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壳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03332发布日期:2023-06-08 14:4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外壳压合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装配,特别是涉及外壳压合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自动化装配技术的发展,为了提高零件外壳的压合装配的效率,市面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压合设备代替了原有的人工装配,然而传统的外壳压合设备的通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外壳压合设备通用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外壳压合设备。

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外壳压合设备,用于压合顶壳和底壳,外壳压合设备包括固定台、驱动组件和铆压件,固定台具有用于层叠放置顶壳和底壳的承载面,驱动组件设于承载面的上方,铆压件连接于驱动组件朝向承载面的一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铆压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承载面上的顶壳和底壳压合在一起,其中,铆压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垂直于承载面。

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气缸包括缸体以及穿入缸体内且沿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伸出缸体外的一端与铆压件相连。

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塞杆伸出缸体外的一端设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螺纹,铆压件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缸包括与缸体相连通的输气管路,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设于输气管路上的气压调节阀。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气缸包括电动气缸,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动气缸电连接,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设于承载面下方的主机箱,主机箱上设有用于控制主机箱启停的第一开关,以及用于共同控制电动气缸启停的多个第二开关。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台还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包括连接于承载面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相邻的连接板,连接板与承载面沿第一方向相对且间隔,驱动组件连接于连接板上。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固定架还包括设于支撑板和连接板之间的加强板。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位于铆压件和顶壳之间的缓冲支架,缓冲支架被配置为能够对铆压件提供沿第一方向朝靠近铆压件一侧的阻尼。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支架包括沿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支撑板的滑动部,以及与滑动部连接的缓冲部,缓冲部位于铆压件和顶壳之间。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缓冲部与加强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12、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外壳压合设备包括固定台、驱动组件和铆压件,固定台具有用于层叠放置顶壳和底壳的承载面,驱动组件设在承载面的上方,铆压件连接在驱动组件朝向承载面的一端,使得驱动组件能够驱动着铆压件将顶壳和底壳压合装配在一起,其中,铆压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这样便可以通过调整铆压件在驱动组件上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铆压件的铆压过盈量,使外壳压合设备能够适用于更多零件的压合装配,提高了外壳压合设备的通用性。



技术特征:

1.外壳压合设备,用于压合顶壳和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压合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包括缸体以及穿入所述缸体内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做往复运动的活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伸出所述缸体外的一端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内螺纹,所述铆压件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与所述缸体相连通的输气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包括电动气缸,所述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动气缸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台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连接于所述承载面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相邻的连接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板和所述连接板之间的加强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压合设备还包括位于所述铆压件和所述顶壳之间的缓冲支架,所述缓冲支架被配置为能够对所述铆压件提供沿所述第一方向朝靠近铆压件一侧的阻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支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滑动部,以及与所述滑动部连接的缓冲部,所述缓冲部位于所述铆压件和所述顶壳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外壳压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部与所述加强板之间连接有弹性件。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外壳压合设备,用于压合顶壳和底壳,外壳压合设备包括固定台、驱动组件和铆压件,固定台具有用于层叠放置顶壳和底壳的承载面,驱动组件设于承载面的上方,铆压件连接于驱动组件朝向承载面的一端,驱动组件用于驱动铆压件沿第一方向移动,以将承载面上的顶壳和底壳压合在一起,其中,铆压件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驱动组件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一方向垂直于承载面,本申请通过调整铆压件在驱动组件上的相对位置,进而调节铆压件的铆压过盈量,使外壳压合设备能够适用于更多零件的压合装配,提高了外壳压合设备的通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常彬,徐帅,戴会新,孙云,吴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基元智造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