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41303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局部加热切割,尤其涉及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
传统的连铸割炬是等压式的,其燃气、预热气和高压氧分别由单独的管道进入割炬。然后在割嘴中混合,即预热氧和燃气是在割嘴内开始混合,供产生预热火焰。燃气流通是依靠其本身的压力,因此必须采用中压或高压燃气压力。压力高的结果造成安全性差和燃气消耗量增加。
传统的连铸割嘴(火焰切割)是整体式,寿命短,加工难,材质要求高,成本高,割缝宽,易过热,易堵塞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列措施它包括割炬和割嘴,割炬后端设有冷却水腔,出水管,前端设有割嘴固定孔,中部设有一次气体混合室,割嘴固定孔周壁上设有环形冷却水室,冷却水进水管经冷却水腔与环形冷却水室相连,环形冷却水室与冷却水腔之间通过冷却水连通管相连,氧气管与燃气管经冷却水腔,并在冷却水腔内相接后,再与一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炬中心设有割炬切割氧气管。割嘴具有割嘴体、割嘴芯,割嘴体与割嘴芯之间设有二次气体混合室,割嘴芯头部外壁设有矩形槽,并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尾部设有混合气体连通管,混合气体连通管一端与一次气体混合室出气管相连,另一端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中心设有切割氧气管并与割炬切割氧气管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冷却室比原等压式割炬增加一倍左右,强化冷却效果,增加割嘴寿命,降低对割嘴材质要求。采用射吸作用来调节燃气和氧气流量,并保证混合气体具有一定的成份,使预热火焰稳定燃烧。燃气的流量是靠氧气的射吸作用,所以射吸式割炬对燃气压力要求不高。可采用低压燃气,也可用中压燃气,因此安全可靠,组合式嘴设计合理,可用于自动点火,安全、节能、不易回火。
以下结合附图
作详细说明。
附图是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结构示意图。
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包括割炬和割嘴,割炬后端设有冷却水腔4,出水管3,前端设有割嘴固定孔,中部设有一次气体混合室6,割嘴固定孔周壁上设有环形冷却水室7,冷却水进水管1经冷却水腔与环形冷却水室相连,环形冷却水室与冷却水腔之间通过冷却水连通管13相连,氧气管14与燃气管2经冷却水腔,并在冷却水腔内相接后,再与一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炬中心设有割炬切割氧气管5。割嘴具有割嘴体9、割嘴芯11,割嘴体与割嘴芯之间设有二次气体混合室8,割嘴芯头部外壁设有矩形槽10,并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尾部设有混合气体连通管12,混合气体连通管一端与一次气体混合室出气管相连,另一端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中心设有切割氧气管并与割炬切割氧气管相连。割嘴芯尾部与割炬的结合面为平面或锥面。割嘴芯尾部设有的混合气体连通管为单环或双环梅花形连通管。矩形槽为6~18槽均布。割炬与割嘴用螺纹连接。
权利要求1.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它包括割炬和割嘴,其特征在于所说割炬后端设有冷却水腔[4],出水管[3],前端设有割嘴固定孔,中部设有一次气体混合室[6],割嘴固定孔周壁上设有环形冷却水室[7],冷却水进水管[1]经冷却水腔与环形冷却水室相连,环形冷却水室与冷却水腔之间通过冷却水连通管[13]相连,氧气管[14]与燃气管[2]经冷却水腔,并在冷却水腔内相接后,再与一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炬中心设有割炬切割氧气管[5]所说割嘴具有割嘴体[9]、割嘴芯[11],割嘴体与割嘴芯之间设有二次气体混合室[8],割嘴芯头部外壁设有矩形槽[10],并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尾部设有混合气体连通管[12],混合气体连通管一端与一次气体混合室出气管相连,另一端与二次气体混合室相连,割嘴芯中心设有切割氧气管并与割炬切割氧气管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说割嘴芯尾部与割炬的结合面为平面或锥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说割嘴芯尾部设有的混合气体连通管为单环或双环梅花形连通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矩形槽为6~18槽均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割炬与割嘴用螺纹连接。
专利摘要强冷却射吸组合式连铸火焰切割器具。它包括割炬和割嘴,割炬后端设有冷却水腔,前端设有割嘴固定孔,中部设有一次气体混合室,割嘴固定孔周壁上设有环形冷却水室,氧气管与燃气管经冷却水腔,并在冷却水腔内相接后,再与一次气体混合室相连。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冷却室比原等压式割炬增加一倍左右,强化冷却效果,射吸式割炬对燃气压力要求不高,安全可靠,割嘴可用于点火且不易回火。
文档编号B23K7/00GK2313696SQ9722902
公开日1999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1日
发明者朱萃汉 申请人:朱萃汉, 朱山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