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4520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逆变式弧焊机,尤其是涉及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
目前逆变式弧焊机多用晶闸管作为开关器件,由于工作频率不高、存在噪音、电路复杂、体积笨重。近来采用功率场效应管作为开关器件的焊机已有报道,它具有工作频率高,过载能力强等优点。但大多数采用半桥式或桥式逆变电路,虽然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但可靠性差。因为弧焊逆变电路在高电压、大电流环境下闭环运行,负载变化范围大。从空载到短路引弧再焊接循环之中,由于各种各样原因造成了逆变的颠复焊机失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可靠性改善整机效率的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如图所示工频市电经过开关K,整流桥A,软启动电路电阻R1、R2,继电器J和滤波电路电容C1、C2给开关电路以直流,由晶体管T1、T2,二极管D1、D2组成的双晶体管正向逆变电路和二极管D3-8,电感L1-2,电容C3-6组成LC无损耗吸收回路,通过高频变压器B付边,经二极管D9、D10整流滤波后作焊接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由于晶体管T1、T2位于高频变压器B两侧,同时通、断,这样避免了半桥式和桥式电路同桥臂元件同时通的直通现象。同时通断,只要一路驱动电路经隔离后带动上、下两臂,控制驱动电路也简单。
2.双晶体管正向逆变电路也属单端正激电路,但比单管正激和自激式电路不一样,功率开关管只需阻断电源电压,更高电位被二极管D1、D2钳位,能量也馈送回电源,对线路、工艺要求更为宽松。
3.正常工作状态导通时间始终小于关断时间,保证高频变压器的磁势复归,也避免了如全桥电路因为单向磁偏造成变压器饱和等现象,使开关电路工作在安全区。
4.高频变压器绕制简单,原,付边都只需要一个绕组,不像半桥电路那般要中心抽头,这对有体积要求的开关电路来说十分有利,也省去了附加输出整流器。
5.LC无损耗吸收电路,使得开关管的开、关损耗可设计在较小区域,使得开关管开关应力大为减少,卸载能力增加,同时将80%以上能量反馈回电网。
6.软启动回路中,电阻R2接在常闭触头回路中,正常工作时不接入,减少能量损耗,而关机时将电容C1、C2中储能迅速放掉,安全可靠。
以下结合附图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主回路电原理图。
工频市电经过开关K,整流桥A整流后,启动时电流经电阻R1到电容C1、C2作为软启动保护,当启动结束后,由继电器J常开触点闭合,短接电阻R1,线路正常工作。关机时继电器J常闭触点接通电阻R2,使电容C1、C2通过继电器J、电阻R2放电。
开关电路是这样连接的当晶体管T1、T2被驱动电路激励而同时导通,正电源经晶体管T1、高频变压器B、晶体管T2至负电源,此时对高频变压器B充磁,并输送能量给付边经二极管D9整流后作焊接用。当晶体管T1、T2被关断时,高频变压器B去磁产生反电势,由二极管D1经高频变压器B、二极管D2到正电源,反电势被钳位,能量反馈回电源。FL是分流器,输出电流信号由此送入控制电路。
两组吸收电路是对称的,以晶体管T2吸收电路为例二极管D6和电容C5串联后并接在晶体管T2集射极两端,和正常吸收电路一样。在二极管D6、电容C5中点接有二极管D7的电感L2串联支路与电容C6并联后通过二极管D8接至正电源。当晶体管T2关断时,电源通过二极管D6对电容C5充电,同时又将电容C6上能量通过二极管D8馈入电源。当晶体管T2导通时,电容C5上能量通过二极管D7和电感L2对电容C6充电,储入电容C6中为下一次馈送作准备。
权利要求1.一种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其特征在于工频市电经过开关(K),整流桥(A),软启动电路电阻(R1、R2),继电器(J)和滤波电路电容(C1、C2)给开关电路以直流,由晶体管(T1、T2),二极管(D1、D2)组成的双晶体管正向逆变电路和二极管(D3-8),电感(L1-2),电容(C3-6)组成LC无损耗吸收回路,通过高频变压器(B)付边,经二极管(D9、D10)整流滤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开关电路为当晶体管(T1、T2)被驱动电路激励后同时导通,正电源经晶体管(T1)高频变压器(B),晶体管(T2)至负电源,此时,对高频变压器(B)充磁,并输送能量给高频变压器付边,经二极管(D3)整流,当晶体管(T1、T2)被关断时,高频变压器(B)去磁产生反电势,由二极管(D1)经高频变压器(B),二极管(D2)到正电源,反电势被钳位,能量反馈入电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晶体管正向逆变式弧焊机,其特征为工频市电经过开关K,整流桥A,软启动电路R
文档编号B23K9/10GK2175660SQ9224479
公开日1994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1992年12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2月18日
发明者吴为麟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