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38273发布日期:2021-12-01 12:37阅读:106来源:国知局
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组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2.汽车是现代生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汽车涉及上千种装置,过滤器,比如包括空气过滤器、空调过滤器等,是汽车的一个重要辅助组件。现有技术的汽车过滤器产品组装一般为人工组装,效率一般,且没有检测确认功能,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
4.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驱动装置、x轴向装置、y轴向装置、z轴向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整体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驱动装置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电机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整体呈l形,所述x轴向装置、y轴向装置和z轴向装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相邻两个侧面的一侧,所述z轴向装置固定安装在y轴向装置的上端。
5.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x轴向装置与所述y轴向装置互相垂直,所述x轴向装置包括x轴向电机,所述x轴向电机通过两端的支撑架进行悬空固定,所述x轴向电机一端的伸缩轴从支撑架上的圆孔中穿出连接有弯头固定件。
6.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弯头固定件与伸缩轴的连接处设置有t形槽,所述伸缩轴上套接有轴套,所述弯头固定件下部通过滑块和x轴向滑轨与所述x轴向固定块的上端相连接,所述x轴向固定块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弯头固定件上设置有l形固定件,所述l形固定件的端头处设置有卡扣测量件。
7.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y轴向装置包括固定在安装板上的y轴向电机,所述y轴向电机一端的伸缩轴连接有l形滑块,所述l形滑块上部固定有滤管固定件,所述l形滑块的下部安装在y轴向电机上的y轴向滑轨上。
8.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y轴向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端头固定件,所述端头固定件伸出y轴向电机端头的部分上设置有缓冲接触头,所述z轴向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滤管固定件上。
9.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z轴向装置包括z轴向支撑板,所述z轴向支撑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z轴向电机,所述z轴向电机的下部通过伸缩轴连接有滤管压合件。
10.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滤管检测装置,所述滤管检测装置呈上部圆锥下部圆柱状,所述滤管检测装置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槽。
11.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
12.其有益效果在于,在组装前,将滤管放置在滤管检测装置上,检测滤管的尺寸是否合格,可以很好的减少后续组装过程中出现故障的概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再通过安装板将驱动装置、x轴向装置、y轴向装置、z轴向装置和检测装置固定在一块安装板上,利用驱动装
置给x轴向装置、y轴向装置、z轴向装置和检测装置提供驱动能量;其中x轴向装置带动弯头固定件在x轴方向进行移动,y轴向装置带动滤管在y轴方向进行移动,使得x轴向装置上的弯管与y轴向装置上的滤管进行卡接组装,通过x轴向电机驱动伸缩轴带动弯头固定件在x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支撑架上的x轴向电机会驱动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伸缩轴通过其上的卡在t形槽内的轴套推拉弯头固定件,进而达到调整卡扣测量件和弯头在x轴方向位置的目的,通过y轴向电机驱动伸缩轴带动滤管固定件在y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设置在y轴电机上的l形滑块会同步跟随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l形滑块上的滤管固定件上会同步运动,进而达到调整滤管在y轴方向位置的目的;通过对弯头和滤管的双向调节,保证弯头和滤管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组装,且在组装前可以利用卡扣测量件来测试滤管上的卡扣开角是否合格,减少了组装的失误率,通过z轴向支撑板上的z轴向电机驱动伸缩轴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固定在伸缩轴一端的滤管压合件会同步运动,在滤管压合件下压在滤管固定件的上端时,可以起到对滤管的压合固定作用,完成组装后,将组装完成的过滤器放置在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内,检测过滤器是否卡接完整,进一步提升了组装的合格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15.图中,1、安装板;2、驱动装置;3、x轴向装置;4、y轴向装置;5、z轴向装置;6、检测装置;7、x轴向电机;8、支撑架;9、弯头固定件;10、t形槽;11、轴套;12、l形固定件;13、卡扣测量件;14、y轴向电机;15、l形滑块;16、滤管固定件;17、端头固定件;18、缓冲接触头;19、z轴向支撑板;20、z轴向电机;21、滤管压合件;22、滤管检测装置;23、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16.由于现有存在现有技术的汽车过滤器产品组装一般为人工组装,效率一般,且没有检测确认功能,产品存在一定的风险等问题,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下面将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详细地阐述;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过滤器组装设备,包括安装板1,安装板1上设置有驱动装置2、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z轴向装置5和检测装置6,驱动装置2整体固定在安装板1上,驱动装置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电机的防护罩,防护罩的整体呈l形,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和z轴向装置5均固定安装在驱动装置2相邻两个侧面的一侧,z轴向装置5固定安装在y轴向装置4的上端,通过安装板1将驱动装置2、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z轴向装置5和检测装置6固定在一块安装板1上,利用驱动装置2给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z轴向装置5和检测装置6提供驱动能量,其中x轴向装置3带动弯头固定件9在x轴方向进行移动,y轴向装置4带动滤管在y轴方向进行移动,使得x轴向装置3上的弯管与y轴向装置4上的滤管进行卡接组装。
18.x轴向装置3与y轴向装置4互相垂直,x轴向装置3包括x轴向电机7,x轴向电机7通过两端的支撑架8进行悬空固定,x轴向电机7一端的伸缩轴从支撑架8上的圆孔中穿出连接有弯头固定件9。弯头固定件9与伸缩轴的连接处设置有t形槽10,伸缩轴上套接有轴套11,
弯头固定件9下部通过滑块和x轴向滑轨与x轴向固定块的上端相连接,x轴向固定块的下端固定在安装板1上,弯头固定件9上设置有l形固定件12,l形固定件12的端头处设置有卡扣测量件13,通过x轴向电机7驱动伸缩轴带动弯头固定件9在x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支撑架8上的x轴向电机7会驱动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伸缩轴通过其上的卡在t形槽10内的轴套11推拉弯头固定件9,进而达到调整卡扣测量件13和弯头在x轴方向位置的目的。
19.y轴向装置4包括固定在安装板1上的y轴向电机14,y轴向电机14一端的伸缩轴连接有l形滑块15,l形滑块15上部固定有滤管固定件16,l形滑块15的下部安装在y轴向电机14上的y轴向滑轨上,y轴向电机14的一端设置有端头固定件17,端头固定件17伸出y轴向电机14端头的部分上设置有缓冲接触头18,z轴向装置5固定安装在滤管固定件16上,通过y轴向电机14驱动伸缩轴带动滤管固定件16在y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设置在y轴电机上的l形滑块15会同步跟随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l形滑块15上的滤管固定件16上会同步运动,进而达到调整滤管在y轴方向位置的目的。
20.z轴向装置5包括z轴向支撑板19,z轴向支撑板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z轴向电机20,z轴向电机20的下部通过伸缩轴连接有滤管压合件21,通过z轴向支撑板19上的z轴向电机20驱动伸缩轴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固定在伸缩轴一端的滤管压合件21会同步运动,在滤管压合件21下压在滤管固定件16的上端时,可以起到对滤管的压合固定作用。
21.检测装置6包括滤管检测装置22,滤管检测装置22呈上部圆锥下部圆柱状,滤管检测装置22的两侧设置有卡扣槽,检测装置6还包括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23,将滤管放置在滤管检测装置22上,检测滤管的尺寸是否合格,完成检测和组装后,将组装完成的过滤器放置在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23内,检测过滤器时候卡接完整。
22.工作原理:在组装前,将滤管放置在滤管检测装置22上,检测滤管的尺寸是否合格,再通过安装板1将驱动装置2、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z轴向装置5和检测装置6固定在一块安装板1上,利用驱动装置2给x轴向装置3、y轴向装置4、z轴向装置5和检测装置6提供驱动能量;其中x轴向装置3带动弯头固定件9在x轴方向进行移动,y轴向装置4带动滤管在y轴方向进行移动,使得x轴向装置3上的弯管与y轴向装置4上的滤管进行卡接组装,通过x轴向电机7驱动伸缩轴带动弯头固定件9在x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支撑架8上的x轴向电机7会驱动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伸缩轴通过其上的卡在t形槽10内的轴套11推拉弯头固定件9,进而达到调整卡扣测量件13和弯头在x轴方向位置的目的,通过y轴向电机14驱动伸缩轴带动滤管固定件16在y轴向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设置在y轴电机上的l形滑块15会同步跟随伸缩轴进行往复运动,固定在l形滑块15上的滤管固定件16上会同步运动,进而达到调整滤管在y轴方向位置的目的;通过对弯头和滤管的双向调节,保证弯头和滤管可以在合适的位置进行组装,且在组装前可以利用卡扣测量件13来测试滤管上的卡扣开角是否合格,通过z轴向支撑板19上的z轴向电机20驱动伸缩轴进行上下的往复运动,固定在伸缩轴一端的滤管压合件21会同步运动,在滤管压合件21下压在滤管固定件16的上端时,可以起到对滤管的压合固定作用,完成检测和组装后,将组装完成的过滤器放置在完整件精度检测装置23内,检测过滤器是否卡接完整。
23.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