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6947发布日期:2023-07-05 23:00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弯管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


背景技术:

1、如图4所示,双弯管工件在折弯时,为了保证两根管弯曲度一致且外观精致,大多采用先焊接再同步折弯的加工方式。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双工位的自动弯管机。

2、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双弯管工件的两个弯管之间的距离是不固定的,而传统双工位自动弯管机的折弯轮无法调节。因此,现有的双工位弯管机通用性较差,不能满足不同型号双弯管工件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两个折弯轮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升双工位弯管机的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尺寸双弯管工件的使用需求,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一端的底座上连接有两块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转轴,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两个弯管轮,弯管轮上连接有u型的卡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有两个限位轮,两个限位轮与两个弯管轮上下对应;所述弯管轮两两之间,及限位轮两两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4、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连接有轴承座,转轴的两端连接于轴承座内部的滚珠轴承,且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转轴上设有两组螺纹孔,弯管轮上设有若干个沉头孔,沉头孔贯穿弯管轮的中心孔,内六角螺栓穿过沉头孔并螺纹配合于螺纹孔。

6、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升降机构包括丝杠升降机,丝杠升降机与第二电机连接于横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于丝杠升降机的动力输入轴,丝杠升降机的升降丝杠延伸至横梁的底端。

7、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升降丝杠上螺纹配合有螺母块,螺母块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支撑板内侧的滑道。

8、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安装板的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滑块,滑块底端设有燕尾槽,左调节块与右调节块的顶端连接有燕尾块,左调节块及右调节块均通过燕尾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燕尾槽中,且双向丝杠螺纹配合于左调节块与右调节块。

9、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调节块内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杠转动时,左调节块与右调节块相向或背向移动。

10、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左调节块及右调节块的底部均连接有支座,两个限位轮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座。

11、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双向丝杠的中间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的切面。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第一、本实用新型的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两个折弯轮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升双工位弯管机的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尺寸双弯管工件的使用需求。

14、第二、本实用新型的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两个限位轮调节时,只需转动双向丝杠即可实现限位轮相向或背向移动。

15、第三、本实用新型的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双向丝杠的中间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的切面,方便操作人员借助扳手转动双向丝杠。



技术特征:

1.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连接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一端的底座(1)上连接有两块支撑板(3),支撑板(3)之间连接有转轴(4),第一电机(2)驱动连接有转轴(4),转轴(4)上连接有两个弯管轮(5),弯管轮(5)上连接有u型的卡板(501);所述支撑板(3)顶端连接有横梁(301),横梁(301)上连接有升降机构(6),升降机构(6)的底端连接有两个限位轮(7),两个限位轮(7)与两个弯管轮(5)上下对应;所述弯管轮(5)两两之间,及限位轮(7)两两之间的距离可调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的外侧连接有轴承座(302),转轴(4)的两端连接于轴承座(302)内部的滚珠轴承,且转轴(4)的一端通过联轴器(401)连接于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上设有两组螺纹孔(402),弯管轮(5)上设有若干个沉头孔,沉头孔贯穿弯管轮(5)的中心孔,内六角螺栓(502)穿过沉头孔并螺纹配合于螺纹孔(402)。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丝杠升降机(601),丝杠升降机(601)与第二电机(602)连接于横梁(301)上,第二电机(602)的输出轴连接于丝杠升降机(601)的动力输入轴,丝杠升降机(601)的升降丝杠延伸至横梁(301)的底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丝杠上螺纹配合有螺母块(603),螺母块(603)的底端连接有安装板(604),安装板(604)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支撑板(3)内侧的滑道(30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04)的底端对称连接有两个滑块(605),滑块(605)底端设有燕尾槽,左调节块(8)与右调节块(9)的顶端连接有燕尾块,左调节块(8)及右调节块(9)均通过燕尾块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燕尾槽中,且双向丝杠(10)螺纹配合于左调节块(8)与右调节块(9)。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节块(8)内的螺纹旋向相反,双向丝杠(10)转动时,左调节块(8)与右调节块(9)相向或背向移动。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调节块(8)及右调节块(9)的底部均连接有支座(701),两个限位轮(7)分别转动连接于两个支座(701)。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向丝杠(10)的中间对称设有两个水平的切面(1001)。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间距可调节的自动弯管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连接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一端的底座上连接有两块支撑板,支撑板之间连接有转轴,第一电机驱动连接有转轴,转轴上连接有两个弯管轮,弯管轮上连接有U型的卡板;所述支撑板顶端连接有横梁,横梁上连接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的底端连接有两个限位轮,两个限位轮与两个弯管轮上下对应;所述弯管轮两两之间,及限位轮两两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本技术的两个折弯轮之间的距离可调节,提升双工位弯管机的通用性,以满足不同尺寸双弯管工件的使用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夏兴锋,苗飞,潘子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台兆丰金属制品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