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作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02116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作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钢筋冷轧成型的机械,特别是一种采用冷轧工艺轧制带肋钢筋的轧机。尤其适合用于生产Φ4mm~Φ12mm带肋钢筋。
目前,在建筑、预制构件等行业普遍使用的钢筋特别是盘圆类钢筋多为光面钢筋,此类钢筋虽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但与混泥土的附着力相对较低,特别是用于预应力构件方面尤其如此。为了提高其附着力,目前一般采用将这类钢筋通过冷(拉)轧成型为带筋钢筋后再使用。而对其冷轧成型的轧机目前广泛使用的有两种一是在轧机的两个对称的壁板上分别设置一套三爪卡盘,在各爪头上分别固定一带轧辊的轧辊座,通过卡盘自动定心来调节对应轧辊之间的相对距离,以满足轧制不同规格钢筋等的需要;此外,对轧辊轴承则采用一次性的加油润滑。该轧机虽然具有结构简单等特点;但却存在每套三个轧辊得配套研磨,对其尺寸精度的一致性要求高,若其中一轧辊出现损伤,整套轧辊都得报废(更换);此外,轴承润滑效果差、寿命短;采用卡盘调节其加工精度又存在劳动强度大(得采用加力杆调节)准确性差等弊病。对此,发明人针对上述弊端,设计并生产了LZC-2型冷轧带肋钢筋轧机,该轧机将两端的壁板改为主轴箱体,同时将三爪卡盘改为轧辊总成座并通过带手轮的主轴丝杆直接控制该总成座伸、缩,从而达到总体调节轧制尺寸和精度的目的;在相对于轧辊座外侧头部的箱体上各设有一定位螺栓及拉力弹簧,以便对轧辊分别进行微调;此外,在轧辊轴中心线位置开设通孔以供冷却水循环,并在主轴箱上设置相应的冷却水箱。该轧机虽然具有既可自动定心,又可对单个轧辊进行调节,互换性强,操作较三爪卡盘省力等特点,但仍存在精度调节较困难,工作过程中主轴丝杆有松动现象(自锁性及钢性较差),影响钢筋质量的稳定性,且调节时往往仍需采用加力杆进行;轴承的润滑效果仍很差,易损坏,平均每套轴承只能承受50吨左右的加工量;而且轧制钢筋规格亦较窄,仅能轧制Φ4mm~Φ6mm范围内的钢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背景技术基础上,改进设计一种结构合理、操作调节方便、省力,轴承润滑可靠的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以达到提高轧机的加工精度和质量的稳定性,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加工成本等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采用蜗轮、蜗杆副带动主轴丝杆调节轧辊的加工规格及精度,同时提高主轴丝杆的钢性及自锁性,以解决提高轧机的加工质量和稳定性问题;在轧辊轴内设置润滑脂贮槽,直接对工作轴承进行润滑以提高润滑效率和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从而达到其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机座,相对独立的两个主轴箱及其主轴丝杆、轧辊总成座、轧辊座、轧辊及轧辊轴、定位螺栓及拉力弹簧,主轴箱调节机构;关键在于在主轴箱内还各设有一套蜗轮、蜗杆副;在轧辊轴内均设有一润滑脂贮槽,该贮槽的出口直接与轴承相通,而进口端设置密封装置;蜗轮、蜗杆副通过蜗轮与主轴丝杆活动联接,而蜗杆则固定于主轴箱体上,其外端与手轮紧固联接;轧辊总成座则分别固定于两主轴丝杆内端并通过轧辊座轴与各轧辊座活动联接。为了确保润滑脂工作时能准确注入轴承内,在轧辊外沿至润滑脂贮槽径向开设有4个通孔及将4孔出口联通的环形凹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蜗轮、蜗杆副与主轴丝杆配合并通过丝杆带动轧辊总成座及轧辊座调节轧辊轧制规格及精度,不但提高了主轴丝杆的钢性,而且调节灵活方便、省力、自锁性好,轧制规格范围宽,可轧制GB 13788-92所规定的Φ4mm~Φ12mm范围带肋钢筋,且质量好;在轧辊轴内设置直通轴承的润滑脂贮槽,工作前可将润滑脂加压注入并密封于槽内,工作过程中陆续进入轴承,从而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每班只需加注一次,其轴承寿命可由背景技术加工量的50吨/套左右延长至700吨/套以上,即寿命延长十倍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精度高而成本较低、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操作调节灵活方便、可靠、省力等特点。
附图及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轧辊总成(轧辊、轧辊轴及润滑脂贮槽、轴承及轧辊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2.主轴箱调节机构,3.蜗杆,4.蜗轮,5.主轴丝杆,6.主轴箱,7.拉力弹簧,8.定位螺栓,9.轧辊座,10.轧辊轴,11.轧辊,12.轧辊总成座,13.蜗杆手轮,14.轧辊座轴,15.润滑脂贮槽(其中箭头方向为润滑脂注入方向),16.轴承套,17.轴承隔离垫圈,18.锁紧螺母,19.止退挡圈,20.轧辊固定夹套。
实施例本实施例轧机(长×宽×高)1200×600×1100mm。主轴丝杆5杆长442mm,其中螺纹部分长147mm,螺纹为Tr70×12-6。蜗轮4顶径Φ320mm,轮厚52mm,与主轴丝杆5配合的螺孔亦为Tr70×12-6,蜗杆3总长550mm,螺纹部分长70mm,顶径亦为Φ70mm,中径Φ60mm。轧辊总成座12本实施例采用三叉座,座套与主轴丝杆联接处孔径为Φ60mm,座盘外径Φ80mm,三个爪头各宽56mm,厚50mm与轧辊轴14配合的轴孔中心与座体中心亦即主轴丝杆5中心线距离105mm。轧辊11与轧辊座9联接的轧辊轴10长130mm,直径Φ30mm;润滑脂贮槽15深80mm,直径Φ7mm,本实施例在距端面63mm处的轧辊轴上径向开4个Φ4mm的润滑脂出孔,间距90°,并环轧辊轴10的外沿开一环形凹槽将4个出口联通;在轴承套16上亦相应开设4个润滑脂通孔及环形凹槽,以确保工作时润滑脂顺箭头方向注入轴承,提高其润滑效果;工作前将润滑脂加压注入贮槽15后,端口用沉头螺钉将其密封。其余部分均与背景技术同。
权利要求1.一种用作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包括机座、相对独立的两个主轴箱及其主轴丝杆、轧辊总成座、轧辊座、轧辊及轧辊轴、定位螺栓及拉力弹簧,主轴箱调节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箱内还各设有一套蜗轮、蜗杆副;在轧辊轴内均设有一润滑脂贮槽,该贮槽的出口直接与轴承相通,而进口端设有密封装置;蜗轮、蜗杆副通过蜗轮与主轴丝杆活动联接,而蜗杆则固定于主轴箱体上,其外端与手轮紧固联接;轧辊总成座则分别固定于两主轴丝杆内端并通过轧辊座轴与各轧辊座活动联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作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轴在其外沿至润滑脂贮槽径向开设有4个通孔及将4孔出口联通的环形凹槽。
专利摘要该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冷轧带肋钢筋的轧机,包括机座,两套主轴箱及主轴丝杆和蜗轮、蜗杆副,轧辊总成座及轧辊总成,定位螺栓及拉力弹簧等。该轧机由于在主轴箱内增设了蜗轮、蜗杆副;在轧辊轴内增设了润滑脂贮槽,大大提高了轴承的润滑效果,从而具有结构合理、加工精度高而成本较低,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操作灵活方便、可靠、省力等优点。克服了背景技术操作调节困难、加工质量稳定性差,轴承润滑效果差、寿命短等缺陷。
文档编号B21B1/16GK2389021SQ9923243
公开日2000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99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1999年8月24日
发明者吴嫣霖, 刘真华, 粟红杰, 向礼毅 申请人:自贡市硬质合金工模具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