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4042发布日期:2024-02-20 20:38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具体为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


背景技术:

1、数控机床是数字控制机床的简称,是一种装有程序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机床,该控制系统能够逻辑地处理具有控制编码或其他符号指令规定的程序,并将其译码,用代码化的数字表示,通过信息载体输入数控装置。经运算处理由数控装置发出各种控制信号,控制机床的动作,按图纸要求的形状和尺寸,自动地将零件加工出来。

2、然而,现有的数控机床对加工刀具的移动是通过丝杠和螺母的配合来实现,其利用丝杠的圆周转动带动螺母水平方向的运动达到加工刀具的平移效果,但为了便于加工刀具的移动,丝杠与螺母之间会存在间隙,而此间隙不能被消除,便会导致加工刀具移动后位置与要加工的位置产生误差,导致加工刀具对加工件加工位置的精确性产生影响,甚至导致加工件加工后的损坏,从而影响到加工件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具备消除丝杠传动的间隙、提高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减少数控机床加工报废的成本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移动件的内壁设置有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移动件背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支撑板的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远离移动件一端的内壁均匀分布有滚动组件,所述转轴的外壁安装有用于加固移动件移动后位置的限位组件,所述转轴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组件后方的驱动电机。

3、优选的,所述支撑板正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位于连接组件和滚动组件外部的滑槽,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开设有位于转轴外部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环形槽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且圆盘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盘上方的延长板,所述延长板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推杆,所述支撑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面与驱动电机的下端固定连接。

4、优选的,所述平移组件包括直尺条,所述直尺条的下端面与移动件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直尺条远离移动件的一端啮合有直齿轮,且直齿轮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

5、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有与移动件的背面固定连接的横杆,所述横杆远离移动件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杆,所述竖杆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滚动组件外部的凹槽。

6、优选的,所述滚动组件包括圆杆、滚轮,所述圆杆的外壁与滚轮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竖杆前后两侧的内壁固定套接。

7、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的内壁与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限位齿轮上相邻的两个齿牙之间活动卡接有三角卡块,所述三角卡块的上端面与电推杆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

8、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件、平移组件、滚动组件和连接组件之间的配合,利用平移组件中直尺条和直齿轮的设置,实现了移动件的平移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加工件加工位置存在误差的方式,采用直齿轮与直尺条的啮合方式,替代了丝杠与螺母的使用,同时消除了丝杠与螺母之间存在的间隙,从而提高了移动件带动加工刀具加工位置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加工件的加工精度。

10、2、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件、平移组件、限位组件和转轴之间的配合,利用限位组件的设置,实现了对转轴的加固作用,有效地解决了移动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运动的问题,采用限位组件对移动件运动状态的限制方式,防止移动件受到外力发生的晃动,加固了移动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包括移动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1)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支撑板(2),所述移动件(1)的内壁设置有平移组件(3),所述平移组件(3)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转轴(4),所述移动件(1)背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支撑板(2)的连接组件(5),所述连接组件(5)远离移动件(1)一端的内壁均匀分布有滚动组件(6),所述转轴(4)的外壁安装有用于加固移动件(1)移动后位置的限位组件(7),所述转轴(4)的后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限位组件(7)后方的驱动电机(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正面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位于连接组件(5)和滚动组件(6)外部的滑槽(9),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开设有位于转轴(4)外部的环形槽(10),所述环形槽(10)的内部活动套接有转动杆(11),所述转动杆(11)远离环形槽(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圆盘(12),且圆盘(12)的内壁与转轴(4)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安装有位于圆盘(12)上方的延长板(13),所述延长板(1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电推杆(14),所述支撑板(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且固定板(15)的上端面与驱动电机(8)的下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组件(3)包括直尺条(301),所述直尺条(301)的下端面与移动件(1)内壁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直尺条(301)远离移动件(1)的一端啮合有直齿轮(302),且直齿轮(302)的内壁与转轴(4)的外壁固定套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有与移动件(1)的背面固定连接的横杆(501),所述横杆(501)远离移动件(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杆(502),所述竖杆(502)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滚动组件(6)外部的凹槽(5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组件(6)包括圆杆(601)、滚轮(602),所述圆杆(601)的外壁与滚轮(602)的内壁活动套接,所述圆杆(60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竖杆(502)前后两侧的内壁固定套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7)包括限位齿轮(701),所述限位齿轮(701)的内壁与转轴(4)的外壁固定套接,所述限位齿轮(701)上相邻的两个齿牙之间活动卡接有三角卡块(702),所述三角卡块(702)的上端面与电推杆(14)输出轴的下端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数控机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齿条自动消隙结构,包括移动件,所述移动件的背面活动安装有支撑板,所述移动件的内壁设置有平移组件,所述平移组件的内壁固定套接有转轴,所述移动件背面的上下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支撑板的连接组件。本技术通过移动件、平移组件、滚动组件和连接组件之间的配合,利用平移组件中直尺条和直齿轮的设置,实现了移动件的平移作用,有效地解决了加工件加工位置存在误差的方式,采用直齿轮与直尺条的啮合方式,替代了丝杠与螺母的使用,同时消除了丝杠与螺母之间存在的间隙,从而提高了移动件带动加工刀具加工位置的精确性,同时提高了加工件的加工精度。

技术研发人员:胡文军,吴庆超,马关成,贠清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阳市普特菲机床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