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9377发布日期:2023-09-09 21:1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装配,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原移动电源装配工艺采用电阻焊接方式,焊点不够美观且生产效率低下。移动电源若采用激光焊接方式装配工艺,电芯原材料可不需要进行电芯极“铝转镍”,可降低成本,移动电源采用激光焊接方式后,成品跌落可靠性测试不满足,电芯铝片极耳会发生断裂频繁,为了防止在跌落测试中,铝片极耳的断裂,现有技术中通常会将铝片极耳焊接时预留一定长度,提供一定的缓冲空间,并在正反面贴上杜邦纸,可以避免双电芯串联时,上下电芯正负极耳接触短路,起到绝缘作用。下电芯上同样进行贴附杜邦纸,进行绝缘防护。

2、现有技术中,专利号cn112151730a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保护板正面设置的pcm焊盘与第一铝片极耳的位置平齐;第一铝片极耳上靠近第一电芯的方向上设有至少一个弯折缓冲区;弯折缓冲区与pcm焊盘连接处为平直区;第一铝片极耳下方设有凸字隔离泡棉;第二铝片极耳的上表面贴附有杜邦纸;杜邦纸上表面靠近pcm焊盘的位置贴附有隔离泡棉片。本发明通过对第一电芯上的极耳进行整形处理,配合第二电芯极耳的结构处理以及凸字隔离泡棉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上下极耳的接触断路发生。由于取消了第一电芯上极耳正反面的杜邦纸粘贴,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保证了铝片极耳强度的统一。

3、上述方案中,通过通过对第一电芯上的极耳进行整形处理,配合第二电芯极耳的结构处理以及凸字隔离泡棉的设置,有效的避免了上下极耳的接触断路发生,但是由于极耳部分的缓冲结构保护范围有限,成品跌落可靠性测试通过率有待提升,依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4、为此,提出了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具备极耳高防护的优点,进而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包括保护板、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保护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个pcm焊盘,且保护板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延伸部,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面向保护板的一面均设有铝片极耳,且铝片极耳采用激光焊接工艺与pcm焊盘相连,并且铝片极耳的表面弯曲有缓冲区,所述延伸部的外围套设有支座,且支座的表面通过螺丝与延伸部固定连接,所述支座的尾端一体注塑有硬塑件,且硬塑件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分,所述硬塑件内侧面通过支撑内衬与支座外壁相连,且硬塑件的支撑内衬上设有第二缓冲部分,所述硬塑件的两端均设置有钩型部,且钩型部延伸至铝片极耳的缓冲区,所述支座侧壁面一体注塑有筋条,且筋条的一端与铝片极耳内侧面相抵。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上均设置有铝片极耳,且铝片极耳的两面均粘贴有杜邦纸。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缓冲部分和第二缓冲部分均为波浪型结构。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硬塑件整体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支座整体为u型结构。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撑内衬和筋条均关于支座倾斜设置,所述筋条与铝片极耳的缓冲区内侧边缘处相抵。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支座的两面均穿插设置有螺丝,所述延伸部的表面对应螺丝开设螺纹槽。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设置保护板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焊接装配区域设置带有支座的硬塑件,硬塑件的支座采用螺丝与保护板的延伸部固定后,使得硬塑件的钩型部延伸至铝片极耳的缓冲区,使得硬塑件的等腰梯形结构能够作为铝片极耳的缓冲区支撑结构,配合硬塑件上第一缓冲部分和第二缓冲部分的设置,以及支座侧面设有的筋条与铝片极耳内侧面相抵,能够在成品跌落可靠性测试中起到绝佳的缓冲效果,有效规避极耳断裂的现象,从而提升极耳了的防护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包括保护板(1)、第一电芯(6)和第二电芯(7),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板(1)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个pcm焊盘(2),且保护板(1)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延伸部(8),所述第一电芯(6)和第二电芯(7)面向保护板(1)的一面均设有铝片极耳(3),且铝片极耳(3)采用激光焊接工艺与pcm焊盘(2)相连,并且铝片极耳(3)的表面弯曲有缓冲区(4),所述延伸部(8)的外围套设有支座(9),且支座(9)的表面通过螺丝(10)与延伸部(8)固定连接,所述支座(9)的尾端一体注塑有硬塑件(11),且硬塑件(1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缓冲部分(12),所述硬塑件(11)内侧面通过支撑内衬(13)与支座(9)外壁相连,且硬塑件(11)的支撑内衬(13)上设有第二缓冲部分(16),所述硬塑件(11)的两端均设置有钩型部(14),且钩型部(14)延伸至铝片极耳(3)的缓冲区(4),所述支座(9)侧壁面一体注塑有筋条(15),且筋条(15)的一端与铝片极耳(3)内侧面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6)和第二电芯(7)上均设置有铝片极耳(3),且铝片极耳(3)的两面均粘贴有杜邦纸(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部分(12)和第二缓冲部分(16)均为波浪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塑件(11)整体为等腰梯形结构,所述支座(9)整体为u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内衬(13)和筋条(15)均关于支座(9)倾斜设置,所述筋条(15)与铝片极耳(3)的缓冲区(4)内侧边缘处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9)的两面均穿插设置有螺丝(10),所述延伸部(8)的表面对应螺丝(10)开设螺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激光焊接装配结构,包括保护板、第一电芯和第二电芯,所述保护板的两面分别设置有一个PCM焊盘,且保护板的一端一体设置有延伸部;本技术中,通过在设置保护板与第一电芯、第二电芯焊接装配区域设置带有支座的硬塑件,硬塑件的支座采用螺丝与保护板的延伸部固定后,使得硬塑件的钩型部延伸至铝片极耳的缓冲区,使得硬塑件的等腰梯形结构能够作为铝片极耳的缓冲区支撑结构,配合硬塑件上第一缓冲部分和第二缓冲部分的设置,以及支座侧面设有的筋条与铝片极耳内侧面相抵,能够在成品跌落可靠性测试中起到绝佳的缓冲效果,有效规避极耳断裂的现象,从而提升极耳了的防护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程懋鸿,刘振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禾太电子(江西)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