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2790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新型钢材的生产工艺,具体涉及到钢丝帘线用盘条生产工艺,包括冶炼中的脱氧工艺和轧制中的控冷工艺。
钢丝帘线用钢是生产钢丝帘线的专用钢种,这种钢丝帘线是制造钢丝子午胎的重要原料。它是用一般线径为5.5毫米的盘条拉拔至0.15~0.38毫米的细丝,最后合股而成的。由于这种帘线要由盘条拉拔成极细的钢丝,钢丝又要经受高速扭转合股的苛刻考验,因而要求钢丝帘线钢,钢质纯净,具有良好的拉拔和合股性能。目前钢丝帘线用钢也是国内外大力研制的钢种。国内外专利有过这类钢种的报道。例如JP05177245公开了一种《钢丝帘线用高强高韧性细丝的制造工艺》,它具体介绍了这种钢的成分、钢坯连铸时控制含碳量、热轧锻坯获得盘条、盘条拉拔、热处理后拉拔成1.8mm的中丝、然后进行热处理和最后拉拔成所要求的细丝,此专利没有记载有关此种钢的冶炼脱氧和轧制盘条控冷工艺。其它的专利也没有相关的报道。EP-359279公开了一种热轧盘条的冷却,它是采用斯泰尔摩控冷法,冷却速度为10~100℃/s,但是对于钢丝帘线这种高碳钢来讲这种高速冷却方法会使钢形成又硬又脆的马氏体组织。因此这种方法也不适于钢丝帘线钢盘条的轧制控冷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钢丝帘线用钢的特点,提供一种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中包括冶炼中的脱氧工艺和轧制中的控冷工艺,使钢的纯度和内部组织得到改善,从而更能满足钢丝帘丝用钢的性能要求。
本发明的冶炼中的脱氧工艺是这样实现的,对现有转炉冶炼的钢丝帘线钢采用以RE、Mg和Si为主的6号合金做为终脱氧剂,其6号合金的成分(wt%)为RE=7.0~11.0,Mg=6.0~12.0,Si=40.0~50.0,Ca=1.0~3.0,其余为Fe,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15~0.35%,由于此脱氧剂中不含有Al,使钢中铝含量大大降低,其含量(wt%)小于0.005%,Al2O3夹杂颗粒小于4.5μm。
本发明对钢丝帘线用盘条轧制控冷工艺是这样实现的,该工艺为盘条轧后用水冷加风冷,先进行水冷,按终轧温度适当调节水量,常温水流量为1.5~3.0m3/min,使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20℃;水冷后进行风冷,适当调节风量,常温风流量为7000~14000m3/min,使盘条冷却速度控制在3~10℃/s。由于采用这种特殊的工艺,使轧制盘条水冷后的奥氏体有较大的过冷度,增加了其转变为珠光体的形核率,从而细化珠光体;又由于控制其最快风冷速度小于10℃/s,可避免奥氏体转变时形成又硬又脆的马氏体组织,而最慢风冷速度控制在大于3℃/s,又可使转变时不生成较弱的铁素体。从而使盘条轧制后内部组织得到完全的索氏体。经过这种处理后的盘条抗拉强度在1050MPa左右。
本发明通过对钢丝帘线钢盘条采用新的冶炼和轧制工艺,使钢丝帘线用盘条从钢质上得到净化,从组织上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了钢丝帘线用盘条的质量。
下面介绍几个实施例以成分(wt%)为C0.69~0.75;Si0.12~0.30;Mn0.40~0.70;P≤0.030;S≤0.030;Cr≤0.06;Ni≤0.1;Cu≤0.10;N≤0.010的钢丝帘线钢为例,冶炼时,当钢水温度为1650℃以下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15~0.20%做为终脱氧剂。
以成分(wt%)为C0.69~0.75;Si0.12~0.30;Mn0.40~0.70;P≤0.030;S≤0.030;Cr≤0.06;Ni≤0.1;Cu≤0.10;N≤0.010的钢丝帘线钢为例,冶炼时,当钢水温度为1650~1670℃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20~0.25%做为终脱氧剂。
以成分(wt%)为C0.69~0.75;Si0.12~0.30;Mn0.40~0.70;P≤0.030;S≤0.030;Cr≤0.06;Ni≤0.1;Cu≤0.10;N≤0.010的钢丝帘线钢为例,冶炼时,当钢水温度为1670℃以上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25~0.35%做为终脱氧剂。
以上述实施例熔炼的钢,轧制成盘条后采用水冷加风冷工艺,其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1.5~2.0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12000~14000m3/min。
以上述实施例熔炼的钢,轧制成盘条后采用水冷加风冷工艺,其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2.0~2.5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9000~12000m3/min。
以上述实施例熔炼的钢,轧制成盘条后采用水冷加风冷工艺,其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2.5~3.0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7000~9000m3/min。
采用上述实施例生产的钢丝帘线用盘条,钢质纯净,钢中AlT≤0.001%;Al2O3夹杂颗粒≤2.5μm,[O]≤0.0018%,5.5盘条金相夹杂按GB10560-89ASTM评级图评级结果为A0.5,B0.5,盘条的σb=1050±100MPa,组织为均匀的细索氏体。用这种盘条拉拔的细丝制成的钢丝帘线达国际先进水平。
权利要求
1.一种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和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a.对转炉冶炼的钢丝帘线钢采用RE、Mg和Si为主的6号合金做终脱氧剂的脱氧工艺,其6号合金成分(wt%)为RE=7.0~11.0,Mg=6.0~12.0,Si=40.0~50.0,Ca=1.0~3.0,其余为Fe,其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15~0.35%,b.对钢丝帘线钢盘条轧制后采用水冷加风冷的控冷工艺,先进行水冷,按终轧温度适当调节水量,常温水流量为1.5~3.0m3/min,使吐丝温度控制在880~920℃,水冷后进行风冷,适当调节风量,常温风量为7000~14000m3/min,使盘条冷却速度控制在3~10℃/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水温度为1650℃以下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15~0.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水温度为1650~1670℃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20~0.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当钢水温度为1670℃以上时,6号合金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25~0.3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钢丝帘线用盘条轧制后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1.5~2.0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12000~14000m3/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钢丝帘线用盘条轧制后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2.0~2.5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9000~12000m3/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钢丝帘线用盘条轧制后水冷时的常温水流量为2.5~3.0m3/min,水冷后风冷的常温风量为7000~9000m3/min。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丝帘线用盘条的生产工艺,包括冶炼中的脱氧工艺和轧制中的控冷工艺。它主要采用以RE、Mg和Si为主的6号合金做终脱氧剂,其加入量为钢水重量的0.15~0.35%,盘条轧制后采用水冷加风冷的控冷工艺,水流量为1.5~3.0m
文档编号B21B1/16GK1184718SQ96114630
公开日1998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10日
发明者孙伟华, 张晓刚, 周维东 申请人:鞍山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