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除空芯抽油杆内飞边钻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306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除空芯抽油杆内飞边钻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去除空芯抽油杆内飞边钻头。
空芯抽油杆是用于油田稠油、高凝油开采的一种管材,在用传统管材加工管口飞边时,大都采用磨削、车削、拉削、钻削等方法去除,由于石油工业。常用的这种空芯抽油杆因其内径比较小(外径在Φ34-Φ36m/之间),很难用磨削或车削方式去除;如采用现技术中麻花钻头加工处理,由于钻头硬度差难以除掉,而且残留脱落在空芯杆内的金属圆环残渣取出也较为困难,再者由于钻头材料为硬质合金制成,质的较脆,钻头容易产生崩刃现象,这样管口的飞边沬等去除完毕,就形成了脱落圆环,非常不容易从管内取出,钻进时经常有卡阻现象,尚若采用锥形的硬质合金钻头,用其付牙切削,虽然脱落圆环残渣有所减小,但依然存在崩刃现象;因此在使用这种加工管材时,因管内毛刺刮破电缆现象屡见不鲜而本实用提供的钻头,可以克服上述缺点。
本实用新型目的便是为了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的一种钻头。
使用时钻头刀具钻削内飞边可不致形成脱落的圆环,还能使内飞边残渣成粉沫状,其刀具使用寿命可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陈述如下附图
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它是采用硬质合金钨18铬4钒的材质制做而成,该钻头其长度200-500毫米,最佳长度300毫米,大端直径15-25m最佳直径23m/m,小端直径10毫米;锥度60°,刀具前角(钻头顶端到齿根之间连线与钻头旋转时切线之夹角)3-5度,后角(钻头顶端到齿面连线与钻头旋转时切线之间夹角4°-6°,该钻头工具的断面(如图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呈钩齿形,钻头工作时尖齿可切削而齿根部凹槽可排除碎屑,整个钻头齿部位长度100毫米;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中由于钻头结构设计合理,钻头锥度由一般120度改为60度,钻进时因轴间力较小,使内飞边不易形成脱落的金属环残渣;另外制造时增加钻头的切削刃的数量并采用小前角结构均会使刀刃强度有所提高,并且使刀具寿命延长;切削时,由于逐渐给进,切削端面积慢慢减小,形成的碎屑呈粉沫状。
本实用新型优点是由于采用多刃锥形硬质合金钻头切削空芯抽油杆飞边,能够彻底将空杆飞边铲除干净,克服了现技术中的麻花钻头易崩刃缺点,从而解决了稠油开采所用空芯抽油杆的加工质量难题。
该工具在使用时,先将空芯抽油杆夹在专用车床上做进给运动,就可以对空芯抽油杆的管口去除飞边;加工成型的钻头需经淬火热处理技术。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去除空芯抽油杆内飞边钻头;其特征在于该钻头采用硬质合金钨18铬4钒材质制做而成,该钻头长度200-500m/m,最佳长度300m/m,大端直径15-25m/m,最佳直径23m/m小端直径10m/m,锥度60度,刀具前角(即钻头顶端到齿根之间连线与钻头旋转时切线之夹角3-5度,后角(即钻头顶端到齿面连线与钻头旋转时切线之间夹角)4-6度,该钻头工具的断面呈钩齿形,齿部位长度100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钻头;其特征在于加工成型的钻头加工成形后,需经淬火热处理技术。
专利摘要一种去除空芯抽油杆内飞边钻头,其特征在于该钻头采用硬质合金材质加工制造,该钻头大端直径23毫米,小端直径10毫米,其锥度60度,刀具前角3—5度;后角4—6度,其断截面呈钩形,整个钻头齿部位长度为100毫米,此钻头在用于加工空心抽油杆管口飞边时残渣可形成粉沫状,而不呈金属环,这样可保持管口干净,管内不会留残渣,当加热电缆从管中穿入时不会因毛刺穿电缆,另外由于本技术克服了麻花钻头加工易崩刀,加工速度慢,刀具使用寿命短等弊端,从而解决了稠油开采所用空芯抽油杆加工质量的难题。
文档编号B23B51/00GK2300466SQ9722906
公开日1998年1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7日
发明者孙能福, 郭利 申请人:辽河石油勘探局总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