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61732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油井、气井或各种工厂或建筑结构材料等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具体涉及即使在采用含10%~20%Cr的制管用坯料(钢坯)制造无缝钢管时也很少发生内表面缺陷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油井用、各种工厂用或建筑结构用,多采用含10%~20%Cr的所谓高Cr系无缝钢管。通常,无缝钢管的制造是利用曼内斯曼穿孔、冲压穿孔等从圆钢坯制造空心管坯,用连续轧管机或自动轧管机等拉伸轧机对该管坯进行扩管,减小管壁厚度,然后,用拉力减径机等收缩外径,加工成目标尺寸的钢管。
在制造上述高Cr系无缝钢管时,作为制管用坯料(钢坯),采用通过轧制用连续铸造法或铸锭铸造法制造的铸坯得到的圆钢坯。此时,用作坯料的钢坯,一般,采用连续铸造法或铸锭铸造法铸造成截面形状为方形的铸坯(初轧方坯),在加热均匀温度后,用开坯机、初轧机等热轧成圆形,或采用通过连续铸造直接铸造成圆铸坯的方法进行制造。
在无缝钢管的热轧制管中,高Cr钢与普通钢相比,由于其热加工性能差,在制管后的钢管中存在内表面缺陷。例如,若在钢管中产生中间夹层缺陷等内表面缺陷(以下简称“内表面缺陷”),不仅降低制品的成品率,还必须停止由穿孔机、扩轧机及缩径轧机构成的制管轧机系统,此时,严重阻碍生产效率。
以往,作为无缝钢管的热轧制管中的内表面缺陷的防止对策,采用降低制管时的加工度,或者为了避免加工发热等造成的缺陷,降低坯料的加热温度等手段。但是,上述对策都降低热轧制管的生产性,很难说是恰当的防止对策。
例如,在特开平4-224659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规定部分合金成分的含量,同时,调整退火加热时间,将穿孔加热温度设定在1200℃以下,进行低温制管,从而改善热加工时组织的马氏体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但是,在该制造方法中,由于构成合金的成分元素的规定严格,能够使用的钢种受到限制,同时,由于限制穿孔制管时的加热温度的上限,存在在制管效率及生产性方面产生不良影响,而且还降低制管工具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如前所述,以往,在采用高Cr钢等难加工材制管时,采取的内表面缺陷的防止对策,由于是降低加工度及加热温度的低温化,使制管工序的生产性降低,实质上是阻碍高效率生产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上述问题而完成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在以高Cr钢系的铸坯或钢坯作为制管坯料制造无缝钢管时,能够不降低生产性并且有效防止内表面缺陷的发生。
在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管中,钢管产生内表面缺陷是因为,由于该钢种的热加工性差,经过制管加工时的变形,在组织上脆弱的部位产生裂纹,扩展成内表面缺陷。所谓的热加工中的高Cr钢的脆弱部分,是指该钢种在高温状态时主组织奥氏体γ晶粒和伴随δ铁素体生成所含的微量δ晶粒的晶界。
因此,作为降低热加工时产生的内表面缺陷的对策,有①降低δ铁素体的生成量,减少组织上脆弱的部位,或②增强γ晶粒和δ晶粒的晶界强度。作为上述①的对策,有效的办法是降低使晶界脆弱的杂质元素(S、P)含量,但是,如果过分降低,会增加制造成本。其次,作为上述②的对策,可以采用上述的特开平4-224659号公报中提出的方法,但是,从无缝钢管的高效率生产方面考虑,如要应用于实际生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本发明人经过进一步详细研究发现,的确能够调整含有的Cr和其他添加合金元素对δ铁素体生成的影响度,此外,也能够对在钢坯等的制造阶段或坯料的制管前阶段的热滞后对δ铁素体量的影响度进行指数化。
此外,通过将上述研究结果在实际的制造生产线上进行验证,得知即使不过分降低杂质元素(S、P)含量,通过缓和制管条件等也能够高效率、高生产性、廉价地制造内表面品质优良的无缝钢管。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发现完成的,以下面所述的(1)、(2)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作为要旨。
(1)一种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将Cr含量设定在10%~20%、杂质S及P的含量分别设定在0.050%以下,此外,含有C、Mn、Ni、N、Cu、Si、Mo、Ti、Nb及V中的1种或2种以上,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为∑t1(小时)的铸坯或钢坯作为制管用坯料,在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作为∑t2(小时),将上述坯料均热后,在加热到1200℃制管时,满足下式(b)地进行均热和/或加热。
f={20×C+0.3×Mn+1.2×Ni+25×N+Cu-9×Si-0.8×Cr-2×Mo-10×Ti-6×Nb-15×V}-45×(S+P/10) ...(a)F=f+0.6×(1-1eΣt1)+0.8×(1-1eΣt2)>-9.7---(b)]]>其中,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成分元素的含量(质量%)。
(2)一种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将Cr含量设定在10%~20%、杂质S及P的含量分别设定在0.050%以下,此外,含有C、Mn、Ni、N、Cu、Si、Mo、Ti、Nb及V中的1种或2种以上,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为∑t1(小时)的铸坯或钢坯作为制管用坯料,在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作为∑t2(小时),将上述坯料均热后,在加热到1100~1300℃(其中,1200℃除外)制管时,满足下式(c)地进行均热和/或加热。
F=f+0.6×(1-1eΣt1)+0.8×(1-1eΣt2)+1.4×KT>-9.7---(c)]]>
但是,设KT=1200-T|1200-T|]]>


图1表示基于实施例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F值和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率(%)的关系。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其特征在于,以按质量%计,将Cr含量设定在10%~20%、杂质S及P的含量分别设定在0.050%以下的组成的高Cr钢作为制管坯料。在以下的说明中,“%”表示“质量%”。
Cr,是提高耐蚀性所必需的成分元素,如果其含量不满10%,不能确保所期望的耐蚀性,例如不能确保耐CO2腐蚀性。另外,如果Cr含量超过20%,高温加热时容易生成δ铁素体,降低耐蚀性(耐SSC性)及热加工性,此外,过多地添加Cr也导致制造成本上升。
P,作为杂质元素是钢中不可避免的元素,其含量是越低越好。而且,如果其含量超过0.050%,劣化高强度材料的韧性,同时,降低铁素体/γ晶界的强度,显著降低热加工性。因此,P的含量设定在0.050%以下。
S,作为杂质元素是钢中不可避免的元素,由于是对热加工性有不良影响的元素,其含量是越低越好。如果其含量超过0.050%,由于降低铁素体/γ晶界的强度,显著降低热加工性,所以,S的含量设定在0.050%以下。另外,规定的S含量有利于钢的切削性或焊接性,为谋求其效果,优选将其含量设定在0.004%以上。
在本发明中,关于坯料的化学组成,只规定Cr含量及杂质S及P的含量,但是,除此之外,作为高Cr钢,还可以添加相当于13%Cr钢、SUS304钢、SUS316钢、SUS321钢及SUS347钢的成分元素。
例如,为了抑制δ铁素体的生成,同时确保强度、韧性、耐蚀性等,可以适宜含有C0.30%以下、Si1.00%以下、Mn2.0%以下、Mo3.00%以下、Cu0.50%以下、Ni11.00%以下、Ti0.200%以下、Al0.100%以下、N0.150%以下、B0.0050%以下、Nb0.150%以下、V0.20%以下及Ca0.0050%以下等元素中的1种或2种以上。下面,说明含有这些元素时的作用。
C,为提高钢材的强度而添加,但是,如果过多添加,形成铬碳化物(Cr23C6等),降低钢材的耐蚀性,同时,劣化低温韧性。因此,C含量的上限设定在0.30%。
Si,是在制钢过程中作为脱氧材料添加的,但是,如果过多含有,劣化韧性,因此,其含量设定在1.00%以下。
Mn,是提高钢的淬透性、确保钢材强度的有效成分。此外,也具有抑制影响热加工性的δ铁素体的生成、固定钢中S的效果。但如果过多含有,会降低韧性,所以,Mn含量设定在2.0%以下。
Mo,在含有碳酸气体及硫化氢的环境中,具有极好的强化耐蚀性保护膜的效果。因此,从耐蚀性角度考虑,添加越多改善效果越好,但是,如果过多添加,容易生成δ铁素体,随之,不得不大量添加奥氏体生成元素,这样会增加制造成本。因此,Mo含量的上限设定在3.00%。
Cu,奥氏体生成元素,抑制δ铁素体的生成,有利于稳定组织。但是,如果过多添加,降低高温、长时间使用中的延性,所以,Cu含量设定在0.50%以下。
Ni,奥氏体生成元素,抑制δ铁素体的生成,有利于稳定组织,同时,是确保必要强度、提高耐蚀性及改善热加工性的有效元素。但是,即使过剩添加,其效果饱和,只能导致增加添加成本,还降低高温下使用中的延性。因此,Ni含量设定在11.00%以下。
Ti,适合改善耐蚀性,是提高强度及韧性的有效元素。但是,如果含量超过0.200%,劣化韧性。
Al,是作为钢的脱氧剂而添加的元素。如果过剩添加,降低钢的清洁度,损害加工性能,同时,导致降低高温强度,所以,含量设定在0.100%以下。
N,是确保钢强度的有效元素,但由于过多添加会劣化韧性,所以其含量设定在0.150%以下。
B,提高钢的强度,同时,有助于组织的微细化,是改进韧性及耐蚀性的有效元素。但由于过多添加会促进韧性及耐蚀性的劣化,所以其含量设定在0.0050%以下。
Nb,在钢中形成微细的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是提高蠕变强度的元素。但由于过多添加会促使碳化物粗大化,导致韧性降低,所以,Nb的含量设定在0.150%以下。
V,在钢中形成微细的碳化物或碳氮化物,是提高强度、韧性及蠕变强度的元素。但由于过多添加会促使碳化物粗大化,导致韧性降低,所以,V的含量设定在0.20%以下。
Ca,改善钢中的硫化物的形状,是提高热加工性的有效元素。但由于过多添加会劣化韧性及耐蚀性,所以,Ca的含量设定在0.0050%以下。
此外,本发明的制管用坯料为13%Cr钢,在其成分元素为Ni1.5%以下、Mo1.0%以下时,如不添加Cu(例如,含量不满0.2%),用后述的式(b)表示的F值优选低于-9.4。这是因为,Cu是奥氏体形成元素,但由于是低熔点金属,也是恶化晶界的热加工性的元素,如果Ni含量少,容易出现δ铁素体相,γ(奥氏体)/δ晶界增多,容易产生内表面缺陷。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为抑制δ铁素体的生成,应规定Cr含量,并且控制S及P的含量,但除这些元素外,可以添加作为高Cr钢所必需的元素。如设想添加这些元素,应用后述的式(b)或式(c)调整以如下的式(a)规定的f值。
f={20×C+0.3×Mn+1.2×Ni+25×N+Cu-9×Si-0.8×Cr-2×Mo-10×Ti-6×Nb-15×V}-45×(S+P/10)...(a)δ铁素体指的是凝固时析出的铁素体或高温加热时生成的铁素体,但用上述式(a)规定的f值是指数化的值,如此能够容易判断该δ铁素体的生成的难易度。即,在式中,以奥氏体生成元素作为“+”,铁素体生成元素作为“-”,进行调整,利用成分元素的影响系数与含量的积表示在钢材的组织上、热加工中的高温热状态(1000~1300℃)下δ铁素体生成的难易度。换言之,也能够作为表示奥氏体相的生成的难易度控制f值。
本发明中采用的制造工序只要是常用的无缝钢管的制造工序就可以,如前所述,只要是从圆铸钢,通过曼内斯曼穿孔、冲压穿孔等制造空心管坯,该管坯扩轧后,通过收缩轧制加工成钢管的方式就可以。
通常,由于在尺寸精度和生产性方面有利,采用曼内斯曼-连续轧管机方式或曼内斯曼-自动轧管机方式。在前者的方式中,将连续铸造制造的制管用管坯加热到1100~1300℃后,用穿孔机穿孔轧制,形成空心管坯,然后,用曼内斯曼轧机扩轧,制作加工轧制用管坯。之后,在扩轧原状态或850~1100℃将加工轧制用管坯再加热后,通过拉力减径机或定径机,加工成规定尺寸的无缝钢管。
制造的钢管的热滞后影响制管工序中的铁素体组织的生成。即,如果延长达到制管轧制的铸坯或钢坯的阶段及坯料(钢坯)阶段的高温(1100℃以上)下的均热时间,能够扩散偏析,抑制δ铁素体的生成。因此,需要控制,作为铸坯、钢坯,将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设定为∑t1(小时),同时,将坯料在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的总和设定为∑t2(小时)。但是,所谓的铸坯或钢坯的阶段的均热时间,指的是在开坯轧制工序的加热炉或均热炉内的1100℃以上均热钢材的时间,在1次热轧中铸坯1次间歇的均热时间,在2次热轧中合计铸坯1次间歇及铸坯1次间歇的均热时间。
在本发明中,以1100℃以上的均热处理为对象是由于以提高偏析扩散速度的处理为对象,通过长时间进行1100℃以上的均热,能够回避局部的高浓度的P、S的不均。不需要规定均热处理的上限,但通常采用1100~1300℃的温度范围。
制管时的加热温度影响δ铁素体的生成,加热温度T越低,越能抑制铁素体的生成。此处所说的加热温度T是穿孔机穿孔轧制时的材料温度,可以将管坯(钢坯)加热到1100~1300℃后的出炉温度进行控制。
下式(b)将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定量化,为判断杂质(S、P)偏析的扩散效果,确认在铸坯或钢坯阶段的均热时间、坯料阶段时的均热时间的影响及制管时的加热温度的影响,引入F值。
下式(b)意味着在理论上充分延长均热时间(∑t1、∑t2)至利用均热提供的均热效果消除偏析时,为F=f+1.4。表示此时的奥氏体相的发生难易度为“+1.4”。此外,在上工序,偏析的确增大,为减少基于用均热效果的偏析改善费,将上述“+1.4”分割成在开坯轧制工序(铸坯·钢坯)时的均热效果为“0.6”和制管工序(坯料)时的均热效果为“0.8”。
这样,通过开坯轧制工序或制管工序,改变由均热时间得出的偏析改善费,但无论哪一个工序,如果作为均热时间的指数函数近似地表示偏析改善费, 因此,通过满足下式(b)所示的条件同时制造无缝钢管,确实能够抑制内表面缺陷的发生。
F=f+0.6×(1-1eΣt1)+0.8×(1-1eΣt2)>-9.7---(b)]]>上式(b)表示将加热温度设定在1200℃制管时的条件,但在加热温度T偏离1200℃时,需要用由下式(c′)示出的KT修正。此时的修正也考虑到此值为负值时的情况,同时,按照抛物线法则设定。
KT=1200-T|1200-T|]]>这样,在制管时的加热温度T偏离1200℃时,要求用KT修正是因为考虑到,即使是同一成分、同一热滞后时,因最终加热温度的影响,也改变δ铁素体的生成量。以下,根据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效果。
实施例为了确认用本发明的方法制造高Cr系无缝钢管的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状况,准备表1~3所示化学组成的钢坯。在准备的钢坯中,分别相当于试样No.1~28为13%Cr钢,试样No.29~33为SUS304钢,试样No.34~38为SUS316钢,试样No.39~42为SUS321钢,试样No.44~48为SUS347钢。
表1

表2

表3

以上述钢坯作为制管用管坯,在加热炉中,在1100~1300℃的温度范围均热加热后,用穿孔机穿孔,制成空心管坯,接着用曼内斯曼轧机轧制,制成加工轧制用管坯。然后,将加工轧制用管坯再加热到1100℃后,通过拉力减径机,制成外径88.9mm、内径70mm、长1000mm的无缝钢管。
作为此时的制造、制管条件,钢坯的均热时间∑t1、钢坯的均热时间∑t2及制管时加热温度T示于表4~6。此外,根据式(a)计算f值及根据式(b)、(c)计算F值,其结果示于表4~6。
之后,按规定条件,淬火制造的钢管,进行回火处理,接着调查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状况。该调查结果见表4~6。
表4

表5

表6

图1是表示基于实施例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F值和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率(%)的关系的图。此外,用在制管后的检查中确认的发生起因于材料的中间夹层缺陷、重皮的根数比,表示图1所示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率(%)。
如上述表1~6以及图1所示,如果以本发明为对象的高Cr系无缝钢管,不局限于13%Cr钢、SUS304钢、SUS316钢等,通过将用上述式(b)、(c)规定的F值调整到“-9.7”以下,内表面缺陷的发生率降到2.0%以下,能够确保优良的内表面质量。
如采用本发明,即使在以高Cr钢作为制管用坯料时,由于能够充分抑制热制管工序中的δ铁素体的生成,可制作内表面缺陷少的高Cr系无缝钢管。而且,作为坯料的组成,不需要过分降低杂质,由于能够确保制管时规定的生产性,能够低成本、高效率制造内表面质量优良的高Cr系无缝钢管。由此,能够扩大无缝钢管的应用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将Cr含量设定在10%~20%、杂质S及P的含量分别设定在0.050%以下,此外,含有C、Mn、Ni、N、Cu、Si、Mo、Ti、Nb及V中的1种或2种以上,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总和为∑t1(小时)的铸坯或钢坯作为制管用坯料,在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总和作为∑t2(小时),对上述坯料均热后,在加热到1200℃制管时,满足下式(b)地进行均热和/或加热,f={20×C+0.3×Mn+1.2×Ni+25×N+Cu-9×Si-0.8×Cr-2×Mo-10×Ti-6×Nb-15×V}-45×(S+P/10) ...(a)F=f+0.6×(1-1eΣt1)+0.8×(1-1eΣt2)>-9.7---(b)]]>其中,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成分元素的含量(质量%)。
2.一种高Cr系无缝钢管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将Cr含量设定在10%~20%、杂质S及P的含量分别设定在0.050%以下,此外,含有C、Mn、Ni、N、Cu、Si、Mo、Ti、Nb及V中的1种或2种以上,以1100℃以上的均热的时间总和为∑t1(小时)的铸坯或钢坯作为制管用坯料,在以1100℃以上均热的时间总和作为∑t2(小时),将上述坯料均热后,在加热到1100~1300℃制管时,其中1200℃除外,满足下式(c)地进行均热和/或加热,f={20×C+0.3×Mn+1.2×Ni+25×N+Cu-9×Si-0.8×Cr-2×Mo-10×Ti-6×Nb-15×V}-45×(S+P/10) ...(a)F=f+0.6×(1-1eΣt1)+0.8×(1-1eΣt2)+1.4×KT>-9.7---(c)]]>其中,设KT=1200-T|1200-T|,]]>式中的元素符号表示各成分元素的含量(质量%)。
全文摘要
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制造内表面品质优良的高Cr系无缝钢管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用Cr含量为10%~20%、杂质S及P的含量为0.050%以下的坯料制管时,钢坯的均热时间设定为∑t1(小时),坯料的均热时间设定为∑t2(小时),1200℃加热制管时,满足下式(b)。
文档编号C22C38/54GK1509340SQ02810278
公开日2004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21日
发明者木谷茂, 池田耕一, 阿部俊治, 一, 治 申请人: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