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驱动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49052发布日期:2023-05-05 15:23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复驱动冲孔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钣金生产,特别是涉及一种复驱动冲孔模具。


背景技术:

1、如图1所示的工件200的四周均设置有侧孔201,传统工艺中需要4个冲压模具和4台冲压机来完成,这样模具的制作成本、设备成本、场地成本及人工成本比较高,导致该工件的生产成本高;传统工艺中工件在完成一面侧冲的冲压后,需要更换冲压机,这会导致操作人员需要花费时间停机重新定位,从而导致工件的生产效率低;而人工定位精准度不高,影响工件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生产如图1所示的工件中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及影响工件的生产质量的问题,提供一种复驱动冲孔模具。

2、一种复驱动冲孔模具,包括:

3、基座;

4、下模组件,所述下模组件固定装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

5、上模组件,所述上模组件与所述下模组件相对设置,所述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连接所述上模板的上冲块,所述上冲块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一推挤斜面;

6、内撑组件,所述内撑组件装设于所述下模板,所述内撑组件包括内撑件及内撑驱动器,所述内撑驱动器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板,所述内撑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内撑件分设于所述内撑驱动器的两侧,所述内撑驱动器驱使两个所述内撑件向外移动以撑紧工件;以及

7、侧冲孔组件,所述侧冲孔组件装设于所述下模板,所述侧冲孔组件包括安装块及侧冲头,所述安装块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侧冲头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块,所述安装块远离所述侧冲头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推挤斜面;

8、所述上模板在外力驱动下朝向所述下模板移动,所述上冲块随之移动,所述第一推挤斜面与所述第二推挤斜面配合,驱使所述侧冲头对工件的侧面进行冲孔。

9、上述复驱动冲孔模具,通过上模组件、下模组件、内撑组件及侧冲孔组件能一次性完成工件四个侧面的冲孔工序,无需多套模具及多个冲压机完成,有效降低模具制作成本,降低设备成本,降低场地成本及降低人工成本,从而有效能降低生产成本;由于使用复驱动冲孔模具与一台冲压机配合即可使工件成型,制作过程中无需更换冲压机,如此工作人员花费时间停机重新定位,一方面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能有效提高工件的生产质量。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撑组件还包括推挤头,所述推挤头与所述内撑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内撑件的内侧壁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内撑件的所述凹槽形成与所述推挤头适配的容置空间;所述下模板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挤头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中。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推挤头设置有第一推挤面,所述内撑件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推挤面,所述内撑驱动器驱使所述推挤头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推挤面与所述第二推挤面的配合,所述推挤头驱使两个所述内撑件向外移动。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冲孔组件还包括左右弹性伸缩杆,所述左右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撑件相抵接。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驱动冲孔模具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左右导向件,所述左右导向件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左右导向件上设置有左右导向条,所述安装块及所述内撑件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左右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安装块及所述内撑件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复驱动冲孔模具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前后导向件,所述前后导向件上设置有前后导向条,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前后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安装块滑动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侧冲孔组件还包括前后导向杆,所述前后导向杆固定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前后导向孔,所述前后导向杆伸入所述前后导向孔中,所述前后导向杆外套装有前后复位弹簧,所述前后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相抵,所述前后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压板、上定位块及下定位块,所述压板连接所述上模板,所述压板可相对所述上模板滑动,所述上定位块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块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导杆及限位块,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块上设置有冲孔针,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孔针适配的让位槽。



技术特征:

1.一种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撑组件还包括推挤头,所述推挤头与所述内撑驱动器传动连接,所述内撑件的内侧壁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内撑件的所述凹槽形成与所述推挤头适配的容置空间;所述下模板设置有通孔,所述推挤头穿过所述通孔伸入所述容置空间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挤头设置有第一推挤面,所述内撑件的内侧壁设置有第二推挤面,所述内撑驱动器驱使所述推挤头移动,通过所述第一推挤面与所述第二推挤面的配合,所述推挤头驱使两个所述内撑件向外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孔组件还包括左右弹性伸缩杆,所述左右弹性伸缩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所述左右弹性伸缩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撑件相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左右导向件,所述左右导向件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左右导向件上设置有左右导向条,所述安装块及所述内撑件均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左右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安装块及所述内撑件滑动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安装座上固定设置有前后导向件,所述前后导向件上设置有前后导向条,所述安装块设置有导向槽,所述前后导向条与所述导向槽配合,所述安装块滑动装设于所述安装座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冲孔组件还包括前后导向杆,所述前后导向杆固定装设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安装座设置有前后导向孔,所述前后导向杆伸入所述前后导向孔中,所述前后导向杆外套装有前后复位弹簧,所述前后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块相抵,所述前后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安装座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压板、上定位块及下定位块,所述压板连接所述上模板,所述压板可相对所述上模板滑动,所述上定位块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定位块与所述压板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组件还包括导杆及限位块,所述导杆的一端与所述上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压板与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组件还包括下模块,所述下模块固定装设于所述下模板上,所述下模块上设置有冲孔针,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冲孔针适配的让位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驱动冲孔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下模组件、上模组件、内撑组件以及侧冲孔组件,下模组件固定装设于基座上,下模组件包括下模板;上模组件包括上模板以及上冲块,上冲块设置有第一推挤斜面;内撑组件装设于下模板,内撑组件包括内撑件及内撑驱动器,内撑驱动器驱使两个内撑件向外移动以撑紧工件;侧冲孔组件装设于下模板,侧冲孔组件包括安装块及侧冲头,安装块滑动装设于下模板上,侧冲头固定连接安装块,安装块设置有第二推挤斜面;上模板在外力驱动下朝向下模板移动,上冲块随之移动,第一推挤斜面与第二推挤斜面配合,驱使侧冲头对工件的侧面进行冲孔。本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稳定生产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友航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