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近似磨削方法

文档序号:3001389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近似磨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磨削方法,尤其表现在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近似磨削方法。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由于其具有多齿双线接触,承载能力高,啮合特性和润滑性能好,制造工艺简单,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由于蜗杆磨削加工时机床及磨头在布局上的限制,在磨削蜗杆齿面时一侧齿面磨削完毕后需翻转磨头或将蜗杆调头,才能对齿面的另一侧进行磨削,因此产生了调整磨头误差和增加了磨头调整辅助工时,降低了蜗杆的加工精度和磨削效率。在专利申请号86107189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封闭曲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加工方法″,提出了一种以球台面或椭球台面作为工具母面,在蜗杆加工中复合一个螺旋运动,而形成圆弧螺旋面包络环面蜗杆传动,使这种蜗杆传动在蜗杆喉部分度圆处螺旋升角≤45°时,传动比可达到1∶1。但这种加工方法,仍然存在上述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了一种用大直径的对称双锥面砂轮近似代替平面砂轮磨削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磨削方法,以解决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双面磨削问题,从而提高蜗杆磨削效率和加工精度的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近似磨削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在机床上安装有工件蜗杆和工作台上装有体现工具齿轮齿面的双面锥形砂轮的磨头,双面锥形砂轮绕砂轮轴旋转以形成切削速度,工件蜗杆轴线与机床工作台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按加工包络环面蜗杆所要求的中心距调整,并且它们按加工要求的传动比以一定的转速旋转,双面锥形砂轮按要求相对于工作台中心线以倾斜角β倾斜。
本发明采用直径≥400mm,锥底角为α0的两面对称的双锥面砂轮作为假想工具齿轮的齿面,按包络环面蜗杆的啮合原理,同时对蜗杆的两侧齿面实施展成法磨削加工。采用砂轮直径越大,其加工蜗杆与平面砂轮所磨削蜗杆的近似性越好。利用双面锥形砂轮可以实现环面包络蜗杆的高效磨削,即加工蜗杆的两侧齿面不需翻转磨头,节省磨头调整时间,减少加工误差,同时由于锥形砂轮较碟形砂轮厚,能加大吃刀深度。
本发明所使用加工机床是环面蜗杆磨床或滚齿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工效高,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的特点。是提高现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磨削效率的一种有效加工方法。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图1是本发明加工方法原理图;图2是两种方法磨削加工蜗杆喉部齿厚对称处齿廓;图3是两种方法磨削加工蜗杆齿部3/4处齿廓;图4是两种方法磨削加工蜗杆端部齿廓。
图中1—工件蜗杆 2—机床工作台 3—双面锥形砂轮 α0—双面锥形砂轮锥底角 d—双面锥形砂轮直径 β—双面锥形砂轮安装倾角 A—加工蜗杆中心距 ω1—蜗杆旋转角速度 ω2—机床工作台旋转角速度ωg—双面锥形砂轮旋转角速度如图1如示,工作蜗杆1装在机床上,装有双面锥形砂轮3的磨头装在机床的工作台2上,双面锥形砂轮3绕轴旋转的角速度ωg形成切削速度,工件蜗杆1与机床的工作台2的加工中心距A,并以传动比i12=ω1/ω2旋转,双面锥形砂轮3的安装倾角β、直径d、锥底角α0。
以加工蜗杆中心距A=200mm,传动比i12=40,m=8,rb=60mm的环面包络蜗杆传动为例,采用直径d=400mm,锥底角α0=19.35°的对称双锥面砂轮磨削与采用平面砂轮磨削加工,所磨削的两种蜗杆各处轴截面齿形的近似性见图2、图3、图4。
权利要求
1.一种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的近似磨削方法,其特征是在机床上安装有工件蜗杆(1)和机床工作台(2)上安装有体现工具齿轮齿面的对称双面锥形砂轮(3)的磨头,砂轮(3)绕砂轮轴旋转以形成切削速度,工件蜗杆(1)轴线与机床工作台(2)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按加工包络环面蜗杆所要求的中心距A调整,并且它们之间按要求传动比以一定的转速旋转,砂轮(3)按要求相对于工作台(2)中心线倾斜一定的角度β。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在机床的上安装有工件蜗杆1和工作台2上装置有体现工具齿轮齿面的对称双面锥形砂轮3的磨头,双面锥形砂轮3绕砂轮轴旋转以形成切削速度,工件蜗杆1中心线与机床工作台2中心线之间的垂直距离按加工包络环面蜗杆所要求的中心距A调整,并以要求的传动比按一定的转速旋转,双面锥形砂轮3相对于机床工作台2中心线按要求倾斜角β倾斜。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可行,操作方便,工效高,加工精度高,加工成本低等特点。是提高现有平面包络环面蜗杆磨削效率的一种有效加工方法。
文档编号B23F13/00GK1248504SQ9911504
公开日2000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1999年7月26日
发明者张光辉, 万方美 申请人:张光辉, 万方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