔装置包括刀塔和驱动器,驱动器与刀塔连接并用于驱动刀塔转动,刀塔环周设有若干个刀具工位,每一刀具工位对应安装有车刀座或铣刀座,铣刀座动力连接有铣刀驱动器。在刀塔的车刀座上固定车刀,能够对定主轴装置上的工件进行车削,在刀塔的铣刀座上安装铣刀或者钻刀,能够对工件进行铣削或者钻削。
[0004]
机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切屑,为了清理切屑,上述车铣复合机床的机架上对应开设有集废槽,集废槽顶部并列设有多根中间梁,集废槽于机架侧面开设有清理口。加工时,切削产生的切屑落入集废槽中,并定时从清理口进行清理。由于清理口开设在机架的右侧面上并离集废槽左端比较远,清理时一般使用钩子或者耙子等工具将较大的切屑拉出清理口,再使用铲子等工具将小切屑铲出,清理起来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铣复合机床,解决了现有的车铣复合机床切屑清理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6]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
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所述床身左端的上表面上具有凸出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固定有主轴箱,所述床身后端的上表面上位于固定座的右侧具有凸出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安装有拖板组件,所述拖板组件上固定有动力刀塔,所述床身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屑槽,所述集屑槽位于固定座的右侧并位于安装座的前方,所述床身上表面的前端边沿处具有凸出的前挡沿,所述床身上表面的右端边沿处具有凸出的右挡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屑槽呈漏斗状,且集屑槽的侧壁面包括沿周向首尾依次相连的前倾面、右倾面、后倾面和左倾面,所述集屑槽的底面开设有排屑孔,所述前倾面倾斜设置且前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挡沿和排屑孔,所述右倾面倾斜设置且右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右挡沿和排屑孔,所述后倾面倾斜设置且后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和排屑孔,所述左
倾面倾斜设置且左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座和排屑孔。
[0008]
一般在排屑孔的下方放置接屑箱,接屑箱的上端具有入料口,排屑孔与入料口相对。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在重力作用下落到集屑槽的侧壁面和底面上,由于集屑槽底面设置有排屑孔,一部分切屑不与集屑槽的侧壁面发生接触而直接从排屑孔排出,由于前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挡沿和排屑孔,右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右挡沿和排屑孔,后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和排屑孔,左倾面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座和排屑孔,使得剩余部分的切屑全部落到集屑槽的侧壁面上,而集屑槽呈漏斗状,且前倾面、右倾面、后倾面和左倾面均倾斜设置,切屑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从集屑槽的侧壁面上滑落并从排屑孔排出。因此,切屑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集屑槽的侧壁面和排屑孔自动排出,不需要像现有机床一样通过床身侧面的清理口进行清理,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
[0009]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排屑孔的下孔沿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排屑筒。排屑筒的筒壁具有导向作用,使切屑向下排出,有利于使切屑清理方便。
[0010]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前倾面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前挡板,所述右倾面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右挡板,所述左倾面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左挡板,所述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均垂直向下插入到排屑孔中,且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的下端均伸出排屑筒。
[0011]
机床在进行加工之前,可先将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向上翻起,然后将接屑箱放置到排屑孔下方,使接屑箱的入料口与排屑孔相对,再将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放下,在重力作用下,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垂直向下,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的下端伸出排屑筒并插入到入料口中。排屑筒对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具有限位作用,而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对排屑筒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就能够对接屑箱进行限位,防止接屑箱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发生跑位而导致切屑出现泄漏,防止切屑漏出而需要的二次清理,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
[0012]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前倾面上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板,所述前固定板与前挡板之间连接有前合页,所述右倾面上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所述右固定板与右挡板之间连接有右合页,所述左倾面上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所述左固定板与左挡板之间连接有左合页。这样使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安装方便且转动稳定。
[0013]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前合页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前挡板上端的两侧,所述右合页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右挡板上端的两侧,所述左合页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左挡板上端的两侧。这样使前挡板、右挡板和前挡板连接稳定。
[0014]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安装座的上表面上具有朝前倾斜的安装面,所述拖板组件安装在安装面上。这样使整个拖板组件朝前倾斜,有利于飞溅到拖板组件上的切屑在重力作用下从拖板组件上脱落进入到集屑槽中并从排屑孔排出,使切屑清理方便。
[0015]
在上述的车铣复合机床中,所述拖板组件的前端凸出安装座的前侧面。这样拖板组件的前端位于集屑槽的上方,有利于飞溅到拖板组件上的切屑从拖板组件上滑落后顺利的进入到集屑槽中并从排屑孔排出,使切屑清理方便。
[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0017]
在集屑槽的底面上设置排屑孔,集屑槽呈漏斗状,且前倾面延伸至前挡沿和排屑孔,右倾面延伸至右挡沿和排屑孔,左倾面延伸至固定座和排屑孔,后倾面延伸至安装座和
排屑孔,使切屑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进行排屑,使切屑清理方便。设置排屑筒,设置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可防止切屑漏出,有利于使切屑清理方便。设置前合页、右合页和左合页来连接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使前挡板、右挡板和左挡板安装方便且转动稳定。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车铣复合机床的立体图;
[0019]
图2是本车铣复合机床中床身的立体图;
[0020]
图3是本车铣复合机床的剖视图一;
[0021]
图4是本车铣复合机床的剖视图二。
[0022]
图中,1、床身;1a、固定座;1b、安装座;1b1、安装面;1c、前挡沿;1d、右挡沿;1e、集屑槽;1e1、前倾面;1e2、右倾面;1e3、后倾面;1e4、左倾面;1f、排屑孔;1g、排屑筒;2、前挡板;3、前固定板;4、前合页;5、右挡板;6、右固定板;7、右合页;8、左挡板;9、左固定板;10、左合页;11、主轴箱;12、拖板组件;12a、大拖板;12b、小拖板;12c、左拉罩;12d、前拉罩;13、动力刀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4]
实施例一
[0025]
如图1

图4所示,一种车铣复合机床,包括床身1,床身1左端的上表面上具有凸出的固定座1a,床身1后端的上表面上位于固定座1a的右侧具有凸出的安装座1b,床身1上表面的前端边沿处具有凸出的前挡沿1c,床身1上表面的右端边沿处具有凸出的右挡沿1d。床身1的上表面上开设有集屑槽1e,集屑槽1e位于固定座1a、前挡沿1c、右挡沿1d和安装座1b之间,即集屑槽1e位于固定座1a的右侧,位于安装座1b的前方,位于前挡沿1c的后方,且位于右挡沿1d的左侧。固定座1a上固定有主轴箱11,安装座1b上安装有拖板组件12,拖板组件12上固定有动力刀塔13,
[0026]
集屑槽1e呈漏斗状,且集屑槽1e的侧壁面包括沿周向首尾依次相连的前倾面1e1、右倾面1e2、后倾面1e3和左倾面1e4。集屑槽1e的底面开设有排屑孔1f,排屑孔1f呈矩形,排屑孔1f的下孔沿垂直向下延伸形成排屑筒1g。前倾面1e1倾斜设置且前倾面1e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挡沿1c和排屑孔1f,右倾面1e2倾斜设置且右倾面1e2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右挡沿1d和排屑孔1f,后倾面1e3倾斜设置且后倾面1e3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1b和排屑孔1f,左倾面1e4倾斜设置且左倾面1e4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座1a和排屑孔1f。前倾面1e1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前挡板2,右倾面1e2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右挡板5,左倾面1e4的下端处铰接有可转动的左挡板8,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均垂直向下插入到排屑孔1f中,且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的下端均伸出排屑筒1g。前倾面1e1上固定连接有前固定板3,前固定板3与前挡板2之间连接有前合页4,右倾面1e2上固定连接有右固定板6,右固定板6与右挡板5之间连接有右合页7,左倾面1e4上固定连接有左固定板9,左固定板9与左挡板8之间连接有左合页10。也可以省略前固定板3、右固定板6和左固定板9,将前合页4与前挡板2固定后直接安装在前倾面1e1上,将右合页7与右挡板5固定后直接安装
在右倾面1e2上,将左合页10与左挡板8固定后直接安装在左倾面1e4上。前合页4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前挡板2上端的两侧,右合页7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右挡板5上端的两侧,左合页10有两个并分别位于左挡板8上端的两侧。
[0027]
安装座1b的上表面上具有朝前倾斜的安装面1b1,拖板组件12安装在安装面1b1上,拖板组件12的前端凸出安装座1b的前侧面。拖板组件12包括大拖板12a和小拖板12b,大拖板12a可左右滑动的安装在安装面1b1上,小拖板12b可前后滑动的安装在大拖板12a的上表面上。大拖板12a和小拖板12b均朝前倾斜设置。大拖板12a的左侧固定有左拉罩12c,小拖板12b的前侧固定有前拉罩12d,左拉罩12c和前拉罩12d均朝前倾斜设置。大拖板12a的前端和左拉罩12c的前端均凸出安装座1b的前侧面,小拖板12b的前端也凸出安装座1b的前侧面。小拖板12b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刀座板,动力刀塔13固定连接在刀座板的上表面上。
[0028]
一般在排屑孔1f的下方放置接屑箱,接屑箱的上端具有入料口,排屑孔1f与入料口相对。机床在进行加工之前,可先将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向上翻起,然后将接屑箱放置到排屑孔1f下方,使接屑箱的入料口与排屑孔1f相对,再将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放下,在重力作用下,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垂直向下,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的下端伸出排屑筒1g并插入到入料口中。排屑筒1g对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具有限位作用,而前挡板2、右挡板5和左挡板8对排屑筒1g具有限位作用,这样就能够对接屑箱进行限位,防止接屑箱在机床加工过程中发生跑位而导致切屑出现泄漏,防止切屑漏出而需要的二次清理。
[0029]
机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切屑在重力作用下落到集屑槽1e的侧壁面和底面上,由于集屑槽1e底面设置有排屑孔1f,一部分切屑不与集屑槽1e的侧壁面发生接触而直接从排屑孔1f排出,由于前倾面1e1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前挡沿1c和排屑孔1f,右倾面1e2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右挡沿1d和排屑孔1f,后倾面1e3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1b和排屑孔1f,左倾面1e4的上下两端分别延伸至固定座1a和排屑孔1f,使得剩余部分的切屑全部落到集屑槽1e的侧壁面上,而集屑槽1e呈漏斗状,且前倾面1e1、右倾面1e2、后倾面1e3和左倾面1e4均倾斜设置,切屑在重力作用下能够从集屑槽1e的侧壁面上滑落并从排屑孔1f排出。对于可能滞留在集屑槽1e侧壁面上的切屑,可以用清洗液进行冲洗,最后从排屑孔1f排出。因此,切屑能够在自身重力作用下通过集屑槽1e的侧壁面和排屑孔1f自动排出,不需要像现有机床一样通过床身1侧面的清理口进行清理,从而使切屑清理方便。
[0030]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