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36094发布日期:2023-06-29 15:49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冲床冲模装置,特别是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成型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


背景技术:

1、目前使用的数控转塔冲床模具,上模闭合高度调节,基本上都是单向调节,即要么向上调节,要么向下调节,不具备双向调节功能。特别是成型模具,为完全避免成型模具上模下部与已成型工件移动时的干涉,必须使用向下调节上模闭合高度的模具;有些成型,比如向下成型,又需要向上调节上模闭合高度。为此的备用的模具数量可能增加一倍,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它通过简单结构可上、下两个方向调节上模的闭合高度。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在上调节头,下调节套筒,调节导杆,上模体,紧固螺钉ⅰ,紧固螺钉ⅱ,压料头,压料弹簧,弹簧座,特点是所述的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叠加安装,调节头的底部与下调节套筒顶部之间留有调节间隙,在调节头的中间处设置有螺纹通孔,在下调节套筒内中间处设置有“凸”字形的通孔,通孔的颈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导杆插入到通孔内通过螺纹与通孔的颈部相连接,并且调节导杆顶端穿过调节套筒顶部凸出延伸到调节头的螺纹通孔内,通过螺纹与调节头相连接。

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调节头的结构呈一个圆螺母状,上调节头顶部围绕着调节头的轴心环形阵列有螺钉通孔,在下调节套筒顶部与调节头的螺钉通孔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均设置有螺孔,紧固螺钉ⅰ从上调节头顶部穿过螺钉通孔延伸至下调节套筒的螺孔内固定上调节头和下调节套筒的连接,起到限制调节导杆对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之间上、下移动调节的作用。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调节套筒底端外边缘向凸起有一个供上模顶靠机床弹簧复位的凸缘,所述调节导杆呈倒t形,上模体的顶端插入到下调节套筒的通孔内,并且通过紧固螺钉ⅱ与调节导杆底部相连接,所述的上模体内设置有前、后连通的腔体,所述的弹簧座,压料弹簧,压料头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安装在上模体的腔体内,上模体的柱体表面上设置有导向槽。

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调节导杆连接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在调节导杆的外螺纹与上调节头下和下调节套筒的内螺纹相互作用下,转动调节导杆可以调节上调节头的下端面与下调节套筒的上端面之间保留的间隙大不,从而改变模具的闭合高度,调节结束后用紧固螺钉将三者紧固。

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小工位成型模具上能根据工件成型需要上下双向精准微调上模的闭合高度,能减少模具的备用数量,能确保冲压工作时,完全避免成型模具上模下部与已成型工件移动时的干涉,保证制品质量,并且结构简单,制造与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



技术特征:

1.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它包括上调节头,下调节套筒,调节导杆,上模体,紧固螺钉ⅰ,紧固螺钉ⅱ,压料头,压料弹簧,弹簧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叠加安装,调节头的底部与下调节套筒顶部之间留有调节间隙,在调节头的中间处设置有螺纹通孔,在下调节套筒内中间处设置有“凸”字形的通孔,通孔的颈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导杆插入到通孔内通过螺纹与通孔的颈部相连接,并且调节导杆顶端穿过调节套筒顶部凸出延伸到调节头的螺纹通孔内,通过螺纹与调节头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其特征是所述的调节头的结构呈一个圆螺母状,上调节头顶部围绕着调节头的轴心环形阵列有螺钉通孔,在下调节套筒顶部与调节头的螺钉通孔上下相对的位置上均设置有螺孔,紧固螺钉ⅰ从上调节头顶部穿过螺钉通孔延伸至下调节套筒的螺孔内固定上调节头和下调节套筒的连接,起到限制调节导杆对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之间上、下移动调节的作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其特征是所述的下调节套筒底端外边缘向凸起有一个供上模顶靠机床弹簧复位的凸缘,所述调节导杆呈倒t形,上模体的顶端插入到下调节套筒的通孔内,并且通过紧固螺钉ⅱ与调节导杆底部相连接,所述的上模体内设置有前、后连通的腔体,所述的弹簧座,压料弹簧,压料头由上至下依次连接安装在上模体的腔体内,上模体的柱体表面上设置有导向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闭合高度可调节的上模,用于数控转塔冲床小工位模具调节,它公开上调节头与下调节套筒叠加安装,调节头的底部与下调节套筒顶部之间留有调节间隙,在调节头的底部中间处向内设置有螺纹孔,在下调节套筒内中间处设置有“凸”字形的通孔,通孔的颈部设置有内螺纹,调节导杆插入到通孔内通过螺纹与通孔的颈部相连接,并且调节导杆顶端穿过调节套筒顶部凸出延伸到调节头底部的螺纹孔内,通过螺纹与调节头相连接。本技术的优点是能上下双向精准微调上模的闭合高度,能减少模具的备用数量,完全避免成型模具上模下部与已成型工件移动时的干涉,保证制品质量,并且结构简单,制造与使用成本低,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余志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启泰模具工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