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外啮合圆柱齿轮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5307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外啮合圆柱齿轮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齿轮加工刀具,特别是用拉削加工方法加工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的金属切削刀具。
以往的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的加工方法主要有滚齿、插齿、剃齿、珩齿和磨齿等。滚齿主要用于未淬硬齿轮的加工,经济加工精度为7~8级;插齿常用于双联齿轮中小齿轮的加工,经济加工精度亦为7~8级;剃齿用于未淬硬齿轮的精加工,加工精度可达5级;珩齿用于剃齿后淬硬齿轮的精加工,经济加工精度为6~7级;磨齿可用于软、硬齿面的齿轮精加工,加工精度可达3级,经济加工精度为5~7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外啮齿合直齿圆柱齿轮拉削加工用的金属切削刀具。其可用于软、硬齿面齿轮的粗加工和精加工,精加工后齿轮的经济加工精度为5~6级。粗、精加工切削时间之和为6~8秒,它比以上几种齿轮加工方法的机械加工生产率要高很多,其生产率比滚齿要高几十倍,比磨齿要高百倍以上。本实用新型拉刀只用拉床或油压机即可完成齿轮的粗加工和精加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般的拉刀在结构上皆为整体式结构,如果外啮齿合直齿圆柱齿轮拉刀也采用整体式结构,则其切削刀刃等将无法加工。本实用新型拉刀的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为用前端盖、螺栓、螺母和拉刀基座轴向联接为整体的组合装配式结构。切削部和校准部的每一个切削刀盘和校准刀盘为内啮合盘形齿轮式的整体式结构。前导向盘、切削刀盘、校准刀盘和后导向盘在外圆表面上用于定位且形状和尺寸相同的两个定位槽皆为轴向通槽结构。前导向部的每个前导向盘为前导向齿与导向盘的组装结构。后导向部的每个后导向盘为后导向齿与导向盘的组装结构。另一实施例中切削部和校准部的每一个切削刀盘和校准刀盘分别为切削刀齿和校准刀齿的组装式结构。每个装刀盘在外表面上用于定位且形状和尺寸相同的两个定位槽为轴向通槽结构。装刀盘端面上用于装夹切削刀齿和前导向块等的装刀槽为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弧形阶梯状通槽结构。前导向块、切削刀齿、校准刀齿和后导向块在长度方向上中间具有指状铣刀铣出的通槽。每个前导向块、切削刀齿、校准刀齿和后导向块各用两个十字槽圆柱头螺钉和特制双联螺母装夹在装刀盘上。各切削刀盘按齿升顺序从前到后排列。各校准刀盘无齿升量。各切削刀盘和校准刀盘前面用垫块隔开。
本实用新型因为是组合装配式结构,从而解决了加工外表面封闭型轮廓零件的拉刀的制造问题。本实用新型拉刀可用普通拉床或油压机加工齿轮,不需结构复杂和精度要求较高的机床。采用本实用新型拉刀加工齿轮能够获得很高的加工精度和机械加工生产率,而加工成本却很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附图给出。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圆柱齿轮拉刀的A-A剖面图;图2是图1的B-B剖面图;图3是图1的C-C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另一实施例中的圆柱齿轮拉刀的主视图;图5是图4的A-A剖面图。
以下结合
本实用新型拉刀的细节及工作情况;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拉刀主要包括拉刀基座1、螺栓2、导向盘3、后导向齿4、校准刀盘5、切削刀盘6、垫块7、前端盖8、粗前导向齿9、精前导向齿10和螺母11。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拉刀的拉刀基座1、螺栓2、前端盖8和螺母11主要用于联接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拉刀基座1还与机床相联接;导向盘3与各前导向齿9、10和后导向齿4组装后起支承和导向作用;每个切削刀盘6和校准刀盘5都为整体式结构;各切削刀盘6按齿升顺序从前到后排列,以实现逐层切削的目的;各校准刀盘5无齿升量,起修光和校准作用;垫块7使各切削刀盘6和校准刀盘5隔开,以便于排除切屑和进行冷却润滑;工件相对拉刀轴向移动即可实现切削。图2给出了粗前导向齿9和导向盘3的位置关系。图3给出了校准刀盘5的结构形状。切削刀盘6的结构形状与图3相同。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拉刀的另一实施例主要包括拉刀基座1、装刀盘2、螺栓3、后导向块4、校准刀齿5、特制双联螺母6、十字槽圆柱头螺钉7、前导向块8、前端盖9、螺母10、切削刀齿11和垫块12等。
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拉刀另一实施例中拉刀基座1、螺栓3、前端盖9和螺母10主要用于联接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拉刀基座还与机床相联接;装刀盘2上分别装有可拆卸并可调整的前导向块8、切削刀齿11、校准刀齿5、后导向块4以及装夹以上零件所需的十字槽圆柱头螺钉7和特制双联螺母6;装刀盘2分别与前导向块8和后导向块4联接组成前导向盘和后导向盘,起支承和导向作用;装有切削刀齿11的各装刀盘按齿升顺序从前到后排列,以实现逐层切削的目的;校准刀齿5与装刀盘2组成校准刀盘,实现修光和校准的目的;前导向块8、切削刀齿11、校准刀齿5和后导向块4在长度方向上中间具有用指状铣刀铣出的通槽,以便于调整它们各自的经向位置;垫块12使各装刀盘2隔开,以便于排除切屑和进行冷却润滑;工件相对拉刀轴向移动即可实现切削。图5给出了各切削刀齿11与装刀盘2的装配位置关系。
权利要求1.一种齿轮加工刀具,特别是组合式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为用前端盖、螺栓、螺母和拉刀基座轴向联接为整体的组合装配式结构。切削部和校准部的每一个切削刀盘和校准刀盘为内啮合盘形齿轮式的整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每个前导向盘、切削刀盘、校准刀盘和后导向盘在外圆表面上用于定位且形状和尺寸相同的两个定位槽为轴向通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向盘和后导向盘分别为前导向齿和后导向齿与导向盘的组装结构。
4.一种齿轮加工刀具,特别是组合式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为用前端盖、螺栓、螺母和拉刀基座轴向联接为整体的组合装配式结构。切削部和校准部的每一个切削刀盘和校准刀盘分别为切削刀齿和校准刀齿与装刀盘的组装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每个装刀盘在外表面上用于定位且形状尺寸相同的两个定位槽皆为轴向通槽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每个装刀盘端面上用于装夹切削刀齿和前导向块等的装刀槽为周向均布的若干个弧形阶梯状通槽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向块、切削刀齿、校准刀齿和后导向块在长度方向上中间具有指状铣刀铣出的通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刀,其特征在于每个前导向块、切削刀齿、校准刀齿和后导向块各用两个十字槽圆柱头螺钉和特制双联螺母装夹在装刀盘上。
专利摘要一种齿轮拉刀,特别是组合式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拉刀,其特征在于前导向部、切削部、校准部和后导向部为用前端盖、螺栓、螺母和拉刀基座轴向联接为整体的组合装配式结构。切削部各切削刀盘的一种结构为内啮合盘形齿轮式的整体式结构,其另一种结构为切削刀齿与装刀盘的组装结构。采用本实用新型拉刀加工齿轮时,其具有加工精度高、生产率高和加工成本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B23F21/00GK2163708SQ93221288
公开日1994年5月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3日
发明者沈大平 申请人:沈大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