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69467发布日期:2024-02-20 21:22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架矫正,尤其是涉及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


背景技术:

1、车架总成是指汽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的一个结构单元,用于支撑和连接车辆的各个组成部分。它是车辆的骨架,承受着车身、发动机、悬挂系统、传动系统等部件的重量和力量,并将它们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

2、车架总成通常由多个组件构成,包括主梁、副梁、纵梁、横梁、连接板等。这些组件通过焊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框架结构。车架总成的设计考虑了刚性、强度、稳定性等因素,以确保车辆在行驶和承载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车架总成直线度误差和宽度尺寸是车架总成的关键技术参数,是车架总成生产过程中必保的质量控制点。在车架总成的制造过程中,由于制造过程存在误差,因此车架总成的直线度存在达不到要求的情况,因此需要对车架总成进行矫正,使得车架总成的直线度误差和宽度尺寸符合生产要求。在车架总成的矫正过程中,车架总成的侧壁向外部弯曲时可利用气缸挤压进行矫正,当车架总成的侧壁向内部凹陷时则需要换用吸盘进行吸附,从而导致车架总成侧壁矫正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方便车架总成侧壁的矫正,本技术提供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

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商用车车架总成直线度和宽度矫正装置,包括第一矫正装置、第二矫正装置、矫正架和第一抵接柱,所述矫正架背离地面的一端用于放置待矫正车架总成,所述第一矫正装置设置于所述矫正架的一侧,所述第一矫正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推杆,所述第一液压推杆朝向待矫正的车架总成设置,所述第一液压推杆正对待矫正车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柱固定连接于所述矫正架背离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的一侧,所述矫正架的中部开设有矫正孔,所述第二矫正装置设置于所述矫正孔内,所述第二矫正装置正对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液压推杆,所述第二液压推杆正对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用于抵接待矫正车架总成内壁。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车架总成进行矫正时,将车架总成穿过第二矫正装置放入矫正架上,使得车架总成的一侧抵接第一抵接柱,当检测当车架总成侧壁具有向外部凸起部位时,通过第一矫正装置的第一液压推杆带动第一抵接板抵接车架总成上向外凸起的部位,然后给予抵接板朝向车架总成内部方向的压力,从而矫正车架总成向外凸起部位。当检测到车架总成上存在向内部凹陷时,第二矫正装置能够在车架总成的内部通过第二液压推杆带动第二抵接板抵接车架总成向内部凹陷处,同时第一抵接板在车架总成外部抵接车架总成侧壁,第二液压推杆和第一液压推杆共同向车架总成侧壁施加压力,从而使得车架总成向内部凹陷出在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的夹持下得到矫正,无需再换用吸盘对车架总成侧壁进行矫正即可实现车架总成向内部凹陷处和向外部凸出处的矫正,方便了车架总成侧壁的矫正。

5、可选的,所述第二矫正装置包括升降架,所述第二液压推杆背离所述第二抵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升降架正对所述地面的一端连接有第二升降油缸,所述第二升降油缸一端连接所述升降架,所述第二升降油缸的另一端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用于固定连接地面。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升降油缸控制第二矫正装置的升降架升降,以实现对车架总成侧壁上不同高度处的凹陷进行矫正,同时在放置车架总成到矫正架上时和将矫正完成后的车架总成移出矫正架时,可通过第二升降油缸控制第二矫正装置的高度降低,从而降低第二矫正装置被破坏的概率。

7、可选的,所述第二矫正装置还包括若干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的底端用于固定连接地面,所述升降架的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限位柱。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升降架的侧壁滑动抵接第二限位柱,降低了第二矫正装置受力发生偏移的概率,提高了第二矫正装置的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第一矫正装置包括移动座和升降座,所述移动座的下方设置有移动滑轨,所述移动座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滑轨,所述移动座背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升降油缸,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一端连接所述移动座,所述第一升降油缸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座,所述第一液压推杆设置于所述升降座正对所述矫正架的一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一矫正装置的下方设置第一升降油缸控制第一矫正装置的高度,从而实现第一矫正装置对车架总成侧壁上不同高度的待矫正处进行矫正,同时,在第一矫正装置的下方设置滑轨,使得第一矫正装置能够在滑轨上滑动,方便了第一矫正装置对不同位置的待矫正处进行矫正。

11、可选的,所述移动座正对所述升降座的一端沿垂直所述移动座移动方向水平布设有平移滑轨,所述平移滑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背离所述平移滑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一限位柱,所述升降座的侧壁滑动抵接所述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升降油缸背离所述升降座的一端滑动连接所述移动座。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平移滑轨和滑块移动第一限位柱,进而带动升降座能够向远离矫正架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一液压推杆能够移出矫正架的正上方,降低了第一矫正装置在车架总成放置在矫正架时和从矫正架上取出时被破坏的概率。

13、可选的,所述矫正架正对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的一侧间隔布设有若干第二抵接柱,所述第二抵接柱位于所述矫正架背离所述第一抵接柱的一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第二抵接柱,降低了车架总成脱离矫正架的概率。

15、可选的,所述升降座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背离所述第一抵接柱的一侧用于抵接所述第二抵接柱正对所述第一抵接柱的一侧。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矫正装置进行矫正时,通过限位板抵接第二抵接柱,降低了第一液压推杆给予第一矫正装置的反作用力使得第一矫正装置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第一矫正装置的矫正精度。

17、可选的,所述矫正架背离地面的一端设置有若干支撑辊,所述支撑辊的滚动方向沿所述第一矫正装置和所述第一抵接柱的连线方向设置,待矫正车架总成正对所述矫正架的一端抵接所述支撑辊。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矫正架上设置若干支撑辊,使得车架总成放置在矫正架上时,能够在第一液压推杆的作用下确保车架总成的一侧抵接第一抵接柱,方便了车架总成侧壁的矫正。

19、可选的,所述矫正孔开设有若干个并设置为通孔,所述第二矫正装置设置有若干个并一端穿过所述矫正孔用于固定连接地面。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矫正孔设置为通孔,进一步减轻了矫正架的生产成本,通过使得第二矫正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地面,提高了第二矫正装置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第二矫正装置的矫正精度。

21、可选的,所述第一抵接柱正对所述第一矫正装置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若干调整垫块。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调整垫块,在矫正不同尺寸的车架总成的时候能够通过换用不同尺寸的调整垫块实现对不同尺寸的车架总成进行矫正,同时,也降低了对第一矫正装置的第一液压推杆推程的要求。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1.在对车架总成进行矫正时,对于车架总成向外凸起处的矫正可直接通过第一矫正装置的第一液压推杆带动第一抵接板向车架总成向外凸起处挤压,使得车架总成的凸起处得到矫正。当检测到车架总成侧壁存在向内凹陷处时,第二矫正装置在车架总成的内部通过第二液压推杆带动第二抵接板抵接凹陷处,使得凹陷处的两侧由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夹持,从而对车架总成凹陷处进行矫正,方便了车架总成侧壁的矫正;

25、2.在第二矫正装置内布设第二升降油缸,在将车架总成放置在矫正架上和将矫正架上的车架总成取出的时候,能够调节第二矫正装置的高度,将第二矫正装置收入矫正孔内,从而降低了第二矫正装置被破坏的概率;

26、3.通过将第一矫正装置上的限位板抵接第二抵接柱,降低了第一矫正装置在对车架总成进行矫正时,第一液压推杆给予第一矫正装置反作用力导致第一矫正装置的位置发生偏移的概率,从而提高了第一矫正装置矫正的精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