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75674发布日期:2022-09-02 23:29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泵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


背景技术:

2.管道泵主要指可安装在管道的任何位置的泵,又叫做增压泵,属于立式泵的一种,也可以叫做立式管道泵,管道泵具有气密性好,流量大和维修性好等优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管道泵的应用变得较为广泛。
3.目前对于一些代加工的小厂家来说,水泵组装主要是依赖人工操作,在装配操作时需要不断地人工搬动零部件、半成品及成品,为了检测,也还需再次不断地搬动半成品和成品,使得工作效率极其低下,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减少人工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包括差速链,差速链上设置若干工装板,沿所述差速链按照管道泵的装配顺序依次设置机筒装配工位、机筒后盖装配工位、叶轮装配工位、泵体装配工位、外观检测工位、试气工位、试电工位;每一装配工位对应设置一个阻挡气缸;
7.所述机筒装配工位包括第一kbk机械手、第一压机;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8.所述机筒后盖装配工位包括第二kbk机械手、第二压机、第一顶升定位机构;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9.所述叶轮装配工位包括第三kbk机械手、第二顶升定位机构、第三压机;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10.所述泵体装配工位包括第四kbk机械手;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11.外观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12.试气工位包括第五kbk机械手、试气装置;试电工位包括试电装置;试气工位和试电工位配备同一名操作工人。
13.优选的:第一kbk机械手、第二kbk机械手、第三kbk机械手、第四kbk机械手、第五kbk机械手结构相同。
14.优选的:在机筒装配工位、机筒后盖装配工位、叶轮装配工位、泵体装配工位分别至少设置一台原料车。
15.优选的:在所述试电工位安排一台成品转运车。
16.优选的:在差速链的一侧还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包括立架、盖板、工艺挂板、照明灯;所述立架安装在差速线的一侧,所述盖板安装在立架顶部;所述工艺挂板安装在立架上;所述照明灯安装在盖板上。
17.优选的:所述第一压机包括压装座、支架、压头;所述支架固定在压装座上,所述压
头安装在支架上,压头冲下,压头下方正对有顶升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压机、第三压机与所述第一压机结构相同。
18.优选的:所述压头动力为气动或是液动。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中从装配到成品下线都在差速链上完成,工人搬运通过kbk机械手完成,只需要工人按照工艺流程操作机械完成该步骤的装配,在一定范围内有效的减少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相比全自动流水线来说也适当的让厂家的成本可控,让工人继续有工作岗位。
附图说明
21.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22.在附图中:
23.图1是管道泵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构示意图;
25.图3是图2中管道泵装配的示意图;
26.图4是第一压机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
28.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29.差速链1,工装板2,机筒装配工位3、第一kbk机械手301、第一压机302、机筒后盖装配工位4、叶轮装配工位5、泵体装配工位6、外观检测工位7、试气工位8、试电工位9、原料车10、连接部原料车1001,机筒原料车1002,转子原料车1003,后端盖原料车1004,泵体原料车1005,风叶风罩原料车1006、成品转运车11;
30.管道泵12、电机1201、连接部1202、泵体1203;
31.工作台13、工艺挂板1301、照明灯1302、盖板1303;
32.阻挡气缸14。
具体实施方式
33.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34.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3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36.如图1—图5所示,一种管道泵差速链装配线,包括差速链1,差速链上设置若干工装板2,沿所述差速链按照管道泵的装配顺序依次设置机筒装配工位3、机筒后盖装配工位4、叶轮装配工位5、泵体装配工位6、外观检测工位7、试气工位8、试电工位9;每一装配工位
对应设置一个阻挡气缸15。
37.所述机筒装配工位包括第一kbk机械手301、第一压机302;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38.所述机筒后盖装配工位包括第二kbk机械手、第二压机、第一顶升定位机构;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39.所述叶轮装配工位包括第三kbk机械手、第二顶升定位机构、第三压机;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40.所述泵体装配工位包括第四kbk机械手;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41.在机筒装配工位、机筒后盖装配工位、叶轮装配工位、泵体装配工位分别至少设置一台原料车10。
42.如图2所示,在差速链的一侧,设置有原料车10,从左向右依次是泵体与电机连接的连接部原料车1001,机筒原料车1002,转子原料车1003,后端盖原料车1004,泵体原料车1005,风叶风罩原料车1006。
43.外观检测工位;外观检测工位配备一位操作工人;
44.试气工位包括第五kbk机械手、试气装置;试电工位包括试电装置;试气工位和试电工位配备同一名操作工人。试电工位之后配有一台成品转运车11。
45.第一kbk机械手、第二kbk机械手、第三kbk机械手、第四kbk机械手、第五kbk机械手结构相同。
46.如图5所示,在差速链的一侧还设置有工作台12,所述工作台包括立架、盖板、工艺挂板、照明灯;所述立架安装在差速线的一侧,所述盖板安装在立架顶部;所述工艺挂板安装在立架上;所述照明灯安装在盖板上。
47.工作台可以提醒操作人员按照规定的工艺进行操作,避免误操作。同时在工作台上可以安装有物料盒(在本装配线中物料盒主要用于盛装螺栓),物料盒底部倾斜,让盒内物料可以在工人操作过程中,清楚的看到剩余物料量以及可以快速拿到物料。
48.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压机302包括压装座30201、支架30202、压头30203;所述支架固定在压装座上,所述压头安装在支架上,压头冲下,压头下方正对有顶升定位机构;所述第二压机、第三压机与所述第一压机结构相同。所述压头动力为气动或是液动。
49.在本技术中,压头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更换调整,不做限定。
50.如图2所示,在图2中展示了本管道泵的装配过程,从连接部一直到最后的测试部分,具体装配线的工作流程如下:
51.管道泵12包括电机1201,连接部1202,泵体1203。
52.在机筒装配工位人工取连接压装骨架油封、后放置于工装板上;通过第一kbk机械手讲机筒吊到差速链上方与连接体对接,采用第一压机(在这里第一压机采用气动压机,压头根据实际压装需要而配备)对接;
53.接下来,在机筒后盖装配工位,第二名操作工人通过第二kbk机械手抱夹转子末端到差速链上,然后上后盖,并用第二压机(在这里第二压机采用液压压机,压头根据实际需要而配备)压装到位,安装螺栓之后人工拧紧螺栓;在此工位还配备有顶升定位机构;
54.然后在叶轮装配工位,第三kbk机械手将电机抱夹翻身180
°
,人工安装o型圈,采用第三压机(在这里第一压机采用气动压机,压头根据实际压装需要而配备)压装机械密封,人工安装叶轮并锁螺栓;在此工位还配备有顶升定位机构;
55.再接下来,在泵体装配工位上,采用第四kbk机械手将上一工位的电机翻转180
°
悬空等待,人工抱泵体上工装板,之后让电机和泵体对接;锁螺栓完成管道泵的整体装配。
56.接着是在差速链上对管道泵的检测,包括外观检测、气密性和电性能的检测。
57.在外观检测工位,安排一位工人,将管道泵在工装板上旋转360
°
而检查管道泵外观是否合格,合格的管道泵进入下一工位进行测试,不合格的管道泵下线整修;
58.在试气工位和试电工位,一位操作工人首先进行试气,将电机1201使用第五kbk机械手抱夹翻身90
°
在工装板上进行气密性测试,合格之后进行试电;完全合格之后通过机械手将合格的管道泵转移到成品转运车11上,不合格的产品下线整修。
59.在本技术中kbk机械手为成熟购买设备。
60.顶升定位机构为成熟购买设备;阻挡气缸为成熟购买设备。
61.第一压机、第二压机、第三压机为成熟购买设备。
6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