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刀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21222发布日期:2022-11-25 19:15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动力刀塔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刀塔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力刀塔。


背景技术:

2.刀塔是用于机床等加工设备上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切削待加工件。
3.公告号为cn107350495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动力刀塔防护结构、动力刀塔系统及控制方法,旨在提供一种高可靠、运行安全稳定的动力刀塔,其技术方案要点是通过双联齿盘、定齿盘、动齿盘结构,进行安全锁定,通过推力弹簧,提高可靠性,利用油腔形成活塞式的解锁功能,采用密封圈提高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
4.使用上述动力刀塔上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操作人员通过改变动力刀塔的位置来带动刀具进行移动,从而对工件不同位置进行加工。
5.上述的相关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工件在加工过程中,工件本身也需要夹持设备来夹持工件,夹持设备本身具有一定体积,当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时,动力刀塔会靠近夹持设备,有些情况下夹持设备会与动力刀塔产生影响,由于上述的动力刀塔由于造型比较方正,几乎没有什么避让空间,会导致上述的动力刀塔适用的场景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增加动力刀塔的适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刀塔。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动力刀塔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动力刀塔,包括刀塔本体、刀座、驱动装置和锁定装置,所述刀座转动连接在刀塔本体上,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齿圈和驱动件一,所述齿圈固定套设在刀座上,驱动件一驱动齿圈进行转动,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驱动件二、双联齿盘和动齿盘,所述动齿盘同轴固定在刀座上,所述双联齿盘活动连接在刀塔本体内,所述驱动件二驱动双联齿盘在刀塔本体内活动,所述双联齿盘与动齿盘相互正对设置,所述双联齿盘与动齿盘相互正对的齿面能够相互啮合,所述齿圈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上,所述齿圈、双联齿盘和动齿盘均靠近刀座一侧设置,所述刀塔本体外壁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位于齿圈、双联齿盘以及动齿盘远离刀座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齿圈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上,减小动齿盘以及齿圈所占的体积,同时将齿圈、动齿盘和双联齿盘均靠近刀座一侧设置,尽量缩小齿圈、动齿盘和双联齿盘在刀塔本体内的所占空间,使得刀塔本体上有空余的位置能够开设避让槽,避让槽能够对一些工件的夹持设备进行避让,从而增加动力刀塔的适用性,使得动力刀塔满足安装的使用场景变多。
10.优选的,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定齿盘,所述定齿盘固定在刀塔本体内,所述双联齿盘的齿面用于同时与定齿盘以及动齿盘的齿面啮合连接。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双联齿盘和动齿盘的啮合稳定性,并且双联齿盘前后移动过程中避免周向上的偏转误差,利用定齿盘进一步对双联齿盘的定位,确保定
齿盘、双联齿盘、动齿盘三者啮合的稳定。
12.优选的,所述动齿盘同轴套设并转动连接在定齿盘上。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定齿盘与动齿盘之间的位置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动齿盘能够转动连接在定齿盘上,使得动齿盘与齿圈以及刀座在刀塔本体上的转动更为稳定。
14.优选的,所述双联齿盘位于动齿盘远离避让槽的一侧。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联齿盘更靠近刀座设置,使得双联齿盘与动齿盘以及刀座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密。
16.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一包括第一电机和齿轮,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刀塔本体上,所述齿轮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电机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刀座的轴线方向,所述齿轮啮合连接在齿圈上。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转动带动齿轮进行转动,齿轮再通过与齿圈啮合连接来带动刀座进行转动。
18.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位于刀座轴线远离避让槽的一侧。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电机设置在刀座轴线远离避让槽的一侧,能够最大程度减小第一电机对避让槽的影响程度,从而减小第一电机对用来夹持工件的外置夹持设备的影响。
20.优选的,所述驱动件二包括两个液压机构,所述刀塔本体内开设有滑槽以及两个注油道,所述双联齿盘沿平行于刀座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双联齿盘也能沿平行于刀座的轴线方向转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双联齿轮将滑槽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油腔,两个注油道分别对应两个油腔,两个注油道分别对应两个液压机构,所述注油道的两端分别连通对应液压机构和对应油腔。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液压机构使得油腔空间被液压油填充挤压,来控制双联齿盘的移动。
22.优选的,还包括两个注油嘴,两个注油嘴分别对应两个注油道,所述注油道远离油腔的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注油嘴安装在注油道与外界连通的一端,所述注油道通过对应注油嘴与对应液压机构连通。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注油嘴相当于通用的适配件,能够匹配不同的液压机构,使得液压机构的选择范围变大。
24.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通过将齿圈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上,同时将齿圈、动齿盘和双联齿盘均靠近刀座一侧设置,尽量缩小齿圈、动齿盘和双联齿盘在刀塔本体内的所占空间,使得刀塔本体上有空余的位置能够开设避让槽,从而增加动力刀塔的适用性;
26.通过设置定齿盘,使得定齿盘与动齿盘之间的位置关系更为紧密,同时动齿盘能够转动连接在定齿盘上,使得动齿盘与齿圈以及刀座在刀塔本体上的转动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图2中b处的放大图。
31.附图标记说明:1、刀塔本体;11、避让槽;12、滑槽;121、油腔;2、刀座;3、驱动装置;31、齿圈;32、驱动件一;321、第一电机;322、齿轮;4、锁定装置;41、驱动件二;411、注油嘴;42、双联齿盘;43、定齿盘;44、动齿盘;5、转动装置;51、第二电机;52、齿轮箱;53、主轴。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动力刀塔。
34.参照图1、图2,本实施例的动力刀塔包括刀塔本体1、刀座2、驱动装置3和锁定装置4,刀座2转动连接在刀塔本体1的一端,驱动装置3用来驱动刀座2进行转动,锁定装置4用来对转动后的刀座2进行锁定。
35.参照图1、图2,刀座2上沿刀座2的周向方向能够安装多个刀具,刀塔本体1内还设有转动装置5来驱动刀具本身进行转动,转动装置5包括第二电机51、齿轮322箱和主轴53,齿轮322箱固定在刀塔本体1靠近刀座2的一端,刀座2将齿轮322箱包裹在内,当刀座2能够带动指定刀具转动至刀具对准齿轮322箱上的输出轴,齿轮322箱上的输出轴能够带动对应刀具进行转动,主轴53转动连接在刀塔本体1内,主轴53与刀座2同轴设置,主轴53同轴固定连接在齿轮322箱的输入轴上,第二电机51固定在刀塔本体1远离刀座2的一端,第二电机51的输出轴同轴固定在主轴53上并带动主轴53进行转动。驱动装置3和锁定装置4不对转动装置5造成影响。
36.参照图2、图3,驱动装置3包括齿圈31和驱动件一32,齿圈31固定套设在刀座2上,驱动件一32驱动齿圈31进行转动,驱动件一32包括第一电机321和齿轮322,第一电机321设置在刀塔本体1的外壁上,第一电机321输出轴的轴线方向平行于刀座2的轴线方向,齿轮322同轴固定连接在第一电机321的输出轴上,齿轮322啮合连接在齿圈31上。
37.参照图2、图4,锁定装置4包括驱动件二41、双联齿盘42、定齿盘43和动齿盘44,动齿盘44固定在刀座2靠近刀塔本体1的一端,动齿盘44与刀座2同轴设置,定齿盘43固定在刀塔本体1内,动齿盘44同轴套设并转动连接在定齿盘43上。刀塔本体1内开设有滑槽12,双联齿盘42沿平行于刀座2的轴线方向滑动连接在滑槽12内,双联齿盘42与刀座2同轴设置,双联齿盘42能够转动连接在滑槽12内,驱动件二41驱动双联齿盘42在滑槽12内活动,双联齿盘42与动齿盘44的齿面相互正对设置,双联齿盘42与定齿盘43的齿面也相互正对设置,双联齿盘42的齿面用来与定齿盘43以及动齿盘44的齿面啮合连接。
38.参照图2、图4,当需要对刀座2进行锁定时,驱动件二41驱动双联齿盘42朝向定齿盘43和动齿盘44一侧移动,双联齿盘42的齿面能够同时与定齿盘43以及动齿盘44的齿面啮合连接,利用定齿盘43对双联齿盘42的定位,能够提高双联齿盘42和动齿盘44的啮合稳定性,并且双联齿盘42前后移动过程中避免周向上的偏转误差,确保定齿盘43、双联齿盘42、动齿盘44三者啮合的稳定。当不需要对刀座2进行锁定时,驱动件二41驱动双联齿盘42朝向远离定齿盘43和动齿盘44一侧移动,动齿盘44不再受到双联齿盘42的限制能够自由转动。
39.参照图2、图4,齿圈31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44上,主轴53穿设在双联齿盘42、动齿盘44、定齿盘43以及齿圈31上。齿圈31、双联齿盘42和动齿盘44均靠近刀座2一侧设置,刀
塔本体1靠近齿轮322箱输出轴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避让槽11,避让槽11位于齿圈31、双联齿盘42以及动齿盘44远离齿轮322箱的一侧,双联齿盘42位于动齿盘44远离避让槽11的一侧。
40.参照图2、图4,将齿圈31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44上,减小动齿盘44以及齿圈31所占的体积,同时将齿圈31、动齿盘44和双联齿盘42均靠近刀座2一侧设置,尽量缩小齿圈31、动齿盘44和双联齿盘42在刀塔本体1内的所占空间,使得刀塔本体1上有空余的位置能够开设避让槽11,避让槽11能够对一些工件的夹持设备进行避让,从而增加动力刀塔的适用性,增加动力刀塔的使用场景。
41.参照图2、图3,为了减小第一电机321以及齿轮322避让槽11的影响,第一电机321位于刀座2轴线远离避让槽11的一侧。将第一电机321设置在刀座2轴线远离避让槽11的一侧,能够最大程度减小第一电机321对避让槽11的影响程度,从而减小第一电机321对用来夹持工件的外置夹持设备的影响。
42.参照图2、图4,驱动件二41包括两个液压机构和两个注油嘴411,双联齿轮322将滑槽12分隔成互不相通的两个油腔121,刀塔本体1内开设有两个注油道,两个注油道分别对应两个油腔121,两个注油道分别对应两个注油嘴411,注油道的一端与对应油腔121连通,注油道的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注油嘴411安装在对应注油道与外界连通的一端。两个注油嘴411分别对应两个液压机构,注油嘴411用来连通对应的液压机构。
43.参照图2、图4,液压机构可以为液压泵或者齿轮泵,通过液压机构使得油腔121空间被液压油填充挤压,来控制双联齿盘42的移动。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动力刀塔的实施原理为:将齿圈31同轴固定套设在动齿盘44上,减小动齿盘44以及齿圈31所占的体积,同时将齿圈31、动齿盘44和双联齿盘42均靠近刀座2一侧设置,尽量缩小齿圈31、动齿盘44和双联齿盘42在刀塔本体1内的所占空间,使得刀塔本体1上有空余的位置能够开设避让槽11,避让槽11能够对一些工件的夹持设备进行避让,从而增加动力刀塔的适用性,使得动力刀塔满足安装的使用场景变多。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