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内饰件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56356发布日期:2024-02-26 17:1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汽车内饰件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配件加工用模具,具体为汽车内饰件用模具。


背景技术:

1、汽车内饰件,是一种汽车的辅助性零配件,主要起到减震、隔热、吸音、遮光等功能,对于汽车的使用舒适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汽车内饰件对于汽车的运行性能没有影响,但是对于汽车的形象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汽车内饰件的质量要求较高,汽车内饰件的种类繁多,一般多采用模具成型,能够大批量生产,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广泛用于冲裁、模锻、冷镦、挤压、粉末冶金件压制、压力铸造,以及工程塑料、橡胶、陶瓷等制品的压塑或注塑的成形加工中冲压成形的精准性。

2、公开号为cn108188274b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其通过上凸模上移时,支撑块上移,使得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靠近,第一磁铁吸引第二磁铁,使得连通块下移,通过支撑块上移、连通块下移,使得导电针与导电片相对移动,从而加快导电针与导电片的接触。当导电针和导电片接触后,电磁铁与电源连通,产生磁场,磁场吸引铁块,使得铁块上移,带动成型的汽车内饰件上移,实现对汽车内饰件的脱模。

3、但是其在实际使用时还具有一定的缺陷,其通过电磁铁与电源连通,产生磁场,吸引铁块,实现汽车内饰件的上移脱模,但是汽车内饰件上移脱离下凹模后,依旧需要人工将汽车内饰件取下之后放置在一侧进行摆放堆积,然后再进行另一块汽车内饰件的放置冲压,整体不能够进行自动脱模同步输送操作,便捷性较差,同时由于冲压后的汽车内饰件边角较为锋利,人工取出时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刮伤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汽车内饰件用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汽车内饰件上移脱离下凹模后,依旧需要人工将汽车内饰件取下之后放置在一侧进行摆放堆积,然后再进行另一块汽车内饰件的放置冲压,整体不能够进行自动脱模同步输送操作,便捷性较差,同时由于冲压后的汽车内饰件边角较为锋利,人工取出时安全性不高,容易出现刮伤的情况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包括支撑台、下凹模和上凸模,所述支撑台内部贯穿固定有下凹模,所述下凹模的顶端设置有上凸模,所述支撑台顶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端纵向固定有伸缩缸,并且伸缩缸的输出端与上凸模顶端安装固定;托举机构,所述托举机构设于所述上凸模的底端一侧内部;所述托举机构包括电磁铁、放置槽、限位铁板和固定架,所述电磁铁嵌入式安装在上凸模的底端一侧内部,所述下凹模顶端内部成型槽的底端内壁上嵌入式预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铁板,所述固定架固定安装在下凹模的底端一侧外部;送料机构,所述送料机构设于所述支撑台的顶端一侧外部。

3、优选的,所述托举机构还包括引导槽、引导杆、复位弹簧和辅助滚珠,所述放置槽的底壁与下凹模的底端外部之间等间距贯穿设置有引导槽,所述限位铁板靠近引导槽的底端一侧外部均固定有引导杆;

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使得铁板在复位时通过引导杆的引导使得其能够精准落位至下凹模底端内壁的放置槽中。

5、优选的,所述引导杆的底端外部均固定连接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底端均嵌入式安装在固定架的底端内壁上,所述引导槽的内壁上等角度环绕嵌入式转动安装有辅助滚珠,且辅助滚珠的一侧外表面均与引导杆的一侧外表面贴合;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同时通过在引导槽内部嵌入式环绕转动设置多个辅助滚珠,使得引导杆在复位时能够更加顺畅,保证使用效果。

7、优选的,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限位杆、限位齿条一、压缩弹簧、齿轮柱、安装架、毛刷辊、驱动电机、固定杆、限位滑槽和限位齿条二,所述限位杆对称纵向贯穿滑动安装在支撑架的两侧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底端朝向所述上凸模的顶端一侧边缘处,所述上凸模上移挤压带动所述限位杆移动,所述限位杆底端与支撑架之间均套设安装有压缩弹簧,所述限位杆的底端一侧边缘处均纵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一,且限位齿条一的顶端贯穿安装在支撑架的顶端一侧外部;

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同时上凸模下降时配合压缩弹簧的回弹,使得限位齿条一和限位杆能够自动复位,便于后续再次进行抵触移动,保证使用效果。

9、优选的,所述支撑架靠近限位齿条一的一侧顶端外部通过支架转动安装有齿轮柱,且齿轮柱的一侧边缘处与限位齿条一的一侧啮合连接,所述支撑台位于下凹模的顶端两侧外部均滑动卡合安装有安装架,所述限位齿条一移动带动所述齿轮柱转动同步带动所述限位齿条二移动;

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使得限位齿条一移动带动齿轮柱转动从而带动限位齿条二移动。

11、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部均纵向固定有固定杆,所述支撑架靠近固定杆的顶端均贯穿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固定杆的顶端贯穿限位滑槽的顶端横向固定有限位齿条二,所述限位齿条二的一侧与齿轮柱的另一侧边缘处啮合,所述限位齿条二移动带动所述固定杆和安装架同时移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之后配合齿轮柱、限位齿条二和固定杆的安装配合,从而使得两侧的安装架和毛刷辊同步居中靠拢,之后随着电磁铁的断电,从而使得底端的铁板复位,同时使得底端的汽车内饰件自动掉落至底端两侧的毛刷辊上,之后配合毛刷辊的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出,无需人工手动取出,防止人工取出时汽车内饰件的锋利边角造成刮伤的情况,使得整体能够自动进行脱模以及输送操作,整体使用效果好。

13、优选的,所述安装架靠近所述下凹模的一侧等间距转动安装有若干个毛刷辊,所述安装架的一侧外部固定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毛刷辊的一端安装固定,若干个所述毛刷辊之间通过链轮和链条传动连接,所述支撑台靠近安装架的顶端一侧倾斜固定安装有导出板;

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当汽车内饰件掉落至两侧毛刷辊上,毛刷辊在转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走的过程中,此时由于毛刷辊与汽车内饰件底壁的贴合,从而能够将汽车内饰件底壁上可能粘附的杂质或者冲压金属碎屑进行转动清扫,保证汽车内饰件底壁的洁净度,降低后续清理的工作压力。

15、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清刷机构,所述清刷机构包括收集盒、抵触板、刮板、伸缩杆和抵触弹簧,所述收集盒固定在安装架靠近所述毛刷辊的底端一侧外部,所述毛刷辊的底端一侧均设置有抵触板,所述抵触板的一侧均固定有刮板,且刮板的一侧与毛刷辊的底端一侧接触,并且刮板与毛刷辊底端接触侧为锯齿状设置;

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通过锯齿状的刮板与毛刷辊的接触,从而能够随着毛刷辊的转动将其内部粘附的碎屑杂质进行刮除清理,自动收集至收集盒中,从而保证毛刷辊后续的持续清扫效果,保证整体使用效果。

17、优选的,所述抵触板的底端均等间距固定有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一端均固定在收集盒的底端一侧内壁上,所述伸缩杆的外部均套设有抵触弹簧,且抵触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入式安装在抵触板的底端一侧和收集盒的底端一侧内壁上;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体在进行使用时,使得在使用时通过抵触弹簧的抵触,从而使得顶端的抵触板和刮板能够始终与毛刷辊进行接触,从而保证整体的刮除清理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

20、1.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在使用时,当上凸模上升一定高度后,能够对两侧限位杆抵触,使得限位杆带动一侧限位齿条一同步上升移动,之后配合齿轮柱、限位齿条二和固定杆的安装配合,从而使得两侧的安装架和毛刷辊同步居中靠拢,之后随着电磁铁的断电,从而使得底端的铁板复位,同时使得底端的汽车内饰件自动掉落至底端两侧的毛刷辊上,之后配合毛刷辊的转动,从而能够自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出,无需人工手动取出,防止人工取出时汽车内饰件的锋利边角造成刮伤的情况,使得整体能够自动进行脱模以及输送操作,整体使用效果好;

21、2.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在使用时,当伸缩缸带动上凸模上移时,此时电磁铁通电,从而吸引底端的铁板对中间的汽车内饰件进行夹持,从而进行自动脱模操作,通过铁板底端的引导杆和复位弹簧设置,使得电磁铁断电进行汽车内饰件脱离时,此时复位弹簧同步拉动顶端的铁板下移,自动复位至下凹模中,保证后续能够顺畅进行再次脱模使用,同时铁板在复位时通过引导杆和引导槽的限位引导使得其能够精准落位至下凹模底端内壁的放置槽中,同时通过在引导槽内部嵌入式环绕转动设置多个辅助滚珠,使得引导杆在复位时能够更加顺畅,保证使用效果;

22、3.该汽车内饰件用模具在使用时,当汽车内饰件掉落至两侧毛刷辊上,毛刷辊在转动将汽车内饰件输送走的过程中,此时由于毛刷辊与汽车内饰件底壁的贴合,从而能够将汽车内饰件底壁上可能粘附的杂质或者冲压金属碎屑进行转动清扫,同时通过抵触板、刮板、伸缩杆和抵触弹簧的配合使用,从而使得刮板能够始终贴合在毛刷辊的底端一侧,从而将毛刷辊上粘附的碎屑杂质进行刮除清理,使粘附碎屑脱离毛刷辊,自动掉落至收集盒中,从而保证毛刷辊后续的持续清扫效果,保证整体使用效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