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6338发布日期:2022-05-16 23:45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材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


背景技术:

2.弯管机是一种对金属类管材进行弯曲的设备。通常包括机架、紧固装置和弯管装置,其中紧固装置用以将管材固定,弯管装置实行对管材进行弯曲,实现弯管的效果。
3.目前,申请号为“cn202023341102.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单头弯管机,包括机架、芯轴机构、用于夹紧管材的夹紧装置以及用于弯曲管材的弯管装置,所述芯轴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机架上的芯轴支撑机构、固定于芯轴支撑机构上的芯轴以及供管材套设的芯头,所述芯轴固定于所述芯轴支撑机构上,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芯轴的弹性杆,所述弹性杆上开设有供所述芯轴穿过的限位槽。
4.现有技术中,芯轴类的弯管设备基本和上述技术内容类似。在工作过程中将件工件穿入定位好的芯轴,启动夹紧装置,夹紧装置对工件进行夹紧,然后弯管装置开始绕圆心转动,管子在夹紧模块的夹紧下绕成型磨具成型,最终形成弯管。
5.但现有技术也存在相应的问题:一、夹紧装置夹紧管子后,管子在拉弯的过程中,管壁在夹紧装置的夹紧位置的摩擦力急剧增加,导致管壁受损,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二、在弯管的过程中从芯轴、限位模块和夹紧模块分界处,开始属于摩擦拉完的位置,因限位模块固定的情况,该位置管口受到压应力,管口会产生变形,芯轴则起到了支撑管内壁,限制变形的作用。此位置芯轴会受到大量的摩擦以及压缩应力,因此会对管内壁造成摩擦损伤,并且芯轴在压应力的作用下,同心度会发生改变,导致生产中需要频繁调节影响生产效率,更甚至导致芯轴损坏,而芯轴为非标准配件,价格不算低廉并且不易购买影响生产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
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8.一种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包括工作台、减速电机、旋转模具、活动条形模具和工件,所述工作台上固定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和旋转模具连接传动,所述旋转模具上设置有圆弧环槽,所述旋转模具上固定有拉弯块,所述拉弯块上设置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和圆弧环槽对接,所述工件紧贴圆弧环槽的一侧穿过并能够紧贴中心孔设置;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滚轮,所述活动条形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直槽,所述活动条形模具的另一侧紧贴限位滚轮滑动设置,所述活动条形模具的圆弧直槽紧贴工件设置。
9.优选的,所述活动条形模具和旋转模具相间有至少0.2mm的间隙。
10.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限位开关。
11.优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滑槽,所述限位开关滑动的设置在滑槽中,所述限位开关上设置有顶紧螺钉。
12.优选的,所述的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包括压紧固定板,所述压紧固定板通过轴
承和减速电机的旋转轴连接,所述压紧固定板通过固定螺栓固定在工作台上。
13.优选的,所述拉弯块和旋转模具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无芯轴弯管设备工装简单、成本低廉、所有零部件皆可采购得到,并且克服了现有设备的对工件的损伤。
16.(1)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模具和活动条形模具属于间隙配合,不像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属于夹紧装置,在弯管的过程中因弯管位置处的巨大摩擦力,导致夹紧部位出现夹紧滑动产生划痕,损坏无缝钢管。
17.(2)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模具和活动条形模具在设备工作过程中,活动条形模具相对管子为同步活动的状态,因此与管子无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而现有技术中的弯管设备夹紧模块和限位模块分界位置,因限位模块为固定的,该位置与管子产生摩擦,并且属于过盈配合,会将正公差的管子管壁磨损(类似切削效果),对管壁造成质量影响,本实用新型则克服了该部分的对管壁的摩擦。
18.(3)更进一步的,因夹紧模块与限位模块处为摩擦部分,并且模具与工件属于过盈配合,因此该位置对管子形状会造成压应力,会影响管子管口形状以及通球面积。因此,该位置需要芯轴通入管中,支撑管子内壁确保管子形状。因此,现有技术的设备在该过程中,芯轴也受到压力,管子又绕成型模块转动,内壁与芯轴产生了极大的摩擦力,也会损坏管子内壁;而本实用新型中,旋转模具和活动条形模具有微小间隙,并且活动条形模具与管子一同活动,管子外形产生的微小变形属于可控范围,因此取消了芯轴的设置,避免了芯轴对管子内壁的摩擦损伤。
19.(4)更进一步的,现有技术中的设备因芯轴受到挤压和摩擦,芯轴损耗十分严重,仅生产20-100个工件就会发生损坏,更换芯轴后需要重新调整芯轴与模具的同心度,影响生产效率,而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芯轴的设置,则解决了此类问题。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芯轴弯管设备的正视图;
21.图2为图1中的俯视图;
22.图3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无芯轴弯管设备加工好的工件示意图;
23.图标:1-工作台,11-滑槽,12-限位开关,13-开关面板,2-减速电机,21-旋转轴,3-旋转模具,31-圆弧环槽,4-压紧固定板,41-固定螺栓,5-活动条形模具,51-圆弧直槽,6-限位滚轮,7-工件,8-拉弯块,81-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5.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
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
27.如图1~图3所示,一种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包括工作台1、减速电机2、旋转模具3、活动条形模具5和工件7,在工作台1上固定有减速电机2,减速电机2的旋转轴21和旋转模具3连接传动,旋转模具3上设置有圆弧环槽31,旋转模具3上固定有拉弯块8,拉弯块8上设置有中心孔81,中心孔81和圆弧环槽31对接,工件7紧贴圆弧环槽31的一侧穿过并能够紧贴中心孔81设置。工作台1上设置有若干个限位滚轮6,活动条形模具5的一侧设置有圆弧直槽51,活动条形模具5的另一侧紧贴限位滚轮6滑动设置,活动条形模具5的圆弧直槽51紧贴工件7设置。
2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旋转模具3的圆弧环槽31、拉弯块8的中心孔81以及活动条形模具5的圆弧直槽51对工件7进行限位固定、拉弯,在旋转模具3旋转拉弯的过程中,工件7和活动条形模具5同步进行运动,即工件7和活动条形模具5之间不具有相对运动的摩擦力,而市场上的弯管设备夹紧模块和限位模块分界位置,因限位模块为固定的,该位置与管子产生摩擦,并且属于过盈配合,会将正公差的管子管壁磨损(类似切削效果),对管壁造成质量影响。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该位置不会如市面的产品,克服了该部分的对管壁的摩擦。
29.其次,旋转模具3和活动条形模具5属于间隙配合,不像市面采购的设备属于夹紧装置,在弯管的过程中因弯管位置的巨大摩擦力,导致夹紧部位出现夹紧滑动产生划痕,损坏无缝钢管。
30.并且,市面的设备因芯轴受到挤压和摩擦,芯轴损耗十分严重,仅生产20-100个工件7就会发生损坏,更换芯轴后需要重新调整芯轴与模具的同心度,影响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取消了芯轴的设置,解决了此类问题。
31.进一步的,活动条形模具和旋转模具3相间有至少0.2mm的间隙。传统的弯管设备,因夹紧模块与限位模块处为摩擦部分,并且模具与工件7属于过盈配合,因此该位置对管子形状会造成压应力,会影响管子管口形状以及通球面积。因此,该位置需要芯轴通入管中,支撑管子内壁确保管子形状。因此,市面的设备在该过程中,芯轴也受到压力,管子又绕成型模块转动,内壁与芯轴产生了极大的摩擦力,也会损坏管子内壁。而本实用新型中,活动条形模具5和旋转模具3有微小间隙并且活动条形模具5与工件7一同活动,工件7外形产生的微小变形属于可控范围,因此取消了芯轴,避免了工件7内壁的摩擦损伤。
32.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台1上设置有限位开关12。
33.进一步的,工作台1上设置有滑槽11,限位开关12滑动的设置在滑槽11中,限位开关12上设置有顶紧螺钉。这样的设计,方便对限位开关12进行调节,进而生产出不同尺寸、形状的工件7。
34.本实用新型的半自动无芯轴弯管设备,包括压紧固定板4,压紧固定板4通过轴承和减速电机2的旋转轴21连接,压紧固定板4通过固定螺栓41固定在工作台1上,通过压紧固定板4的设计,可以进一步保证弯管过程中各个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如:活动条形模具5、限位滚轮6等部件。
35.进一步的,拉弯块8和旋转模具3通过焊接固定的方式固定连接。
36.工作原理:
37.一、弯管设备启动前先将工件7穿过件拉弯块8的中心孔81,然后将活动条形模具5
放入,使得活动条形模具5的圆弧直槽51紧贴工件7设置,活动条形模具5的一侧紧贴限位滚轮6滑动设置,并且活动条形模具5与旋转模具3形成有0.2mm间隙,如图2所示,即完成工件7的安装。
38.二、启动机器,旋转模具3在减速电机2作用下开始转动,工件7受到拉弯块8的拉扯开始随旋转模具3形状成型,弯管的过程中活动条形模具5为活动状态,与工件7无相对运动,管壁无摩擦,工件7相对属于沿旋转模具3转动的状态在运动,到达工艺制定位置碰撞到限位开关12,设备停止,工件7拉弯制作完成;最后按动开关面板13的复位开关,设备复位,取下活动条形模具5后即可取下工件7。
3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