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径轧辊机架装配方法_2

文档序号:85353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倾斜的"侧翼"3,用于检测轧辊侧面9和 轧辊锥面10的精度,因而两个"侧翼"3的根部宽度设计成与所测量轧辊侧面9部分的直径 相同,"侧翼"3向外倾斜角度与轧辊锥面10的倾斜角度相同。
[0039] 图2显示,直角卡尺由尺苗4、尺座5及定位板6所组成,在尺苗4的一端直角连接 有尺座5,形成一直角卡尺;在尺座5的另一端还直角连接一块定位板6,定位板6的里侧面 与尺座5的里侧平齐,且定位板6的安装角度垂直于尺苗4与尺座5所形成的平面。
[0040] 标准量规和直角卡尺制备完成后,即可进行定径轧辊机架测量与装配,其具体方 法如下。
[0041] 1、定径轧辊机架箱体尺寸精度测量:
[0042] 因为定径轧辊机架的X轴方向以定位块结合面为基准到轧辊机架中心尺寸为 430±0· 1mm,Y轴方向以上下导轨板结合面为基准到乳棍机架中心尺寸为41〇\Mmm,Z轴方 向以左右导轨板结合面为基准到轧辊机架中心尺寸为120〗_mm,在机架箱体制造时已保 证其精度合格;所以只需用游标卡尺测量定径轧辊机架4个定位块厚度,8根导轨板的厚度 是否在2〇\e3mm和15=° a=mm公差范围内。如超差就要及时加垫调整或更换定位块和导轨 板。
[0043] 2、定径轧辊精度检测:
[0044] a、先用游标卡尺在轧辊7的圆周三等分处分别测量一次,共测量三次,如测量值 < 0. 05mm即为合格;反之则更换轧辊7重新测量,直至检测出合格轧辊7。
[0045] b、将量规的孔规1部分插入轧辊轴孔8中,并使辊规2部分与轧辊侧面9及轧辊 锥面10靠紧;再将另备的塞尺插入辊规2与轧辊7测量面(乳辊侧面9及轧辊锥面10)之 间,测出辊规2与轧辊侧面9及轧辊锥面10的缝隙。然后将量规每次旋转60°再分别测量 两次,若三次测量的缝隙均< 〇. 〇5mm,即为合格;反之则更换轧辊重新测量。(见图3)
[0046] 3、将检查合格的轧辊7分别组装成主动轧辊装配组、被动轧辊装配组,并安装在 轧辊机架半箱体上。
[0047] 4、定径轧辊机架上定位块13到主动轧辊侧面距离检测:(如图4所示)
[0048] a、将直角卡尺的尺苗4紧密贴靠在定径轧辊机架箱体的合箱面12上。
[0049] b、将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接触,并将尺座5另一端的定位板6靠紧在 定径轧辊机架箱体上定位块13的工作面上。
[0050] 若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接触、而定位板6与上定位块13工作面之间有 缝隙时,则用塞尺测量,如缝隙彡〇. 〇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主动轴轴端压盖14下 面调整垫厚度的方法,将其调整至合格。
[0051] 若定位板6与上定位块13工作面接触、而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之间有 缝隙,则用塞尺测量缝隙彡0. 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主动轴轴端压盖14下面调整 垫厚度的方法,将其调整至合格。
[0052] 5、用塞尺分别测量三个轧辊锥面10之间的缝隙,并比较三个缝隙之间的差值,若 差值< 0. 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被动轴轴端压盖14下面调整垫厚度的方法调整 至合格。
[0053] 6、将定径轧辊机架另一半箱体合箱,连接紧固合箱面12的螺栓后,安装连接板, 即完成定径轧辊机架装配。
【主权项】
1. 一种定径轧辊机架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方法及步骤为: (1)、标准量规和直角卡尺制作 所述量规为一 "T"形平板,由孔规及辊规组成,中间伸出部分为孔规,其宽度与所测量 轧辊轴孔直径相同;孔规上端垂直连接一两端向下伸出且向外倾斜的"侧翼",两个"侧翼" 根部宽度与所测量轧辊侧面部分直径相同,"侧翼"向外倾斜角度与轧辊锥面倾斜角度相 同; 所述直角卡尺由尺苗、尺座及定位板组成,在尺苗的一端直角连接有尺座,尺座另一端 直角连接一块定位板,定位板里侧面与尺座里侧平齐,且定位板垂直于尺苗与尺座所形成 的平面; (2 )、定径轧辊机架箱体尺寸精度测量 用游标卡尺测量定径轧辊机架4块定位块和8块导轨板的厚度是否在允许的公差范围 内,如超差,则加垫调整或更换; (3) 、定径轧辊精度检测 a、 用游标卡尺在轧辊圆周三等分处分别测量一次,如测量值< 0. 05mm即为合格;反之 则更换轧辊重新测量; b、 将量规的孔规部分插入轧辊轴孔中,并使辊规部分与轧辊侧面及锥面靠紧;再将另 备的塞尺插入辊规与轧辊测量面之间,测出辊规与轧辊侧面及锥面的缝隙;然后将量规每 次旋转60°再分别测量两次,若三次测量的缝隙均< 0. 05mm,即为合格;反之则更换轧辊 重新测量; (4) 、将检查合格的轧辊分别组装成主动轧辊装配组、被动轧辊装配组,并安装在轧辊 机架半箱体上; (5) 、定径轧辊机架上定位块到主动轧辊侧面距离检测 a、 将直角卡尺的尺苗与定径轧辊机架箱体的合箱面靠紧; b、 将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接触,并将尺座另一端的定位板靠紧在定径轧辊 机架箱体上定位块工作面上; 若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接触、而定位板与上定位块工作面之间有缝隙时, 则用塞尺测量,如缝隙< 0. 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主动轴轴端压盖下面调整垫厚 度的方法,将其调整至合格; 若定位板与上定位块工作面接触、而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之间有缝隙,则 用塞尺测量缝隙< 0. 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主动轴轴端压盖下面调整垫厚度的 方法,将其调整至合格; (6) 、用塞尺分别测量三个轧辊锥面之间的缝隙,并比较三个缝隙之间的差值,若差值 < 0. 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被动轴轴端压盖下面调整垫厚度的方法,将其调整至 合格; (7) 、将定径轧辊机架另一半箱体合箱,连接紧固合箱面螺栓后,安装连接板,完成定径 轧辊机架装配。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定径轧辊机架装配方法,首先制作孔规及辊规组成的量规和由尺苗、尺座及定位板组成的直角卡尺。分别测量定径轧辊机架箱体、定径轧辊厚度、侧面及锥面尺寸精度,将检查合格的轧辊组装成主动轧辊装配组、被动轧辊装配组,并安装在轧辊机架半箱体上,再检测定径轧辊机架上定位块到主动轧辊侧面距离,若定位板与上定位块工作面之间、直角卡尺前端头与主动轧辊侧面之间以及三个轧辊锥面之间的缝隙≤0.05mm,即为合格;否则采用加减主动轴轴端压盖下面调整垫厚度的方法,将其调整至合格。本发明可准确测定出轧辊径向位移量,确保定径轧辊机架装配精度,降低废品损失,提高产品质量。
【IPC分类】B21B31-08, B21B38-00, B21B31-02
【公开号】CN104858237
【申请号】CN201410067260
【发明人】宋世岭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2月2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