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3789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件机械性能合格的质量保障技术,属于国际专利分类B22D11/16“铸造过程中操作、运行的控制或调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中国的铸件生产,在质量监测方面采用化验铁水成分等程序协同配料的方法。由于多方面工艺因素的影响,无法保障铸件的内在质量,从而因成品铸件机械性能不合格,造成大批废品,或将不合格品下降作为商品零件处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快速化验”数据和“快速金相”数据,不断发给炉前各个程序的指令,通过各自的工作调整,使铸件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控制在一定工艺范畴之内,使铸件的机械性能全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保障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其实现方法包括通过快速化学分析,分析铁水,或铜水、铝水、钢水的成分,并根据分析数据指令炉前的配料和熔化程序进行不断调整。
通过快速金相分析,将铸件的金相组织数据指令发给浇铸程序,以免不合格的铁水,铜水、铝水或钢水浇成铸件。
所述的快速化学分析,系采用直读光谱仪,并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配料和熔化操作程序。
所述的快速金相分析,系采用ZL92228698.1中所描述的“磨圈式金钢石金相试样磨抛机”高速制样,2分钟内出结果,并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浇注操作程序。
本发明质保技术的基础原理在于同时保证了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数据的合格,从而保证铸件的机械性能和最终质量。
本发明质保技术的另一重要特点还在于所进行的理化检测并非按通常情况提供数据和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结果数据指令炉前配料,熔化、保温、造型及浇注的全过程。改变了传统的炉前理化室近似于“死后验尸”的检控方式,实现了铸件生产的全程、超前、预警、指挥的系统。从而提供了一种全面保障铸铁、铸铜、铸铝和铸钢件的内在质量的一种全新的工艺技术。
具体实施例方式
对铁水,或铜水、铝水、钢水进行快速化学分析,并使用直读光谱仪,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配料和熔化操作程序,根据分析数据指令炉前的配料和熔化程序进行不断调整。对铸件的金相组织进行快速金相分析,采用ZL92228698.1中所描述的“磨圈式金钢石金相试样磨抛机”高速制样,2分钟内出结果,将铸件的金相组织数据指令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浇注操作程序,以免不合格的铁水,铜水、铝水或钢水浇成铸件。
本发明同时使用直读光谱仪快速给出化学成分数据,和快速金相分析法给出金相组织数据,并用大屏幕昭示在炉前操作者的面前,供炉前的配料、熔化、保温、浇铸操作程序选择调整式的操作。改变了传统的一包铁水一直浇铸到底的操作方式,而是根据检控中心的数据和指令进行浇与不浇以及浇什么铸件的多种适当选择。改变了传统铸件生产过程中对内在质量心中没数的困境,而是在全过程中控制每个铸件的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从而控制了铸件的机械性能,最终保障了每个铸件的技术质量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包括通过快速化学分析,分析铁水,或铜水、铝水、钢水的成分,并根据分析数据指令炉前的配料和熔化程序进行不断调整;通过快速金相分析,将铸件的金相组织数据指令发给浇铸程序,以免不合格的铁水,铜水、铝水或钢水浇成铸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化学分析,系采用直读光谱仪,并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配料和熔化操作程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快速金相分析,系采用ZL92228698.1中所描述的磨圈式金钢石金相试样磨抛机,高速制样,2分钟内出结果,并通过大屏幕联网至炉前浇注操作程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铸件的机械性能提供合格保障的质保技术,其实现方法包括通过快速化学分析,分析铁水,或铜水、铝水、钢水的成分,并根据分析数据指令炉前的配料和熔化程序进行不断调整。通过快速金相分析,将铸件的金相组织数据指令发给浇铸程序,以免不合格的铁水,铜水、铝水或钢水浇成铸件。本发明的质保技术同时保证了化学成分和金相组织数据的合格,从而保证铸件的机械性能和最终质量。实现了铸件生产的全程、超前、预警和指挥,从而提供了一种全面保障了铸铁、铸铜、铸铝和铸钢件的内在质量。
文档编号B22D46/00GK1663711SQ20051006344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4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1日
发明者王化宇 申请人:王化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