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87706发布日期:2023-07-05 23:21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铝材加工,具体涉及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1、铝材挤压生产工艺是将圆柱形的铝材原料(胚料),由液压柱塞通过模具缓慢挤压。该模具是一种中空型材,可将铝制成预先确定的精确挤压形状。完成后,让新形状冷却。接下来,如果需要,可以对挤压铝材进行精加工。该工艺生产效率高,安全性良好,应用较为广泛。

2、但在生产过程中,发现了一些现有模具存在的一些问题:

3、(1)现有模具的分流腔多为柱形结构,即各位置的横截面面积大小一致,这样就导致对应的焊合室的横截面面积较小,铝材原料分流进入焊合室内之后,下模承压较大,容易受损。

4、(2)工作带的间隙直接影响成品铝材的壁厚,工作带由模芯与下模形成的间隙构成,在挤压生产过程中,模芯也是承压较大的一个部件,模芯的寿命与其他部件相比寿命也相对短一些,若模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磨损或变形,就导致整个上模报废,存在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模具承压较大,导致容易受损的技术问题。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上模,上模内设有用于分流铝材原料的分流桥和用于供铝材原料通过的分流腔;模芯,连接在分流桥上;下模,其与上模配合连接,下模开设有用于汇集分流后的铝材原料的焊合室及用于出料的出料孔,模芯设置在出料孔内,模芯与下模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定型的工作带;

3、所述分流腔靠近的焊合室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分流腔另一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模芯与分流桥为可拆卸连接。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整了分流腔的角度及大小,降低了下模的承压,分流腔从原料的进料口到焊合室,开口逐渐增大,呈漏斗状,通过增大横截面,降低下模的承压,避免模具承压过大导致模具损坏。

5、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模芯与分流桥通过螺栓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更换模芯,减少浪费,由于模芯一旦受损或变形,就会导致整个上模报废,通过螺栓连接模芯与上模,可通过更换模芯,实现继续正常使用。

7、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模芯远离分流桥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隐藏螺栓的隐藏槽。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隐藏螺栓,降低螺栓磕碰受损的情况。

9、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模芯与分流桥之间还设有加固结构。

10、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模芯靠近分流桥一侧的连接块,所述分流桥上开设有与连接块配合的限位槽。

11、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连接块为l形的连接块。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模芯的连接稳定性,由于采用螺栓连接后,模芯的连接强度是不如之前一体成型的,通过设置加固结构,能够提高模芯的连接稳定性,使模芯的连接强度接近一体成型的模芯。

1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焊合室设有倒圆角。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铝材流动更顺滑,有利于薄壁大截面铝材优化生产。

15、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16、1、调整分流腔的角度及大小,通过增大分流腔靠近下模一端的横截面面积从而降低对下模的压力,避免了模具受压过大造成模具损坏。

17、2、本实用新型的模芯与分流桥通过可拆卸连接,当模芯出现磨损变形时,可通过更换模芯继续正常使用,避免整个上模全部报废。



技术特征:

1.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4)与分流桥(2)通过螺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4)远离分流桥(2)的一侧开设有用于隐藏螺栓的隐藏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4)与分流桥(2)之间还设有加固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结构包括设置在模芯(4)靠近分流桥(2)一侧的连接块(41),所述分流桥(2)上开设有与连接块(41)配合的限位槽(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1)为l形的连接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合室(61)设有倒圆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薄壁大截面铝材挤压模具,属于铝材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上模,上模内设有用于分流铝材原料的分流桥和用于供铝材原料通过的分流腔;模芯,连接在分流桥上;下模,其与上模配合连接,下模开设有用于汇集分流后的铝材原料的焊合室及用于出料的出料孔,模芯设置在出料孔内,模芯与下模之间的间隙形成用于定型的工作带;所述分流腔靠近的焊合室的一端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分流腔另一端的横截面面积;所述模芯与分流桥为可拆卸连接;本技术调整了分流腔的角度及大小,通过增大分流腔靠近下模一端的横截面面积从而降低对下模的压力,避免了模具受压过大造成模具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程向金,李超毅,李宁,郭元强,栗强,石小利,吉文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豫光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