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2347942发布日期:2022-11-26 11:5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2.宽厚板轧机刚度是衡量宽厚板轧机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轧机刚度越高,轧出来的钢板厚度精度越高,轧制时钢板的镰刀弯越好控制。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支撑辊轴承座、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耐磨板之间不停的磨损,使轧辊轴承座与牌坊耐磨板之间的间隙不断增大轧机的刚度逐渐下降,当刚度下降到一定的时候,钢板的厚度精度就无法满足生产要求,轧制时钢板的板形也不好,钢板镰刀弯难以控制,经常出现因钢板镰刀大卡钢的情况,产生生产、质量、设备事故,导致产线重大损失。因此如何在日常生产维护时,减小轧辊轴承座与牌坊耐磨板之间的间隙,提升轧机刚度是宽厚板轧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授权公告号cn2887475y的专利“高刚度预应力轧机”提供了一种高刚度预应力轧机。该方法生产的轧机刚度高。但该方法是提供高刚度的轧机,对在轧机使用过程中,宽厚板轧机刚度下降时,如何提高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没有涉及。
4.公布号cn102632077a的专利“全预应力高刚度万能轧机”提供了一种全预应力高刚度万能轧机。该方法提供的轧机刚度高。但该方法是提供高刚度的轧机,对在轧机使用过程中,宽厚板轧机刚度下降时,如何提高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没有涉及。
5.公布号cn102248004a的专利“一种窄带热连轧精轧机刚度的计算方法”提供了一种热连轧精轧机刚度的计算方法。该方法能计算窄带热连轧机的精轧机刚度。但该方法是提供窄带热连轧机的精轧机刚度计算方法,对在轧机使用过程中,宽厚板轧机刚度下降时,如何提高宽厚板轧机的刚度没有涉及。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有效控制机架里轴承座与牌坊耐磨板之间的间隙,提升轧机刚度,提高厚度控制精度和改善钢板板形。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包括:
9.利用轧机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换一次;
10.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将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控制在0.2mm~0.6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控制在0.3mm~0.7mm;
11.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
12.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
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将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控制在0.3mm~0.7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控制在0.2mm~0.6mm。
13.进一步的,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2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7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7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2mm。
14.进一步的,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6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3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3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6mm。
15.进一步的,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45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51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58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44mm。
16.轧机生产时,轧辊轴承座的耐磨板与牌坊的耐磨板之间不停的处于相对运动之中,耐磨板不停的磨损,由于接触处的压力不一样,摩擦力不一样,导致轧辊轴承座耐磨板与牌坊耐磨板的表面磨损不均匀,这样轧制时,随着辊系的上下运动,在垂直方向上,各处的间隙不一样,轧制时机架的稳定性不好,刚度差,难以满足生产要求,因此在每年大修时,需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由于在生产时,采用一用三备模式,单套工作辊的轧制公里数较少,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磨损较慢,因此工作辊的轴承座耐磨板每两年换一次。在生产中,由于轴承座耐磨板与牌坊耐磨板之间在轧钢时,随着辊缝的变化,存在相对运动,不可避免存在摩擦力,导致表面磨损,致使辊系与牌坊耐磨之间的间隙越来越大,刚度越来越小,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小间隙,由于轧辊轴承座加垫调整间隙简单易行,因此定期对支撑辊轴承座和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
板,与牌坊耐磨板之间的间隙进行测量,根据测量值对轴承座通过加垫的方式来调整间隙,使轴承座耐磨板与牌坊耐磨板之间的间隙始终保持合适,保证轧机的刚度满足要求。支撑辊、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值大小,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确保轧辊能正常的推进和拉出机架,二是确保轧机刚度能满足轧制需求。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
18.本发明实施简单,主要通过定期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处的耐磨板、轧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和通过对轧辊轴承座加垫的方式来调整间隙,就可以保证轧机刚度满足要求,该方法投资少,操作简单,容易在现有生产线上实现。使用该方法后,轧机的刚度保持稳定,能满足生产需求,因刚度下降导致轧制时镰刀弯大,出现卡钢的事故次数比实施前减少了98.3%,效果十分明显。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20.实施例1
21.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包括: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2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7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7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2mm。轧机的刚度高,满足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22.实施例2
23.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包括: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6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3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3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6mm。轧机的刚度高,满足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24.实施例3
25.一种提高宽厚板轧机刚度的方法,包括:宽厚板轧机每年大修时,更换牌坊与轧辊轴承座接触的耐磨板,并同步更换支撑辊轴承座的耐磨板。工作辊轴承座的耐磨板每两年更换一次。每次更换支撑辊时,当支撑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
的间隙,并根据测量的间隙值,通过对支撑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支撑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45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51mm。每架轧机配备四套工作辊,采用一用三备模式。每套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每三个月测量一次,在更换工作辊时,当工作辊推进机架后,用塞尺测量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根据测量结果调整间隙,通过对工作辊轴承座加减金属垫的方式,调整工作辊轴承座与牌坊之间的间隙,机架入口方向的间隙为0.58mm,机架出口方向的间隙为0.44mm。轧机的刚度高,满足生产、质量控制要求。
26.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