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氧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6563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冶金氧枪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的冶炼设备部件,具体地说是转炉炼钢一种冶金氧枪。
背景技术
转炉炼钢用的氧枪包括喷头、内管、中管、外管、枪座、进出水弯管、进氧弯管及接头,喷头固定安装在氧枪前端,现有枪体外管为直圆管,在炼钢过程中,由于钢渣的粘度很大,致使钢渣经常沾在枪体外管表面上,影响了氧枪的使用,降低了氧枪及喷头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更换氧枪的次数,降低了生产效率。氧枪在吹炼的过程中,在枪体的下半部位,不同吨位氧枪在3~12米的范围内,有不同程度的沾渣情况出现,沾渣后,氧枪的冷却效率降低,易出现烧枪及喷头早期损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内外采取了多种方法和措施,例如刮渣器、防沾渣涂料等。但都不十分理想。因此发明一种不沾渣或少沾渣的氧枪显得极为迫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枪体沾渣问题,公开一种冶金氧枪的结构,该冶金氧枪包括喷头、内管、中管、外管、枪座、进出水弯管、进氧弯管及接头,其特征在于外直管通过外过渡管与外锥度管固定连接。外管设计为锥度管,使沾渣产生一个较大的下滑分力,并在这一分力的作用下沾渣自行脱落,实现枪体不沾渣或少沾渣的目的,提高了氧枪及喷头的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冶金氧枪的更好实施例,最好中直管也是通过中过渡管与中锥度管固定连接,中锥度管使得出水流速均匀,减少湍流的产生,增强冷却效果,也有利提高氧枪及喷头的寿命。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冶金氧枪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进氧弯管;2、进水弯管;3、出水弯管;4、接头;5、氧枪座;6、外直管;7、中直管;8、外过渡管;9、中过渡管;10、外锥度管;11、中锥度管;12、喷头;13、内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冶金氧枪如图1、2所示,由喷头、内管、中管、外管、枪座、进出水弯管、进氧弯管及接头等组成,喷头12固定安装在氧枪前端,其特征在于外直管6通过外过渡管8与外锥度管10固定连接,外锥度管10长度在3~12米之内,锥度为1∶560~1∶28较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冶金氧枪较佳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中直管7也是通过中过渡管9与中锥度管11固定连接,中锥度管11长度在3~12米之内,锥度为1∶560~1∶28较佳。
本实用新型冶金氧枪在转炉内进行顶吹喷氧作业时,当转炉中的钢渣混合物飞溅起来粘附在氧枪外表面上时,由于枪体下半部位外表面为锥体,在钢渣混合物本身重力作用下,钢渣混合物很难停留粘附在氧枪枪体上,实现枪体不沾渣或少沾渣,可提高氧枪的使用寿命。
权利要求1.一种冶金氧枪,包括喷头、内管、中管、外管、枪座、进出水弯管、进氧弯管及接头,其特征在于外直管(6)通过外过渡管(8)与外锥度管(10)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冶金氧枪,其特征在于外锥度管(10)长度在3~12米之内,锥度为1∶560~1∶28。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冶金氧枪,其特征在于中直管(7)也是通过中过渡管(9)与中锥度管(11)固定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冶金氧枪,其特征在于中锥度管(11)长度在3~12米之内,锥度为1∶560~1∶2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冶金氧枪涉及钢的冶炼设备部件,包括喷头、内管、中管、外管、枪座、进出水弯管、进氧弯管及接头,喷头固定安装在氧枪前端,其特征在于外直管6通过外过渡管8与外锥度管10固定连接,外管设计为锥度管,使沾渣产生一个较大的下滑分力,并在这一分力的作用下沾渣自行脱落,实现枪体不沾渣或少沾渣的目的,提高了氧枪及喷头的寿命。
文档编号C21C5/46GK2739194SQ20042009746
公开日2005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刘延春 申请人:刘延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