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47932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弧弯管内壁磨光装置。
在管路设计中,对于输送绝对不能有污染的物料,如食品或药品,则其输送管线内壁的光滑度要求很高,因此其直管通常内壁会加以光洁处理,以求完全光滑的内壁;但弧弯管或弧弯接头,则因无法像前述的直管进行光洁处理,所以其内壁光滑度就不理想,并使得整体管路因而有了清洁上的顾虑,为美中不足之处。
而弧弯管接头,顾名思义,是呈弧弯造形,因此,内壁的研磨或抛光加工,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度,这是业界存在已久的问题,及待突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包括一上层,其底部由一上层板支撑,一侧具一马达并经一皮带带动一转盘,该转盘偏心往下延伸一磨头;一中层,由一中层板所支撑,其可于侧向的立柱上下升降,中央具有一内设螺纹的板孔,上方则连结一座体,座体一侧往上延伸后一框架,其两架片间设一前片及一后片,并经由上方的框架枢轴连结;前片的对应磨头处,设一管座,而其一侧设一夹具;后片则由一连杆的枢轴连结前片,该连杆的另端,则设一偏心于马达输出轴的凸轮;一下层,由一升降马达带动一螺杆,该螺杆螺合于板孔;以由磨头的转动及偏心绕行,且升降马达将中层升高,以对弧弯管内壁进行研磨。
其中磨头可由气压杆驱动。
其中后片上方得突设一突块,且其侧向设一杆体,以便为恒常接触以为前后片的角度调整。
其中前片一侧得设两导板,并使其间形成导槽,且前片对应设置一导片以探入为方向的规范。
其中升降马达为步进马达。
其中磨头为砂轮。
其中,上层1的底部,由一上层板11所支持,其一侧具一马达12并经由皮带13带动一转盘14,该转盘14则往下延伸一磨头15,而该磨头15可经由一气压杆16驱动,且该磨头15相对于转盘14而言,采用微偏心设置,即其并非设于转盘14的真正圆心处,而是略微的偏离,这样,当马达12转动时,可带动磨头15为微小圆圈的绕行转动。为了可进行研磨,磨头15的外表为硬度高的材料制造,基本上,可将其视为砂轮。
中层2由一中层板21所支撑,而该中层板21可为侧方的立柱A穿越,该立柱A往上延伸进而固定连结于前述的上层板11并为支撑,该中层板21的中央,则具一内壁具螺纹的板孔211,而其上方,则连结一座体22,该座体22一侧设两片平行的导板23,并使其间形成一导槽24,供规范后叙前片26的方向。
而于座体21一侧,则往上延伸一框架25,该框架25的两架片间,则设置一前片26及一后片27,并经由上方的框架枢轴251连结,呈相对于框架25可回动状态,而该前片26与后片27由一连杆28连结,故其呈同步回动。
此外,前片26的对应于前述磨头15处,则设置一对应于欲磨光的弧弯管的管座261,以便其可供弧弯管环加工时的容置定位,而其一侧,则设一夹具262,以便于弧弯管环置放后,予以卡掣,防止脱出。而前片261的最外端,则延伸一导片263,其可穿入前述的导槽24,并为方向的引导与规范。
请再参阅图5,后片27基本上是一片体,其由一连杆28的枢轴281与前述的前片26连结,以便可为同步运动,而该连杆28的另端,则具一偏心设于一马达的凸轮282,当马达转动时,则因该凸轮282的偏心运动,使后片27连同前片26为上下以前述的框架枢轴251为轴心而摆动。此外,为使其可为角度的调整,后片27的末端往上突设一凸块271,并恒常地与一杆体272接触。因此,当中层2上时,可使后片27连同前片26为角度上扬,以使磨头15可更形深入被加工物。
下层3是由一升降马达31其输出经转向带动一螺杆32,前已述及,该螺杆32往上延伸并螺合设于中层板2的板孔211,为使其可为升降,故该升降马达31为可正转或逆转的步进马达。
请再参阅附图
,本实用新型于实施时,将被加工物置入管座261内,并以夹其262定位,而后,起动动力,则磨头15即开始旋转,并以偏心方式沿著被加工管环内壁研磨;同时,螺杆32使中层板21缓缓上升,以增加研磨深度,且前片26因框架枢轴251及连杆28而呈扇形摆动,同时,经由凸块271受制于杆体272,而使前片26与后片27会因中层板2的升高而角度上扬,以加深研磨深度,当被研磨管环的上半段为研磨后,则螺杆32逆转,使中层板2下降,则又可将欲研磨管环另端朝上,再次以相同方式研磨,如此,即可为弧弯管的研磨与抛光。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可为各方向的研磨,尤其是由磨头的偏心运动,可对管壁进行研磨,且前片的扇形摆动,再加上螺杆的升降,可为更深入的研磨。
(2)经由管座的尺寸变化,可适应不同管径的弧弯管,且若管座连同前片设置,亦可连同前片置换,其成本低。
(3)各动力间可为互相单独作动与控制,也可为程序化的自动控制,于操作上,无须太多人工,达到人工成本的降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只是较佳实施例的一种,凡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人员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权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包括一上层,其底部由一上层板支撑,一侧具一马达并经一皮带带动一转盘,该转盘偏心往下延伸一磨头;一中层,由一中层板所支撑,其可于侧向的立柱上下升降,中央具有一内设螺纹的板孔,上方则连结一座体,座体一侧往上延伸后一框架,其两架片间设一前片及一后片,并经由上方的框架枢轴连结;前片的对应磨头处,设一管座,而其一侧设一夹具;后片则由一连杆的枢轴连结前片,该连杆的另端,则设一偏心于马达输出轴的凸轮;一下层,由一升降马达带动一螺杆,该螺杆螺合于板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磨头可经由气压杆驱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的后片上方得突设一突块,且其侧向设一杆体,为恒常接触并为前后片的角度调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片一侧得设两导板,其间形成导槽,且前片对应设置一导片探入该导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升降马达为步进马达。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磨头为砂轮。
专利摘要一种弧弯管的内壁研磨装置,包括:一上层,其底部由一上层板支撑,一侧具一马达并经一皮带带动一转盘,该转盘偏心往下延伸一磨头;一中层,由一中层板所支撑,其可于侧向的立柱上下升降,中央具有一内设螺纹的板孔,上方则连结一座体,座体一侧往上延伸后一框架,其两架片间设一前片及一后片,并经由上方的框架枢轴连结;前片的对应磨头处,设一管座,而其一侧设一夹具;后片则由一连杆的枢轴连结前片,该连杆的另端,则设一偏心于马达输出轴的凸轮;一下层,由一升降马达带动一螺杆,该螺杆螺合于板孔;以便由磨头的转动及偏心绕行,且升降马达将中层升高,以对弧弯管内壁的研磨。
文档编号B24B37/02GK2505233SQ0127535
公开日2002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8日
发明者邱山本 申请人:六成功五金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