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机转向节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6093发布日期:2022-12-28 02:29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农机转向节加工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夹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机转向节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2.转向节又称“羊角”,是农机转向桥中的重要零件之一,能够使农机稳定行驶并灵敏传递行驶方向。转向节一般呈叉形,上下两叉有安装主销的两个同轴孔,转向节轴颈用来安装车轮。转向节上销孔的两耳通过主销与前轴两端的拳形部分相连,使前轮可以绕主销偏转一定角度而使农机转向。转向节的功用是传递并承受农机前部载荷,支承并带动前轮绕主销转动而使农机转向。
3.目前的转向节耳部加工装置在加工耳部端面时,存在细小偏差的情况,以及耳部两外端面的平行度较低、水平度较低等问题,令加工后的转向节精度低,规格不符合标准,影响使用功能,降低使用寿命,存在安全隐患,且在加工时直接利用夹具对转向节进行固定,存在固定不稳的问题,加工时容易发生偏移或磨损,或利用螺栓固定,固定过程较为繁琐,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
4.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个公开号为cn213764161u的专利,该方案包括工作台和转向节,工作台的一侧壁上设置有控制器,转向节嵌设安装于工作台的顶部,转向节包括法兰盘和两个叉架,两个叉架上均开设有销孔,且两个销孔同轴,工作台的顶部设置有两个可滑动的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对称的铣刀,并分别用电动推杆以及电机控制,铣刀的垂直度高,两个铣刀之间的侧壁中心处分别固定有空心管和定位轴,且空心管和定位轴同轴,加工耳部前,定位轴的凸楞与空心管的限位槽配合,从而令两个铣刀始终平行,使得加工后的两个耳部平行度较高,提高了转向节耳部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质量。
5.现有装置随着使用,也逐渐的暴露出了该技术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6.第一,由于转向节的型号不同,导致现有装置无法实现对不同型号的转向节进行夹持固定,影响了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
7.第二,由于不同型号转向节耳部端面的倾斜角度不同,使得现有装置无法根据不同倾斜角度的转向节耳部进行调节,使用范围窄。
8.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9.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了传统技术中的装置由于转向节的型号不同,导致现有装置无法实现对不同型号的转向节进行夹持固定,影响了加工过程中稳定性的问题。
10.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11.一种农机转向节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上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台,所述转台的上表面固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沿竖向滑动设有调节座,所述调节座上水平滑动设有夹紧杆,所述支撑平台的一侧水平滑动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沿竖向
滑动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水平滑动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内端部上固接有铣削机构主体,所述支撑平台的侧壁上还设有对所述转台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
1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上开设有与所述转台相匹配的安装槽,所述转台的上表面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相平齐。
1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所述支撑平台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连通的插装孔,所述限位柱活动插装于所述插装孔内,所述转台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与所述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柱的内端部插装于所述限位槽内。
14.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的侧壁上固接有支架,所述限位柱滑动插装于所述支架上,所述限位柱的外壁上固接有抵板,所述限位柱上套装有压簧,所述压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抵板以及所述支架相抵,所述限位柱的外端部上固接有拉把。
15.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转台上竖直固接有竖板,所述竖板上开设有矩形滑孔,所述矩形滑孔的相对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所述调节座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导向槽的导块。
16.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夹紧杆的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段,所述调节座上水平开设有与所述外螺纹段相匹配的螺纹孔。
17.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夹紧杆的内端部固接有锥形顶尖,所述夹紧杆的外端部固接有转把。
18.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竖板上端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滑孔内,所述调节座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转动端与所述螺杆的下端部相固接。
19.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上水平转动设有丝杠,所述支撑板螺纹连接于所述丝杠上,所述支撑板的下端部与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摩擦相抵。
20.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平台的上表面并列固接有两个板体,所述丝杠的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板体上,其中一个所述板体的外壁固接有驱动所述丝杠转动的驱动机。
21.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也开设有矩形滑孔,所述矩形滑孔的相对内壁上也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支撑座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约束于所述导向槽的导块。
22.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端部也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下端部延伸至所述矩形滑孔内,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转动端与所述螺杆的下端部相固接。
23.作为一种优化的方案,所述支撑座上水平开设有方形孔,所述滑杆为方形杆,并滑动插装于所述方形孔内,所述滑杆的外端部固接有推把。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5.通过设置固定板以及位于一侧滑动的夹紧杆,实现了当对转向节进行固定时,将转向节的盘部与固定板相抵,通过调节夹紧杆的距离实现对转向节的杆部进行夹紧相抵,实现对转向节进行快速定位,利用固定板与夹紧杆之间的位置调节,还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转向节进行固定;
26.通过转台转动调节,可以实现对转向节耳部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利用铣削机构主体对耳部端面进行铣削,实现对不同型号转向节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增加了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本实用新型调节座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支撑平台;2-转台;3-转向节;4-固定板;5-竖板;6-夹紧杆;7-锥形顶尖;8-转把;9-矩形滑孔;10-调节座;11-导向槽;12-导块;13-转盘;14-螺杆;15-拧把;16-限位柱;17-支架;18-抵板;19-压簧;20-拉把;21-丝杠;22-板体;23-驱动机;24-滑杆;25-铣削机构主体;26-推把。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32.如图1和图2所示,农机转向节加工装置,包括支撑平台1,支撑平台1上水平转动安装有转台2,转台2的上表面固接有固定板4,固定板4的一侧沿竖向滑动设有调节座10,调节座10上水平滑动设有夹紧杆6,支撑平台1的一侧水平滑动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沿竖向滑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上水平滑动设有滑杆24,滑杆24的内端部上固接有铣削机构主体25,支撑平台1的侧壁上还设有对转台2的转动角度进行固定的限位机构。
33.铣削机构主体25的结构属于日常所常见的,因不属于本方案的创新之处,所以在此不多做赘述。
34.转台2靠近上表面的外沿上设有角度线,支撑平台1上设有与角度线对其的指示针。
35.支撑平台1上开设有与转台2相匹配的安装槽,转台2的上表面与支撑平台1的上表面相平齐。
36.限位机构包括限位柱16,支撑平台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安装槽相连通的插装孔,限位柱16活动插装于插装孔内,转台2的周壁上围设有若干个与限位柱16相匹配的限位槽,限位柱16的内端部插装于限位槽内,实现对转台2的角度调节到位后,利用限位柱16插装至限位槽内,进行限位。
37.支撑平台1的侧壁上固接有支架17,限位柱16滑动插装于支架17上,限位柱16的外壁上固接有抵板18,限位柱16上套装有压簧19,压簧19的两端分别与抵板18以及支架17相抵,限位柱16的外端部上固接有拉把20。
38.转台2上竖直固接有竖板5,竖板5上开设有矩形滑孔9,矩形滑孔9的相对内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1,调节座10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约束于导向槽11的导块12。
39.夹紧杆6的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段,调节座10上水平开设有与外螺纹段相匹配的螺纹孔。
40.夹紧杆6的内端部固接有锥形顶尖7,夹紧杆6的外端部固接有转把8。
41.竖板5上端部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的下端部延伸至矩形滑孔9内,调节座10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盘13,转盘13的转动端与螺杆14的下端部相固接,螺杆14的上端部固接有拧把15。
42.支撑平台1上水平转动设有丝杠21,支撑板螺纹连接于丝杠21上,支撑板的下端部与支撑平台1的上表面摩擦相抵。
43.支撑平台1的上表面并列固接有两个板体22,丝杠21的两端转动安装于两个板体22上,其中一个板体22的外壁固接有驱动丝杠21转动的驱动机23。
44.支撑板上也开设有矩形滑孔9,矩形滑孔9的相对内壁上也开设有导向槽11,支撑座的相对外壁上固接有约束于导向槽11的导块12。
45.支撑板上端部也竖直螺纹连接有螺杆14,螺杆14的下端部延伸至矩形滑孔9内,支撑座的上端部固接有转盘13,转盘13的转动端与螺杆14的下端部相固接。
46.支撑座的升级方式与调节座10的升降方式相同。
47.支撑座上水平开设有方形孔,滑杆24为方形杆,并滑动插装于方形孔内,滑杆24的外端部固接有推把26,通过推把26实现推动滑杆24进给,便于控制铣削机构主体25的进给量。
48.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
49.通过设置固定板4以及位于一侧滑动的夹紧杆6,实现了当对转向节3进行固定时,将转向节3的盘部与固定板4相抵,通过调节夹紧杆6的距离实现对转向节3的杆部进行夹紧相抵,实现对转向节3进行快速定位,利用固定板4与夹紧杆6之间的位置调节,还可以实现对不同规格的转向节3进行固定;
50.通过转台2转动调节,可以实现对转向节3耳部的角度进行调节,便于利用铣削机构主体25对耳部端面进行铣削,实现对不同型号转向节3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增加了使用范围。
5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