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81917发布日期:2023-03-29 17:1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焊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工件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在对工件进行焊接时,通常由作业人员采用手动的方式将工件装夹于治具中,并将装夹工件的治具放置于焊接机中进行焊接,焊接后,再由作业人员从焊接机中取出装夹焊接后的工件的治具,并将焊接后的工件从治具中拆夹取出。然而,作业人员这种手动方式存在机械化程度低、人力投入多、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焊接系统,以提高工件焊接的机械化程度,有效减少人力投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系统,用于将第一工件焊接于第二工件,包括:第一移载机构,用于沿第一方向移载载盘,所述载盘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至少一第二移载机构,用于沿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取放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取放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第一交换机构,设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且与所述取放料机构间隔设置;拆装夹工位,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拆装夹于所述拆装夹工位上的治具上;至少两治具交换位,与所述拆装夹工位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治具交换位与所述拆装夹工位位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的下方;至少两焊接机构,邻近所述治具交换位设置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用于焊接所述治具上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并用于移进所述治具交换位上的所述治具或者将所述治具移出至所述治具交换位;其中,所述第一交换机构用于将所述治具交换位上的所述治具与所述拆装夹工位上的所述治具换位。
5.上述焊接系统在使用时,第一移载机构通过移载载盘以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移载至与取放料机构相对应的位置;取放料机构在第二移载机构的带动下从载盘上抓取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并将所抓取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放置于拆装夹工位上的治具上;第一交换机构将拆装夹工位上的治具放置于治具交换位上;焊接机构移进治具交换位上的治具,并焊接治具上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并再次移出焊接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后的治具至治具交换位;第一交换机构再次将治具交换位处的焊接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后的治具放置于拆装夹工位;取放料机构从拆装夹工位抓取焊接第一工件的第二工件,并再次放置在载盘上以进行下料,从而实现将第一工件焊接于第二工件的功能。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系统,第一移载机构、第二移载机构、取放料机构、第一交换机构、拆装夹工位、治具交换位和焊接机构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焊接系统集上下料、治具拆装夹、焊接于一体协同工作,提高了焊接系统的机械化程度,有效替代作业人员进行相关作业,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通过第一交换机构将治具交换位上的治具与拆装夹工位上的治具进行及时换位,使得多个焊接机构能够同时进行焊接作业,有利于提高焊接效
率。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取放料机构包括:第一夹爪,用于取放所述第一工件;第二夹爪,用于取放所述第二工件;第三夹爪,用于将所述治具内的熟料取出并放置于所述载盘上,其中,所述熟料为焊接于一体的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第一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一侧,用于将所述第一工件上料至所述载盘;第二上料机构,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另一侧,且与所述第一上料机构相对设置,用于将所述第二工件上料至所述载盘。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移载机构包括至少两条沿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传输轨道,每一所述传输轨道用于移载一所述载盘。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系统包括两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两所述第二移载机构分布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两侧,一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相对所述第一上料机构设置,另一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相对所述第二上料机构设置。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料机构包括:上料工位;第三移载机构,设于所述上料工位的上方;第二交换机构,设于所述第三移载机构,包括:第四夹爪,用于取放所述第二工件;第五夹爪,用于取回熟料,其中,所述熟料为焊接于一体的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二移载机构,用于感应所述取放料机构及所述第一交换机构,并用于发出防止所述取放料机构及所述第一交换机构发生干涉的信号。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交换机构包括:第六夹爪,用于取放与所述治具相适配的预压盖,所述预压盖用于与所述治具配合以定位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第七夹爪,用于取放与所述治具相适配的焊接盖,所述焊接盖用于与所述治具配合以装夹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载盘包括:生料位,用于承载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熟料位,用于承载熟料,其中,所述熟料为焊接于一体的所述第一工件和所述第二工件。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焊接系统还包括:扫码单元,设于所述第一移载机构的一侧,用于扫描所述载盘上的所述第一工件及所述第二工件。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16.图2是图1所示的第一移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图1所示的第二移载机构、取放料机构、第一交换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图1所示的第二上料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20.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1.焊接系统1、2
22.第一移载机构10
23.载盘12
24.生料位122
25.第一料位122a
26.第二料位122b
27.熟料位124
28.传输轨道14
29.第二移载机构20
30.取放料机构30
31.第一夹爪32
32.第二夹爪34
33.第三夹爪36
34.取放料架38
35.第一交换机构40
36.第六夹爪42
37.第七夹爪44
38.第一交换架46
39.拆装夹工位50
40.治具交换位60
41.焊接机构70
42.机架80
43.第一上料机构90
44.第二上料机构100
45.上料工位102
46.第三移载机构104
47.第二交换机构106
48.第四夹爪1062
49.第五夹爪1064
50.第二交换架1066
51.传感器110
52.扫码单元120
53.第一扫码器120a
54.第二扫码器120b
具体实施方式
55.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
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58.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59.请参阅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焊接系统1。焊接系统1用于将第一工件(图未示)焊接于第二工件(图未示)。其中,第一工件可以为螺丝、摄像组件等物件,第二工件可以为面板、中框等物件。焊接系统1包括第一移载机构10、第二移载机构20、取放料机构30、第一交换机构40、拆装夹工位50、治具交换位60和焊接机构70。为了便于说明和理解,本技术实施例定义第一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x轴方向,第二方向为如图1所示的y轴方向,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生料为焊接前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熟料为焊接于一体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
60.具体地,第一移载机构10用于沿第一方向移载载盘12(如图2所示),载盘12用于承载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为至少一个,第二移载机构20用于沿第二方向设置。取放料机构30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上,用于取放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第一交换机构40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并与取放料机构30间隔设置。拆装夹工位50用于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拆装夹于拆装夹工位50上的治具(图未示)上。治具交换位6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治具交换位60与拆装夹工位50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治具交换位60与拆装夹工位50位于第二移载机构20的下方,以便于第二移载机构20带动取放料机构30运动至拆装夹工位50的正上方、以及带动第一交换机构40在治具交换位60和拆装夹工位50之间运动。焊接机构70的数量为至少两,焊接机构70邻近治具交换位60设置,用于焊接治具上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并用于移进治具交换位60上的治具或者将治具移出至治具交换位60。
61.具体地,第一移载机构10第一次通过移载载盘12以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移载至第二移载机构20的下方。取放料机构30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运动至载盘12的正上方,取放料机构30从载盘12上抓取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并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运动至拆装夹工位50的正上方,并将所抓取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放置于拆装夹工位50上的治具上,同时,第一移载机构10第二次通过移载载盘12以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移载至第二移载机构20的下方。
62.第一交换机构40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运动至拆装夹工位50的正上方,并抓取装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治具,并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将装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治具放置于一治具交换位60上,同时,取放料机构30再次从载盘12上抓取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并在第一交换机构40取走装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治具后,再次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放置于拆装夹工位50上的又一治具上,第一移载机构10第三次通过移载载盘
12以将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移载至第二移载机构20的下方。
63.一焊接机构70移进一治具交换位60上的治具并焊接治具上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同时,第一交换机构40再次从拆装夹工位50上抓取装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的另一治具,并将该另一治具放置于另一治具交换位60上,另一焊接机构70移进另一治具交换位60上的另一治具并焊接另一治具上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
64.一焊接机构70将焊接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后的治具移出至一治具交换位60,第一交换机构40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从一治具交换位60上抓取治具并放置于拆装夹工位50上以进行拆夹,拆夹后,取放料机构30从治具上取出焊接于一体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并再次放置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取放料机构30在下一次抓取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时将焊接于一体的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放置于载盘12上以进行下料。如此循环。
65.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焊接机构70的数量为4个,两个焊接机构70位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一侧,另两个焊接机构70位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另一侧,且每个焊接机构70具有第四移载轨道(图中未示出),第四移载轨道从焊接机构70内穿出,用于将装夹有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治具从治具交换位移进焊接机构70内或者移出焊接机构至治具交换位,也即治具交换位位于第四移载轨道位于焊接机构70外面的部分上。本实施例中,位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同一侧的具有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两个焊接机构70位于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之间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与两个焊接机构70协同并同时进行治具的交换、取放料,更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66.如此,为了提高工件焊接的机械化程度,有效减少人力投入,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焊接系统1,第一移载机构10、第二移载机构20、取放料机构30、第一交换机构40、拆装夹工位50、治具交换位60和焊接机构70之间相互配合,使得焊接系统1集上下料、治具拆装夹、焊接于一体协同工作,提高了焊接系统1的机械化程度,有效替代作业人员进行焊接的相关作业,能够减少人力投入,有利于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通过第一交换机构40将治具交换位60上的治具与拆装夹工位50上的治具进行及时换位,使得多个焊接机构70能够同时进行焊接作业,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67.需要说明的是,焊接机构70可以为焊接机,焊接机用于焊接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移进移出治具的功能均为现有技术,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详细阐述。治具交换位60可以为焊接机构70上的用于承载治具的工位。拆装夹工位50可以为一用于承载治具的承载座或其他功能性机构。
68.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焊接系统1还包括机架80。机架80用于承载第一移载机构10、第二移载机构20、取放料机构30、第一交换机构40、拆装夹工位50、治具交换位60、焊接机构70等机构,以使焊接系统1实现集成化设置。其中,机架80的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69.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焊接系统1还包括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第一上料机构90设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一侧,第一上料机构90用于将第一工件上料至载盘12。第二上料机构100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的另一侧,且与第一上料机构90相对设置,第二上料机构100用于将第二工件上料至载盘12。如此,通过设置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使得焊接系统1进一步集成自动上料的功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焊接系统1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设置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位于第一移
载机构10的两侧,使得焊接系统1的结构紧凑,焊接系统1的占地面积小,有利于节省出更多的空间以布局其他设备。
70.其中,以第一上料机构90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上料机构90可以为机械手与料盘等功能性机构的组合,料盘上放置第一工件,机械手从料盘上抓取第一工件并将第一工件放置于载盘12上,从而实现将第一工件上料至载盘12的功能。
71.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可以为四个,四个第二移载机构20两两分布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两侧,其中位于第一移载机构10同一侧的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相对第一上料机构90设置,且该两个第一移载机构10之间可设有至少两个焊接机构70,两焊接机构70邻近治具交换位60且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位于第一移载机构10另一侧的另外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相对第二上料机构100设置,且该两个第一移载机构10之间可设有至少两个焊接机构70。如此,通过设置第二移载机构20分布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两侧,并分别与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相对设置,使得焊接系统1的布局合理、紧凑,能够充分利用与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所对应的空间,焊接系统1可布局更多的焊接机构70等机构,有利于提升焊接系统1的焊接效率。
72.可以理解地,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还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移载机构20分布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两侧,一个第二移载机构20相对第一上料机构90设置,另一个第二移载机构20相对第二上料机构100设置。如此,焊接系统1的布局仍然合理、紧凑,能够充分利用与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所对应的空间,焊接系统1仍然可布局更多的焊接机构70等机构,有利于提升焊接系统1的焊接效率。
73.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移载机构10包括至少两条沿第一方向平行设置的传输轨道14,每一传输轨道14用于移载一载盘12。如此,通过设置第一移载机构10包括至少两条传输轨道14,有利于提升第一移载机构10的传输效率,能够为更多的焊接机构70提供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保证焊接机构70的满负荷运转。其中,传输轨道14可以由电机、传送带、导轨、齿轮等机构组成,传输轨道14还可以为直线模组或其他能够带动载盘12进行直线运动的功能性机构。
74.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载盘12包括生料位122和熟料位124。生料位122可以包括第一料位122a和第二料位122b,第一料位122a、第二料位122b和熟料位124平行设置,第一料位122a用于承载第一工件,第二料位122b用于承载第二工件,熟料位124用于承载熟料。如此,通过设置载盘12包括生料位122和熟料位124,使得载盘12一方面能够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进行上料,另一方面能够对焊接第一工件的第二工件进行下料,有利于提升载盘12的适用性。
75.可以理解地,生料位122还可以为一个,该一个生料位122用于承载预装配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如此,通过设置一个生料位122,使得载盘12的尺寸较小,有利于减小载盘12所占用的空间。
76.请参阅图2,本实施例中,焊接系统1还包括扫码单元120,扫码单元120设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传输轨道14的一侧,用于扫描载盘12上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如此,通过设置扫码单元120,以便于对传输轨道14上载盘12所传输的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进行扫码记录,焊接系统1能够根据该扫码记录适应性调配其中一焊接机构70进行焊接,有利于对焊接机构70进行灵活调配,从而提高了焊接系统1的灵活性。
77.扫码单元120可以包括第一扫码器120a和第二扫码器120b,第一扫码器120a用于扫描第一工件,第二扫码器120b用于扫描第二工件,第一扫码器120a和第二扫码器120b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第一料位122a和第二料位122b的位置适应性设置,以便于对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进行扫码。可以理解地,当载盘12上具有一个生料位122时,扫码单元120还可以包括一个扫码器,该扫码器用于同时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进行扫码记录。
78.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二移载机构20可以由导轨、气缸等机构组成,其中,气缸可以为双头气缸或气缸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气缸的输出端与对应的取放料机构30或第一交换机构40连接,以驱动对应的取放料机构30或第一交换机构40在导轨上滑动。
79.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取放料机构30包括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通过一取放料架38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上,以使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同时运动。第一夹爪32用于取放第一工件,第二夹爪34用于取放第二工件,第三夹爪36用于将治具内的熟料取出并放置于载盘12上。如此,通过设置取放料机构30包括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使得取放料机构30一方面能够取放第一工件和第二工件,另一方面还能够取放熟料,实现生料和熟料的交换功能,有利于提升生料和熟料的上下料的效率。其中,取放料机构30的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还可以向下或向上运动,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均可以由气缸、夹指等机构组成,以夹持第一工件或第二工件;第一夹爪32、第二夹爪34和第三夹爪36还可以由吸嘴等机构组成,以吸附第一工件或第二工件。
80.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交换机构40包括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通过一第一交换架46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上,以使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同时运动。第六夹爪42用于取放与治具相适配的预压盖(图未示),预压盖用于与治具配合以定位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第七夹爪44用于取放与治具相适配的焊接盖(图未示),焊接盖用于与治具配合以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如此,通过设置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第一交换机构40一方面能够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进行预定位和装夹,另一方面能够通过第七夹爪44抓取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治具,以便于使得第一交换机构40实现装拆夹治具的功能。其中,第一交换机构40的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还可以向下或向上运动,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均可以由气缸、夹指等机构组成,以夹持预压盖、焊接盖或连接焊接盖的治具;第六夹爪42和第七夹爪44还可以由吸嘴等机构组成,以吸附预压盖、焊接盖或连接焊接盖的治具。
81.第一交换机构40在使用时,第一交换机构40在第二移载机构20的带动下运动至拆装夹工位50的上方,第一交换机构40的第六夹爪42靠近拆装夹工位50上的治具,并将第六夹爪42所抓取的预压盖放置在治具上,以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进行预定位。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预定位后,第六夹爪42取走预压盖。第七夹爪44靠近拆装夹工位50上的治具,并将第七夹爪44所抓取的焊接盖放置在治具上,以使焊接盖与治具相配合地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在焊接盖与治具相配合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后,第七夹爪44通过抓取焊接盖以抓取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治具,并将装夹第一工件及第二工件的治具放置于治具交换位60上。第七夹爪44从治具交换位60抓取治具并将治具放置于拆装夹工位50后,第七夹爪44取走焊接盖,以使焊接第一工件的第一工件从治具上拆夹,以便于取放料机构30的第三夹爪36取走熟料。
82.请参阅图3,本实施例中,焊接系统1还包括传感器110。传感器110设于第二移载机构20,用于感应取放料机构30及第一交换机构40,并用于发出防止取放料机构30及第一交换机构40发生干涉的信号。例如,第二移载机构20带动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运动时,传感器110感应到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之间的距离偏近时,传感器110发出信号给第二移载机构20,以使第二移载机构20停止带动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运动,避免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之间发生碰撞。如此,通过在第二移载机构20上设置传感器110,能够实时对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检测,避免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发生碰撞。其中,传感器110可以为距离传感器110、红外发射传感器110等功能性器件。传感器11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或更多个。
83.请参阅图4,本实施例中,第二上料机构100包括上料工位102、第三移载机构104和第二交换机构106。上料工位102用于放置第二工件及熟料。第三移载机构104设于上料工位102的上方,第三移载机构104可以为直线模组或其他可以进行直线运动的功能性机构。第二交换机构106设于第三移载机构104上,第二交换机构106包括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通过第二交换架1066设于第三移载机构104上,以使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同时运动,第四夹爪1062用于取放第二工件,第五夹爪1064用于取回熟料。如此,通过设置第二上料机构100的第二交换机构106包括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使得第二交换机构106能够实现第二工件和熟料的交换功能,有利于提升第二工件和熟料的上下料的效率。其中,第二交换机构106的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还可以向下或向上运动,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均可以由气缸、夹指等机构组成,以夹持第二工件或熟料;第四夹爪1062和第五夹爪1064还可以由吸嘴等机构组成,以吸附第二工件或熟料。
84.可以理解地,第一上料机构90可以与第二上料机构100的结构大致相似,例如,第一上料机构90包括工位、移载机构、手爪等结构,以便于第一上料机构90实现将第一工件上料至载盘12的功能。本技术实施例对第一上料机构90的结构不再详细阐述。
85.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中,第一移载机构10包括两条传输轨道14,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为四,拆装夹工位50的数量为四,治具交换位60的数量为八,焊接机构70的数量为四,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的数量与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相对应且均为八,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的数量均为一且对称分布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两侧。其中,两两第二移载机构20分布于传输轨道14的两侧,拆装夹工位50对应位于第二移载机构20的下方,每两治具交换位60对应一拆装夹工位50并分布于对应拆装夹工位50的两侧。如此,焊接系统1集上下料、治具拆装夹、焊接于一体协同工作,提高了焊接系统1的机械化程度,八焊接机构70能够同时进行焊接作业,有利于提高焊接效率。
86.请参阅图5,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一种焊接系统2,焊接系统2与上述焊接系统1的结构大致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第一移载机构10包括两条传输轨道14,第二移载机构20的数量为一,取放料机构30和第一交换机构40的数量也为一,拆装夹工位50的数量为一,治具交换位60的数量为二,焊接机构70的数量为二,第一上料机构90和第二上料机构100的数量均为一且对称分布于第一移载机构10的两侧。其中,二治具交换位60分布于拆装夹工位50的两侧。如此,焊接系统2仍然能够集上下料、治具拆装夹、焊接于一体协同工作,提高了焊接系统2的机械化程度,二焊接机构70能够同时进行焊接作业,有利于提高焊
接效率。
8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技术内。
8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