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144169发布日期:2023-02-03 21:05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料管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管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灭火器在生产时一般是分为两个机构,一部分是灭火罐另一部分则是灭火罐上侧的压把以及压力表和内部管道,而一般在组装阀门、压力表和其底部的出料管时,都是人工进行操作,人工进行压力表和阀门的安装,阀门安装后,需要将料管和上述部件进行组装,目前大都是人工从料箱中取出料管,再将料管手动拧在安装后的阀门上。一方面,生产效率低下,另一发面导致了人工成本的增加,无形中增加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灭火器生产过程阀门和料管组装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料管上料装置。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料管上料装置,包括:料箱、固定板、推板和推板驱动机构,所述固定板包括2-4块,上下布置,相邻两固定板之间高度依次递减,所述推板位于所述固定板后方,相邻两固定板之间的距离大于推板的厚度,所述推板与所述固定板构成2-4级台阶面,所述推板驱动机构每驱动一次,所述料管在原有的台阶面上升一级。
6.进一步地,所述推板与所述固定板的高度一致。
7.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固定板的高度。
8.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顶面为一斜面。
9.进一步地,所述推板的顶面为一斜面,两斜面倾斜方向一致。
1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为3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推板及固定板均包括前中后三块,所述推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立柱及套装在两立柱上可沿立柱上下滑动的连接板,以及驱动连接板上下滑动的第一气杆,所述连接板通过连接柱连接所述后推板,所述后固定板及中固定板的两侧具有滑槽,所述后推板和中推板通过穿过滑槽的连接柱连接,所述中推板和所述前推板通过穿过滑槽的连接柱连接。
12.进一步地,还包括输送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支架、输送带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支架内设有两个驱动轴,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驱动轴上,两个驱动轴之间设有输送带。
13.进一步地,还包括装管机构,所述装管机构包括螺纹杆、滑块、第二驱动电机、导向杆、第三驱动电机、定位杆、第二气杆、抬料架、第三气杆和夹持环,所述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滑块,端部设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滑块滑动连接在导向杆上,该滑块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所述第三驱动电机输出端安装有定位杆,所述第二气杆上安装有抬料架,所述抬料架内设有两对第三气杆,所述第三气杆一端设有夹持环。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料管上料装置可自动将料箱中料管上升至合适的高度,到达传输机构,再通过装管机构实现阀门组件的自动装管操作,避免了产品在组装时需要多人进行多步骤的组装,设备中的各个零件的相互配合,使设备自使用时组装更加的快捷,工作效率更快,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一;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上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局部下侧视角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二;
23.图7为图6中a处放大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右侧视角结构示意图三;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阀门组件结构示意图。
26.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27.1、安装板;2、上管机构;3、输送机构;4、装管机构;5、旋紧传输机构;6、下料机构;7、料箱;8、固定板;9、滑槽;10、立柱;11、第一气杆;12、连接板;13、连接柱;14、推板;15、支架;16、输送带;17、第一驱动电机;18、螺纹杆;19、滑块;20、第二驱动电机;21、导向杆;22、第三驱动电机;23、定位杆;24、第二气杆;25、抬料架;26、第三气杆;27、夹持环;28、第四气杆;29、压块;30、底座;31、支撑块;32、支撑壳;33、第五气杆;34、第四驱动电机;35、夹紧块;36、预压盘;37、转动盘;38、卡座;39、导向轨;40、第五驱动电机;41、第六气杆;42、机械爪;43、阀门组装系统本体;44阀门组件;44-1、阀门;44-2、压力表;44-3、料管。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实施例一、参考图1、图3及图5,本实施例提出一种料管上管机构2,使用时安装在安装板1上,包括料箱7、固定板8、滑槽9、立柱10、第一气杆11、连接板12、连接柱13和推板14和推板驱动机构,推板14及固定板8位于料箱7中,均包括前中后三块,推板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立柱10及套装在两立柱10上可沿立柱10上下滑动的连接板12,及驱动连接板12上下滑动的第一气杆11,连接板12通过连接柱13连接后推板,后固定板8及中固定板8的两侧具有滑
槽9,后推板和中推板通过穿过滑槽9的连接柱13连接,中推板和所述前推板通过穿过滑槽9的连接柱13连接。即相邻两个推板14之间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柱13,两个连接柱13滑动连接在滑槽9内。本实施例固定板8为三块上下布置,相邻两固定板8之间高度依次递减,推板14位于所述固定板8后方,相邻两固定板8之间的距离略大于推板14的厚度,推板14的高度与固定板8的高度相当,推板14与固定板8构成3级台阶面(如图8所示,t1、t2及t3),3级台阶面高度差相等,t1台阶面位于料箱7的最底部,料管在料箱7内横向放置,且料管淹没t1台阶面,驱动时,t1-t3台阶面的推板14在推板14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均向上顶出,这就使得料管依次从t1台阶面顶出到t2台阶面,再进一步被顶出到t3台阶面,这样料管在推板14的推动下,依次上升一个台阶面,最终进入到下一道工序,即输送机构3。上料机构使得上料实现自动化,节省人力的使用,提升了工作效率。
30.具体应用时,推板的高度也可低于所述固定板的高度,即两者高度差2-5mm,这样可以在台阶面上更好地承托住料管。作为改进方案,还可以将固定板的顶面设置为一斜面,该斜面和推板的竖直面构成一锐角托槽,可以起到更好地承托住料管的作用,当然也可将推板的顶面设置为斜面,两斜面倾斜方向一致。
31.输送机构3包括支架15、输送带16和第一驱动电机17,安装板1上安装有支架15,支架15内设有两个驱动轴,两个驱动轴之间设有输送带16,支架15上安装有第一驱动电机17,第一驱动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在其中一个驱动轴上。料管通过输送结构自动传输至后续的装管机构4。
32.装管机构4包括螺纹杆18、滑块19、第二驱动电机20、导向杆21、第三驱动电机22、定位杆23、第二气杆24、抬料架25、第三气杆26和夹持环27,安装板1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18,螺纹杆18一端设有第二驱动电机20,安装板1上设有导向杆21,螺纹杆18上螺纹连接有滑块19,滑块19滑动连接在导向杆21上,滑块19上设有第三驱动电机22,第三驱动电机22输出端安装有定位杆23,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气杆24,第二气杆24上安装有抬料架25,抬料架25内设有两对第三气杆26,第三气杆26一端设有夹持环27;便于材料的抬起。其中,抬料架25呈u形,对第三气杆26位于输送机构3的一侧,抬料架25的横向长度长于输送机构3中的输送带16的长度。料管输送到夹持环27位置处,通过抬料架25抬起料管,同时两对夹持环27左右夹持住料管,待后续旋紧传输机构5对料管旋至需要安装料管的阀门中。其中,安装板1上设有第四气杆28、第四气杆28位于抬料架25前侧并且位于旋紧传输机构5上方,第四气杆28一端安装有压块29;便于在安装管子时阀门的固定。
33.如下结合实施例二理解实施例一料管上料装置的应用。
34.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图9,本实施例提出一种阀门组装系统,阀门组装系统本体43包括安装板1、上管机构2、输送机构3、装管机构4、旋紧传输机构5和下料机构6。上管机构2将需要的料管上到输送机构3中,输送机构3将料管44-3传输至装管机构4;旋紧传输机构5将需要安装的阀门44-2紧固后与输送机构3输来的料管通过装管机构4安装在一起,进而通过下料机构6将安装后的阀门组件44取下转到后续工序。
35.旋紧传输机构5包括转动盘37,转动盘37上安装有多个卡座38,转动盘37转动时,人工将带有压力表44-2的阀门44-1卡在卡座38上,进而依次通过预压盘36和夹紧盘,待卡座38旋转至与旋紧传输结构中的料管旋转接头正对时,旋紧传输机构5将料管旋至需要安装料管的阀门中。具体地,旋紧传输机构5包括支撑块31、支撑壳32、第五气杆33、第四驱动
电机34、夹紧块35、预压盘36、转动盘37和卡座38,安装板1上安装有支撑块31,支撑块31上安装有两个支撑壳32,支撑壳32上安装有第五气杆33,其中一个第五气杆33一端安装有第四驱动电机34,另一个第五气杆33一端安装有预压盘36,第四驱动电机34输出端安装有夹紧块35,夹紧块35可通过气动调节开合。底座30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7,转动盘37下侧设有另一个第四驱动电机34,转动盘37上安装有多个卡座38,卡座38上开设有横向凹槽;便于阀门的组装。
36.下料机构6用以将组装后的阀门组件移除转盘至后续工序,具体包括导向轨39、第五驱动电机40、第六气杆41和机械爪42,底座30上安装有导向轨39,导向轨39可转动,导向轨39内设有另一个螺纹杆18,螺纹杆18一端设有第五驱动电机40,螺纹杆18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第六气杆41,第六气杆41下侧设有机械爪42,机械爪42表面设有橡胶防滑;便于材料的上料和下料。
37.工作原理:
38.将灭火器阀门后端的料管放置在料箱7中,将灭火器组装用到的阀门放置在卡座38内,压力表提前扭到阀门上,此时控制设备中的各个部件开始工作。
39.1、控制转动盘37底部的第四驱动电机34工作,使第四驱动电机34带动转动盘37转动,当转动盘37转动到其中一个支撑壳32下方时,支撑壳32上安装的第五气杆33下降,使预压盘36压在压力表上,使压力表可以更加稳定的放置在阀门上的旋钮槽内,随后第五气杆33收缩,此时转动盘37继续转动,当转动盘37转动到另一个支撑壳32下方时,此时另一个第五气杆33伸缩,从而控制第四驱动电机34下降,此时夹紧块35由气动控制呈打开状态,当第四驱动电机34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压力表位于夹紧块35中间,此时夹紧块35闭合,将压力表夹持,此时第四驱动电机34工作,将夹持的压力表进行转动,从而使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此时压力表安装完成。
40.2、继续控制转动盘37转动,当转动盘37转动时,输送机构3中的第一驱动电机17和其他零件同时在工作,当第一气杆11伸长时,第一气杆11带动连接板12在立柱10上移动,此时连接板12通过连接柱13带动三个推板14在三个固定板8之间滑动,当推板14上移时,推板14和固定板8之间的间隙可将管材呈阶梯状上移,从而可将管材逐渐移动到输送带16上,输送带16则将管材向前输送,当输送带16将管材输送至输送带16一端时,此时管材的一端位于输送带16外侧,同时位于其中两个夹持环27之间,此时控制其中两个第三气杆26,使两个夹持环27相互靠近,两个夹持环27将管材进行夹持,随后控制第二气杆24伸长,继而抬料架25上移,此时管材呈上升状态,在上升的同时另外两个夹持环27同时将材料进行夹持,此时四个夹持环27同时将材料夹持,保障材料的平衡稳定性。
41.3、当材料上升到合适的位置时,控制第二驱动电机20,使第二驱动电机20带动螺纹杆18转动,此时滑块19在螺纹杆18上滑动,当滑块19滑动到合适的位置时,第三驱动电机22输出端安装的定位杆23位于管子内,且随着滑块19的移动,管子的一端位于阀门的一端(阀门位于灭火罐内部的管口),同时配合滑块19向前推,此时控制第四气杆28下压,使压块29压在阀门上,保障阀门的稳定,同时打开第三驱动电机22,使第三驱动电机22转动,此时管子则旋进阀门的管口内,设备组装完成。
42.4、控制第五驱动电机40,使第五驱动电机40带动另一个螺纹杆18转动,从而控制机械爪42的位置,当机械爪42移动到合适的位置时,控制第六气杆41,使第六气杆41伸缩,
从而配合机械爪42将材料取下,阀门组装完成。
43.设备中的上管机构2、其内部的固定板8、推板14以及第一气杆11的相互配合,使设备在组装时更加的方便快捷,避免了人工上料,而设备中的装管机构4、输送机构3、旋紧传输机构5、下料机构6中的零件相互配合,使设备在使用时可使用机械力代替人力,避免了产品在组装时需要多人进行多步骤的组装,设备中的各个零件相互配合,使设备自使用时组装更加的快捷,工作效率更快,减少了人工的使用,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44.人工组装时,需要员工两人,一人扭表,一人上管,劳动强度大,八小时工作数量为4000,使用本实用新型自动化设备,只需要一人操作,劳动强度小,八小时工作数量为6000。
45.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