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75011发布日期:2023-12-22 03:20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车辆车体部件组对及焊接辅助工装,尤其涉及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


背景技术:

1、目前,在轨道车辆生产中,不锈钢车顶钢结构的组对焊接方式主要是采用仰视位的组对施工方式,包括一些小件的组对均采用仰视位置的组对及焊接,这种操作工艺方式,施工者劳动强度较大,不论是料件的组对还是焊接都易造成人员疲劳,而且车顶焊接过程产生的变形易导致两端翘起,使料件脱离工装,为了使料件的变形后不脱离工装控制,需要采用下拉装置,同时,此种焊接方式也无法对车顶钢结构外表面的整体弧形进行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用于解决不锈钢车顶钢结构的仰视组对和焊接问题,通过该工装,在保证车顶宽度、高度等尺寸的同时,保证车顶外表面弧形尺寸,同时将车顶钢结构小部件的组对和焊接转换为俯视位进行,在降低施工者劳动强度的同时保证组对和焊接尺寸,具有通用性好,降低工装对使用场地的需求,达到了在不同场地通用布置的目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包括:

4、沿车顶长度方向延伸的底架;

5、多个间隔地固连在所述底架上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和第二车顶定位组成;

6、所述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具有用于随型反向支撑车顶的第一定位板,所述第一定位板凹弧结构的定位面与所述车顶外表面接触;

7、所述第二车顶定位组成包括车顶侧顶板定位组成和风机座支撑组成;

8、所述车顶侧顶板定位组成具有侧定位面,用于与车顶两侧外表面接触;

9、所述风机座支撑组成顶部形成定位平面,用于与所述车顶风机座的表面接触;

10、工作状态下,多个所述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和第二车顶定位组成集成在所述底架上、并沿所述车顶长度方向同步反向支撑所述车顶,以便操作人员站在地面及反装状态的车顶内部俯视所述车顶内表面。

11、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过渡装置,两个所述过渡装置之间固连有若干基础框架,用于提供安装平台。

12、进一步的,所述过渡装置包括若干过渡梁和固连在所述过渡梁两端的端板;

13、所述过渡梁内部形成有滑槽,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内嵌螺母,且所述过渡梁上表面对应所述滑槽位置开设有长条孔;

14、其中,相邻两个所述过渡梁之间通过所述端板固定连接,用于延长所述过渡装置的长度。

15、进一步的,所述基础框架包括梁体,所述梁体顶部焊接有基础定位板,底壁焊接有基础底板,所述基础底板的宽度大于所述梁体宽度,所述基础底板两端开设有安装孔。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包括所述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座和第二定位座;

17、所述第一定位板顶部位于所述定位面侧部间隔地装设有定位块,通过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车顶外表面接触;

18、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板位于所述定位块下方均固连有第二定位座,所述第二定位座螺纹连接有调节杆,通过所述调节杆与所述定位块接触;

19、所述第一定位板两端装设有滑块,通过所述滑块与所述车顶侧边接触;

20、所述第一定位板底部安装有呈t型结构的所述第一定位座。

21、进一步的,还包括构造呈工字形结构的支架组成;

22、所述支架组成包括支架底板和支架顶板、以及连接在所述支架底板和所述支架顶板之间的两个支架立板,其中,所述支架底板和所述支架顶板两侧均开设有长条孔,通过该长条孔提供安装接口。

23、进一步的,所述风机座支撑组成包括座与所述座固连的螺杆;

24、所述螺杆螺纹连接有螺套,其中,所述螺杆上还套设有定位螺母,通过所述定位螺母锁定所述螺套位置,其中,所述螺套顶端形成有所述定位平面,通过所述定位平面与所述车顶风机座表面接触。

25、进一步的,所述车顶侧顶板定位组成包括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座和第四定位座;

26、所述第二定位板顶部一侧形成有凹弧结构的所述侧定位面,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侧定位面一侧装设有侧定位块,通过所述侧定位块与车顶两侧外表面接触;

27、其中,所述第二定位板位于所述侧定位块下方固连有第四定位座,所述第四定位座螺纹连接有侧调节杆,通过所述侧调节杆与所述侧定位块接触;

28、所述第二定位板底部装设有侧滑块,通过所述侧滑块与所述车顶侧边接触;

29、所述第二定位板底部安装有呈t型结构的所述第三定位座。

30、进一步的,还包括拉线组成,所述底架两端布设有所述拉线组成,通过拉线组成定位车顶边线位置和中心线位置。

31、进一步的,所述拉线组成包括拉线底板固连在所述拉线底板上的拉线立柱,所述拉线立柱上套装有拉线导柱;

32、所述拉线导柱顶端固连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一侧固连有v型中心座,另一侧通过拉线支座水平螺纹连接有拉线螺栓。

3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有益效果:

34、本发明设计的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将仰视位置的施工作业转换为俯视作业,在减轻职工劳动强度的同时,更好地保证了车顶长宽高尺寸,并能保证车顶外弧面的弧形和平度。易于实现在车体装配过程中两端向下的挠度状态。

35、工装的高度、长度、宽度及各定位零部件位置均可进行不受限的调整、弧形也可通过定位块进行微调。采用软质垫块与车顶外表面进行接触避免对外表面的划伤,整体工装为模块化结构,可根据需要更换上述各类零件部件进一步适应更多种长度、宽度和高度尺寸的车顶生产;

36、工装的基础部分为可拆卸互换的模块化结构,实现自由拼装。不要专门的配套场地。

37、人员位于车顶内部施工,对车顶需要的纵向挠度有自然产生促进作用,降低了工装压紧的需求,减少了费用和操作程序。



技术特征:

1.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顶大部件俯视组焊工装,其包括底架;多个间隔地固连在底架上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和第二车顶定位组成;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具有用于随型反向支撑车顶的第一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凹弧结构的定位面与车顶外表面接触;第二车顶定位组成包括车顶侧顶板定位组成和风机座支撑组成;车顶侧顶板定位组成具有侧定位面;风机座支撑组成顶部形成定位平面;工作状态下,多个第一车顶定位组成和第二车顶定位组成集成在底架上并沿车顶长度方向同步反向支撑车顶,以便操作人员站在地面及反装状态的车顶内部俯视车顶内表面,该工装有效地降低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具有通用性好,使用场地不受限,焊接质量高的有益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沈建国,李军,胡宇思,王汉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