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05535发布日期:2023-02-10 18:32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产品成型技术领域,具体讲就是涉及一种线带轮产品成型模组。


背景技术:

2.如附图1所示,线带轮是汽车上常见的传动零部件,现有技术中此类线带轮是是通过热锻或粉末冶金来完成,显然热锻和粉末冶金成本较高,环境污染大,关键是热锻和粉末冶金无法一次完成线带轮的成型,需要后续机加工工艺实现成品的成型,不仅增加了成本,产品质量也难以控制,产品的良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的线带轮产品采用热锻或粉末冶金成型过程中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环境污染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具结构,采用冷镦的方式成型,不仅能够一次成型线带轮成品,且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4.技术方案
5.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剪切模组,预镦模组,整形模组,压扁整形模组,压扁整形及成型法兰和内孔模组和冲孔模组;
6.所述压扁整形及成型法兰和内孔模组包括第四冲模和第四主模,所述第四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含有钨钢模芯的第四冲模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冲模壳内的第四冲模垫块和第四冲模顶针,所述第四主模包括第四主模壳,以及第四主模后锁、第四主模模芯、第四主模冲棒、第四主模垫块、第四主模冲棒垫块,所述第四主模后锁与第四主模壳配合锁在一起,所述第四主模壳后端装有第四主模垫块,第四主模冲棒穿过第四主模垫块后固定装在第四主模冲棒垫块上。
7.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主模冲棒为非完全对称结构。
8.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主模模芯的模腔均为非完全对称结构。
9.进一步地,所述压扁整形模组包括第三冲模和第三主模,所述第三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第三冲模壳,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冲模壳内的第三冲模垫块、第三冲模套管和第三冲模顶针,所述第三主模包括第三主模壳,以及第三主模后锁、第三主模模芯、第三主模顶针、第三主模垫块、第三主模顶针垫块,所述第三主模后锁与第三主模壳配合锁在一起,第三主模垫块置于所述第三主模壳内腔中,第三主模顶针一端固定装在所述第三主模顶针垫块垫块中,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主模垫块伸入所述第三主模模芯。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具结构,采用冷镦的方式成型,不仅能够一次成型线带轮成品,且提高了产品的良率。
附图说明
12.附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带轮的产品图;
13.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剪切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4.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预镦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5.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整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扁整形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17.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扁整形及成型法兰和内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冲孔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前”、“后”、“左”、“右”、“常用侧”、“备用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1.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2.现有的线带轮产品采用热锻或粉末冶金成型过程中成本高,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环境污染大,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线带轮产品冷镦成型模组,它包括剪切模组000,预镦模组100,整形模组200,压扁整形模组300,压扁整形及成型法兰和内孔模组400和冲孔模组500;
23.如附图2所示,所述剪切模组000包括线模001、剪模002,以及剪刀仁、剪刀柄,安装在冷镦机上,将一定线径的线材经过剪刀仁,切料至所需长度,捅料、并通过传送机构的夹钳将剪料传送至下一工位;
24.如附图3所示,所述预镦模组100用于冷镦料坯预镦粗,使端面切刀痕迹平整。所述预镦模组100包括第一冲模和第一主模,所述第一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第一冲模壳10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冲模壳内的第一冲模垫块109和第一冲模冲针107,所述第一主模包括中空的第一主模模壳105,以及第一主模后锁104、第一主模模芯106、第一主模垫块103、第一主模顶针102和第一主模顶针垫块101,所述第一主模后锁104与第一主模壳105配合锁入。第一主模顶针垫块101放置于第一主模顶针102后。剪料料坯00经过第一冲模和第一主模镦锻挤压后成型第一工位料,夹钳夹住第一工位料坯翻转180
°
,将料坯送至下一工
位;
25.如附图4所示,所述整形模组200用于再次整形,与第一工位有相同效益,然后夹钳将料坯传送至第三工位。第整形模组200包括第二冲模和第二主模,所述第二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第二冲模壳20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冲模壳内的第二冲模垫块209和第二冲模冲针207,所述第二主模包括第二主模壳205,以及第二主模后锁204、第二主模模芯206、第二主模顶针202、第二主模垫块 203、第二主模顶针垫块201,所述第二主模后锁204与第二主模壳205配合锁入。第一工位料经过第二冲模和第二主模镦锻挤压后成型第二工位料,夹钳夹住第二工位料坯翻转180
°
,将料坯送至第三工位;
26.如附图5所示,所述压扁整形模组300包括第三冲模和第三主模,所述第三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第三冲模壳30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三冲模壳内的第三冲模垫块310、第三冲模套管308和第三冲模顶针309,所述第三主模包括第三主模壳305,以及第三主模后锁304、第三主模模芯306、第三主模顶针302、第三主模垫块303、第三主模顶针垫块301,所述第三主模后锁304与第三主模壳305配合锁在一起,第三主模垫块303置于所述第三主模壳305内腔中,第三主模顶针302一端固定装在所述第三主模顶针垫块301垫块中,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三主模垫块303伸入所述第三主模模芯306。
27.如附图6所示,所述压扁整形及成型法兰和内孔模组400包括第四冲模和第四主模,所述第四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含有钨钢模芯的第四冲模壳408,以及设置在所述第四冲模壳内的第四冲模垫块410和第四冲模顶针409,所述第四主模包括第四主模壳406,以及第四主模后锁404、第四主模模芯407、第四主模冲棒403、第四主模垫块405、第四主模冲棒垫块401,所述第四主模后锁404与第四主模壳406配合锁在一起,所述第四主模壳406后端装有第四主模垫块402,第四主模冲棒403穿过第四主模垫块405后固定装在第四主模冲棒垫块 401上。所述第四主模冲棒403为非完全对称结构。所述第四主模模芯407的模腔均为非完全对称结构。
28.如附图7所示,冲孔模组500用于对产品进行通孔。冲孔模组500包括第五冲模和第五主模。所述第五冲模包括设有中空的孔的含有钨钢模芯的第五冲模壳507,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五冲模壳内的第五冲模顶针506、第五冲模顶针套管505、第五冲模垫块508、第五冲模垫块509、第五冲模射销510、第五冲模垫块511和第五冲模垫块512,所述第五主模包括含有钨钢模芯的第五主模壳 504,以及第五主模套管503、第五主模垫块一502和第五主模垫块二501。第四工位料经过第五冲模冲孔后成形为成品,并将冲孔废料排入第五主模套管503 中,随后再排入第五主模垫块二501、第五主模垫块一502中并最终从多工位设备的废料口排出,成品则由第五主模套管503顶出并掉落至出料口。
2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