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27772发布日期:2022-07-20 05:21阅读:90来源:国知局
升降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升降系统。


背景技术:

2.在进行电机压装时,现在技术采用压装机构与升降机构同时进行的,参见中国公开发明专利,公开号为cn113635024a,公开的一种电机压装机,根据说明书第【0024】段记载的“将待压装的定子放在定位治具300上,然后将定位治具300滑动至压装空间内,然后用锁紧机构将定位治具300锁紧在压装空间内,将带有隔离外套的转子放在定子上,上升降端210带动上顶件211、下升降端220带动下顶件222一起上升,下顶件222与转子相抵,然后上升降端210带动上顶件211向下运动至与转子相抵,再将定子上的隔离外套拆出,上升降端210带动上顶件211、下升降端220带动下顶件222一起下降,将转子和定子压装在一起,最后上升降端210带动上顶件211上升,松开锁紧机构,即可将定位治具300移出压装空间,完成压装,如此整个电机压装过程可保持转子与定子保持同轴,更加精确可靠,提高电机的生产质量”。然而在长距离的运行中,压装和升降同步进行,难以保证同心度和定位精度。因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适用于电机压装时,长距离传动稳定的升降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升降系统,用于电机压装时,能够长距离且稳定地传动。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系统,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两支撑板的顶端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与工作台之间活动设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两端分别设有升降丝杆,工作台的下方设有带动升降丝杆转动进而使升降板沿升降丝杆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主动轮及第二从动轮,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工作台的下方,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均与驱动电机的驱动主轴连接且上下间隔设置,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通过第一同步带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通过第二同步带传动连接。
5.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丝杆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与升降板之间连接有导套。
6.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通过螺母座与升降丝杆连接并在升降丝杆上做上下升降运动。
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从动轮和第二从动轮分别连接于两升降丝杆的末端,两升降丝杆的顶端安装于顶板上。
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升降板上开设有通孔,通孔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孔。
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板上开有多边形通槽,所述多边形通槽与通孔呈上下对应设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驱动电机运转,同步驱动第一主动轮和第二主动轮转动,再通过第一从动轮与第一同步带的配合以及第二从动轮与第二同步带的配合,同步驱动两个升降丝杆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板上下升降,用于电机压装时,能够长距离并且稳定地传动。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在电机压装时的立体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应用在电机压装时(去掉机架面板)的立体图;
16.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
17.图中:10、工作台,11、支撑板,12、顶板,13、升降板,14、升降丝杆,15、驱动组件,151、驱动电机,152、第一主动轮,153、第一从动轮,154、第一同步带,155、第二主动轮,156、第二从动轮,157、第二同步带,16、导向柱,17、导套,18、螺母座,19、通孔,20、定位孔,21、多边形通槽,22、定位板,23、定位套,24、上顶件,25、下顶件,26、第一升降电缸,27、第二升降电缸。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9.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升降系统,包括工作台10,工作台10两端分别设有支撑板11,两支撑板11的顶端安装有顶板12,顶板12与工作台10之间活动设有升降板13,升降板13的两端分别设有升降丝杆14,工作台10的下方设有带动升降丝杆14转动进而使升降板13沿升降丝杆14上下移动的驱动组件15,驱动组件15包括驱动电机151、第一主动轮152、第一从动轮153、第二主动轮155及第二从动轮156,驱动电机151安装于工作台10的下方,第一主动轮152和第二主动轮155均与驱动电机151的驱动主轴连接且上下间隔设置,第一主动轮152和第一从动轮153通过第一同步带154传动连接,第二主动轮155和第二从动轮156通过第二同步带157传动连接。
20.通过驱动电机151运转,同步驱动第一主动轮152和第二主动轮155转动,再通过第一从动轮153与第一同步带154的配合以及第二从动轮156与第二同步带157的配合,同步驱动两个升降丝杆14转动,进而带动升降板13上下升降,用于电机压装时,能够长距离并且稳定地传动。
21.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丝杆14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柱16,导向柱16与升降板13之间连接有导套17。每一升降丝杆14的两侧均设有导向柱16,设置的四个导向柱16,有利于升降板13的稳定活动和提高整个设备的稳定性。
22.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板13通过螺母座18与升降丝杆14连接并在升降
丝杆14上做上下升降运动,从而提高升降板13上下移动的精度。
23.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从动轮153和第二从动轮156分别连接于两升降丝杆14的末端,两升降丝杆14的顶端安装于顶板12上。
24.进一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升降板13上开设有通孔19,通孔19外侧均匀分布有若干定位孔20。顶板12上开有多边形通槽21,多边形通槽21与通孔19呈上下对应设置。所设置的多边形通槽21、通孔19和定位孔20便于安装电机压装时的压装机构。
25.参见图4-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升降系统用于电机压装设备上的示意图。此电机压装设备除了升降系统外,还包括位于工作台10上的定位板22,定位板22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上顶件24和下顶件25,下顶件25由第一升降电缸26控制并且下顶件25的顶端能穿过定位板22,定位板22中心处设有供下顶件25穿过的定位套23,由第一升降气缸带动下顶件25相对定位板22做升降运动,上顶件24由第二升降电缸27控制其上下运动。
26.压装电机时,将待压装的定子放在定位板22上,然后将定位板22滑动至压装空间,即上顶件24和下顶件25重合的中轴线上,随后将带有隔离外套的转子放在定子上,第一升降电缸26带动下顶件25上升,下顶件25穿过位于定位板22中心的定位套23,并与转子相抵,然后再将定子上的隔离外套拆出,第二升降电缸27带动上顶件24下降,将转子和定子压装在一起,然后第二升降电缸27带动上顶件24上升,第一升降电缸26带动下顶件25退出定位套23,将定位板22移出压装空间,完成压装。
27.当需要上顶件24长距离升降时,可先通过驱动组件15带动升降板13沿着升降丝杆14升降至一定高度后,再通过第二升降电缸27带动上顶件24升降,以此保证长距离升降过程中的同心度和定位精度。
28.第一升降电缸26、下顶件25、第二升降电缸27以及上顶件24,形成独立的压装机构,驱动组件15带动升降板13做升降运动完成独立的升降动作,替代手动调节升降的方式,提高调节效率,压装与升降工步独立,长距离升降过程中同心度和定位精度。另外的,驱动电机151运转,同步驱动第一主动轮152和第二主动轮155转动,第一主动轮152通过第一同步带154带动第一从动轮153转动,第二主动轮155通过第二同步带157带动第二从动轮156转动,第一从动轮153和第二从动轮156的同步转动,进一步带动两根升降丝杆14的旋转,实现升降板13长距离且平稳的升降,相对于蜗轮蜗杆传动而言,增大了升降行程,并且传动更加稳定。
29.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