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251486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高炉用辅料,尤其是涉及一种锰矿产品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高炉生产中,通常使用莹石(CaF2)脱渣,而采用锰矿产品进行洗炉、化渣、脱硫、增锰,用以调节炉况,国内锰矿资源大部分为软锰,通常为粉末状,且集合体硬度为2,无法直接入炉,需制块后方能使用,现大部分厂家使用烧结的方法制块,烧结法主要靠液相固结,由于部分锰与脉石形成熔点低的氧化物,在液相过程中已熔成锰渣,虽然成块,但质地疏松,极易粉碎,在装运过程中变成粉状,造成烧结锰矿粉量大,部分烧结锰矿强度低的现象,有效利用率低,此外,能够直接入炉的天然锰块矿则数量很少,且生矿的理化指标及入炉的还原效果无法与熟料相比,增大了焦比,增大了渣量,降低了高炉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制造出一种既能有效地强化锰的硬度,又具有一定碱度的锰球团矿,粒度均匀,强度高,粉量少,还原性好,具有良好的化渣、洗炉效果,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一种锰球团矿按含量百分比,主要由下列组分组成锰Mn15-35%,其余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微量硫、磷及杂质,粒度直径为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40%-95%,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配料→压制成型→焙烧→成品;其中1、备料选用锰含量为15-35%,粒度直径0-3mm的锰矿粉,即粉状软锰;2、配料在粉状软锰中按预设的配比加入碱性氧化物,搅拌均匀;3、压制成型利用现有的压球成型机,将搅拌后的粉状软锰,加压成直径为Φ10mm-Φ25mm的球团状,强制造球;4、焙烧采用通用回转窑作焙烧炉,当炉内温度升至800℃-900℃时,向炉内加入锰球团,炉内继续升温至1100℃-1300℃焙烧,保持此温度焙烧5-20分钟后出球,其最佳焙烧温度为1150℃-1250℃,最佳焙烧时间为8-10分钟;5、成品锰球团矿粒度均匀,直径在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为40%-95%。
锰球团矿主要依靠锰矿的再结晶和结晶长大固结,用机械造球,粒度均匀,焙烧过程中除去部分有害元素,强度高,矿粉少,经焙烧后的熟料产品还原性好,锰的回收率高,高炉冶炼生铁时,锰回收率约60%左右,锰球团渣量少,锰损失少,增锰效果好;在块状带透气性好,较烧结锰相比,其还原速度快;在软熔带,其软化温度高,软化区间小,有利于煤气流通过,有利于高炉冶炼;高炉内加入锰球团后,锰被氧化成氧化锰MnO,其中MnO对炉渣的稀释作用强烈,因为MnO在炉内只有部分被还原,初渣中含有近30%-50%的MnO,MnO是相当稳定的氧化物,可以消弱还原反应对初渣性能的影响,降低炉渣粘度,使炉渣保持好的稳定性,故洗炉效果明显;MnO在炉渣内形成低熔点的复杂化合物,如MnO·SiO2等,降低了炉渣的融化温度,MnO可以充分缩小Ca2SiO4、Ca3SiO4的相区,使熔渣在很宽的温度范围内保持均匀液态,使渣流动性好;金属锰与铁水中的硫发生反应,把铁水中硫置换出来,硫化锰不溶于金属熔液且比重小,浮于铁水表面,可随渣去除,从而降低了铁水中含硫量,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其制造出来的锰球团矿,粒度均匀,强度高,粉量少,具有良好的化渣、脱硫、增锰效果,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所提的一种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发明所提出的一种锰球团矿生产方法的工艺流程框图示意图。
图1中1、备料 2、配料 3、压制成型 4、焙烧 5、成品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锰球团矿按含量百分比,主要由下列组分组成锰Mn15-35%,其余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微量硫、磷及杂质,粒度直径为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40%-95%;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由备料1、配料2、压制成型3、焙烧4、成品5组成;其中备料1选用锰含量为15-35%,粒度直径0-3mm的锰矿粉,即粉状软锰;配料2在粉状软锰中按预设的配比加入碱性氧化物,搅拌均匀;压制成型3利用现有的压球成型机,将搅拌后的粉状软锰,加压成直径为Φ10mm-Φ25mm的球团状,强制造球;焙烧4采用通用回转窑作焙烧炉,当炉内温度升至800℃-900℃时,向炉内加入锰球团,炉内继续升温至1100℃-1300℃焙烧,保持此温度焙烧5-20分钟后出球,锰球团矿最佳焙烧温度为1150℃-1250℃,最佳焙烧时间为8-10分钟;成品5锰球团矿粒度均匀,直径在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为40%-95%。
实施例锰球团矿的焙烧作了近10次试验,表1为试验参数表表1 锰球团矿焙烧试验参数

由表1可以看出锰球团矿焙烧的温度控制在1150℃-1250℃,焙烧时间控制在8-10分钟为最佳。
对比例与烧结锰矿比较,锰球团矿粒度均匀,还原性好,常温硬度高,根据某钢厂使用烧结锰矿的情况,其粉碎率在25%左右,而锰球团矿的粉碎率只有3-5%,粉碎率小,利用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锰球团矿按含量百分比,主要由下列组分组成锰Mn15-35%,其余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微量硫、磷及杂质。
2.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由备料(1)、配料(2)、压制成型(3)、焙烧(4)、成品(5)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备料为选用锰含量为15-35%,粒度直径为0-3mm的锰矿粉,即粉状软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配料为在粉状软锰中按预设的配比加入碱性氧化物,搅拌均匀。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压制成型为利用现有的压球成型机,将搅拌后的粉状软锰,加压成直径为Φ10mm-Φ25mm的球团状,强制造球。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焙烧为采用通用回转窑作焙烧炉,当炉内温度升至800℃-900℃时,向炉内加入锰球团,炉内继续升温至1100℃-1300℃焙烧,保持此温度焙烧5-20分钟后出球。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成品为锰球团矿粒度均匀,直径在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为40%-95%。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锰球团矿最佳焙烧温度为1150℃-1250℃,最佳焙烧时间为8-10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提出一种锰球团矿及其生产方法,属高炉用辅料,锰球团矿按含量百分比,主要由下列组分组成锰Mn15-35%,其余为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微量硫、磷及杂质,粒度直径为Φ10mm-Φ25mm,硬度为800Pa-2000Pa,转鼓指数40%-95%,一种锰球团矿的生产方法,其生产工艺流程为备料→配料→压制成型→焙烧→成品,制造出一种既能有效地强化锰的硬度,又具有一定碱度的锰球团矿,粒度均匀,强度高,粉量少,还原性好,具有良好的化渣、洗炉效果,有效地提高高炉的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C22B1/14GK1884588SQ20061008541
公开日2006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14日
发明者刘凯平 申请人:刘凯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